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 撒種的比喻(7)--撒在石頭地上的
2017/04/05 21:47:08瀏覽27|回應0|推薦0

撒在石頭地上的

  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撒在石頭地上的種子,不能深入土壤。秧苗發得很快,但根卻不能穿過石層,去吸收營養來維持它的生長,於是不久就枯萎了。

    許多自命信仰宗教的人,不過是石頭地的聽眾。他們原有的私心,好像地下的石層,而他們向善的願望與熱心,不過是蓋在表面上的一層薄土。愛自己的心並未加以克服。他們沒有看出罪的極其邪惡,內心也沒有在自覺有罪之下而自卑。這等人可能易於信道,並有積極悔改的表現,但他們所有的只是膚淺的信仰。

  人們背道,並不是因為他們當下領受道理,或為道理而歡喜。從前馬太一聽見救主的呼召,他就立刻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照樣,神聖的道一來到我們的心門之前,上帝願意我們當下就領受它;而且理應歡喜領受。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路157)那相信基督的人,心靈中也是歡喜快樂的。然而比喻中當下歡喜領受道理的人,並沒有事先估計代價。他們沒有考慮上帝的道對他們有什麼要求。他們也沒有將這道與他們一切的生活習慣相對照,然後將自己完全降服於它的管制之下。

  植物的根必須深入土中,並在人所看不見的地方,維持植物生命的營養。基督徒也是如此,由於心靈因信而與基督作看不見的聯合,屬靈的生命才能得到營養。但石頭地的聽眾卻倚靠自己,而不倚靠基督。他們依賴自己的善行和好心好意,並因自己的義而剛強。他們不是靠著主作剛強的人。這等人心裏沒有根,因為他們沒有與基督聯絡。

  夏季炎熱的日頭,固然能使那堅強的穀粒滋長成熟,但也能摧毀那紮根不深的植物。照樣,那心裏沒有根的人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許多人領受福音作為逃避苦難的方法,而不認它是脫罪的救法。他們一時歡喜,以為宗教能救他們脫離困難與試煉。當生活順利安穩的時候,他們看來似乎是首尾一貫的基督徒。但在火煉的試驗之下,他們便要沮喪了。

    他們不能為基督的緣故忍受凌辱。當上帝的道指示出他們所留戀的罪惡,或要他們克己犧牲時,他們就要起反感了。他們認為在生活上作徹底的改變代價過高;他們只看到當前的不便與艱辛,卻忘了那永恆的事實。他們像那些離開了耶穌的門徒,準備要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約6:60

  有許多人自稱是事奉上帝的,但他們還沒有從經驗中認識上帝。他們對於遵行上帝旨意的願望,乃基於自己的傾向,而不是基於聖靈深入的感化。他們的行為並未符合上帝的律法。 

    他們雖然承認基督為他們的救主,但他們卻不相信祂必賜給他們力量,去戰勝自己的罪惡。他們同永活的救主並沒有發生個人的關係,於是他們的品格便顯出遺傳的和養成的缺點來。

  概括地承認聖靈的工作是一回事,但領受祂的責備而悔改則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感覺自己遠離了上帝,發現自己受著自我與罪惡的捆綁;他們雖曾努力改良,但他們並沒有把自我釘在十字架上。

    他們沒有將自己全然交在基督的手中,尋求神聖的能力,去遵行祂的旨意。他們不願意遵照神聖的楷模受改造。他們大概地承認自己的缺欠,但他們並不放棄自己所留意的罪行;於是每犯一次錯行,那自私的舊性便更為頑強了。

  這等人唯一的希望,就是要在自己身上,實現基督向尼哥底母所說的話:你們必須重生。”“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373

  真實的聖潔,就是全心全意為上帝服務。這是真基督徒生活的條件。基督所要求的,是毫無保留的獻身,和專心專意的服務。祂所要的,乃是全心、全性、全意、全力。不可懷抱自私的意念,一個專為自己而活的人,根本不是基督徒。

  務須以愛為行為的原則。愛是上帝在天上地上施政的基本原則,它也必須作為基督徒品格的基礎。惟有愛能使人堅毅不拔。惟有愛能使人經得起考驗與試探。

  愛也必在犧牲上表現出來。救贖的計劃,原是建立在犧牲上的━━這種犧牲的長闊高深,是無法測度的。基督曾為我們捨棄一切,因此凡接受基督的人,也必甘心為救贖主的緣故,犧牲一切。當將祂的尊貴與榮耀,放在任何事物之前。

  如果我們愛耶穌,我們便樂願為祂而活,並將我們感恩的供物獻給祂,為祂效勞。這樣的勞力必是輕省的。我們要為祂的緣故,樂於忍受痛苦、勞碌,與犧牲。我們也必同感於祂救人的心願,並要像祂一樣的渴慕得人。

  這就是基督的宗教。凡與此不符的就是虛假的。單是真理的理論,或口頭上的承認為門徒,並不足以使人得救。我們若不完全屬於基督,就不是屬祂的。

    人們的宗旨不能堅定,願望常有改變,就是因為他們在基督徒的生活上不冷不熱。人若想要同時事奉基督又事奉自己,便要成為石頭地的聽眾,在考驗來到時,他一定忍受不住。(7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msign&aid=998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