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貧、富懸殊
2011/10/06 04:12:06瀏覽227|回應2|推薦38

談貧、富懸殊

1、財富的獲得----在古代地球空間有限,生產能力----和人。為了發財,就個人而言、兼併鄰地,奴役鄰人; 國家、則侵略鄰國,得其地而奴役其民。在有限的地和人,我多了,別人就少了。「富者田連阡陌,窮者無立錐之地。」結果就是戰爭,東西方都一樣。

2、 曹興誠說: 「大約在一萬年前,人類開始種植米麥玊蜀黍等。1950年代曾有一批哈佛大學與麻省工業科技學人 (MIT) 教授們作過一項研究: 如果人類完全靠狩獵、打魚、吃野生果實來充飢,那麼地球資源大概只夠養活2000萬人。而且弱肉強食非常殘忍」。農業拓展,山林地變成農田,到目前全球將有70億人口,生產量的急增是科技之賜。

3、從產業革命到現在 E 世代,生產不全靠土地和人力。財富的發展到了「創造」CREATIOND 的階段,幾乎是無中生有的境地。對人和地的依賴果然減少了; 但陽光、水、氣、礦等地球資源的消耗、失衡和破壞,形成了地球更大的危機。

4、E 世代的大型企業,都是滿足個人的需要,給人類的方便,為人類帶來幸福,創造新產品。當然歸功於科技,科技與企業結合,使消者甘心樂意把「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裏,他們沒有搶奪,張忠謀、郭台銘、曹新誠等----都是造福人類的,他們沒有搶奪我們,我們心甘意願把錢向他們集中,他們不搶奪,為造福人類,服務人類,而成為新貴巨富。

5、對這種憑智慧創造的貧、富懸殊,我們似乎不該妒忌,但畢竟是個嚴重的問題,引發了市場和有關資源的爭奪。消費者只是快樂消費,不會抵制。溫水煮青蛙,快樂地死亡而不自知!   我只有以犬儒派的姿態,簡樸自勉,把繁華視為沙漠。

老二姜  04:10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gjou18&aid=5708574

 回應文章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在安貧的世界裏
2011/10/06 21:01

富裕可能讓自己不自在。

人比人氣死人,就不能安貧了。



易水
說的好
2011/10/06 07:12
為了精神生活耗盡自然財富,却忘了最基本的腸胃肉体需要。
                               易水
烈日春風(hsingjou18) 於 2011-10-06 14:57 回覆:

好像你的腸胃有了問題?

要節制,不要太累!

你母親在多難時期的中國,活到102 歲,遺傳條件比人好。但耐勞的体格一直不如我。我睡眠只要四小時,你在網上常看到我凌晨一、二點起床,六點上山打拳,你恐怕吃不消?

我全家當然我最老,未動過刀的只有我一人。

相互加油,五千年中國最大的時代我們碰上了,我欲長壽看好戲。

                                老二姜

烈日春風(hsingjou18) 於 2011-10-07 06:06 回覆:
我誤了,你是指的物質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