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自由人士到黨外人士到民主進步黨到台獨騙子
2010/02/15 21:21:14瀏覽548|回應0|推薦1

從自由人士到黨外人士

民主進步黨到台獨騙子

1979 年美國與中共建交後,中共表示國共和談的意願,但蔣經國仍堅持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這是「獨台」的開始。1987年,他的兩岸大動作是開放探親。以後,蔣經國有很多跡象考慮放棄「三不」,探親就是「接觸和妥協」。再進一步就是談判統一?若那時候談判,台灣有很好的優勢條件,至少比他們富裕,探親時大件小件送過去,即使台灣的窮阿兵哥,一到那邊就成了大富翁。台灣人民受尊重、有優越感,政府談判一定也有優勢;可惜1988年蔣經國逝世,留下未竟大業給貌似忠厚的李登輝。曾幾何時,河東河西倒轉,優劣易位。

蔣經國建設台灣,在台灣當「好皇帝」,他做到了,並在台灣地方史上留下好評。但他應該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進一步談好統一的千秋大業,功成身退,讓李登輝當光榮的特區首長,也許對台灣更好?天不假年,讓李登輝繼任,開始遂行明統暗獨的策略(那時沒人敢講獨,只能暗獨)。他是一個有「日本情」的台灣人,「有情」還算是個人;至於後面那個姓陳的,就不直一提了。經他倆一再操弄,分化本省人、外省人的感情,連「中國豬滾回去」都可以罵得出口(事實上,經過一甲子的融合,很多「中國豬」已是本省人家庭中的成員)。他在政治上沒有遠見,用「小學的加減法」在選舉上獲得近利,數典忘祖、撕裂台灣,站錯了邊,現在終於自食其果。

在蔣家「獨台」戒嚴期間,台灣的民主運動的確走得很辛苦。且  不追述台共期間,企圖脫離日本、回歸祖國的前輩烈士,他們有遠見--批蔣不反華。且從台籍民主鬥士中,找出幾位可歌可泣的代表人物 :

余登發

19483月間,曾赴南京參加第一屆國民代表大會,被稱為「台灣野生的政治家」。因為出生在農家,沒有喧赫的政治背景。1960年當選台灣第一位非國民黨籍縣市長。三年後,國民黨為了防止他連任縣長而刻意打壓。余登發認為:政治就是服務,服務就要「勤快清廉」,以「清」、「快」為行政方針,為高雄縣民服務,卻備受國民黨政欺壓。即使多次進出監獄,他也不搞「小台獨」而心向大同。   1979年3月6,他在軍事監獄寫下《獄中自述》如下:「我捫心自問,一生做人做事,無愧於天,亦無愧於人。平常總是刻苦耐勞,任勞任怨,從不奢望物質的享受,衣著祗是粗裝裹身,一套西裝穿了幾十年也不捨得換,出外都是步行或坐公共汽車,以克勤克儉,一心為地方、為國家服務。我在光復初年,私有財產僅不動產就有水田一百公頃,到目前為止僅剩下二十公頃左右,其餘八十公頃土地,可謂均為縣民謀福利而耗光用淨矣!但我內心亦無絲毫怨言也。」

余登發於民國79913 日被發現死在八卦寮故居自家浴室的血泊中。一個老人在浴室中跌倒受傷致死,是有可能的。

郭國基 

擔任台灣省議員期間,問政強悍,在台灣省議會最著名的事蹟是:在議場中和台大校長傅斯年口角,導致傅因過度激動當場倒下,用擔架抬進醫院,竟突發腦溢血病逝。

郭國基在日據時期獻身台灣民族運動,每次與會,無不登台侃談高見,經常語驚四座,林獻堂為他封號「郭大砲」,他亦樂意以「大砲」自居。光復後,他投身台灣民主運動,即以「大砲」作風與膽略著稱於議壇,是台灣地區第一個反對勇士,連李敖都寫專文表示佩服。郭國基、李源棧、郭雨新、李萬居、吳三連、許世賢五男一女,被譽為省議會的「五龍一鳳」。當時除萬年國會--立法院及國民大會外,真正民選的最高民意代表只有省議員。

民主運動的另一股力量,是自由人士在胡適之的大傘下,由雷震創辦「自由中國」月刊,我師殷海光是敢批蔣介石的主筆(關於殷海光另有專文)。殷說:「反共是我們用生命相隨的大事業,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不是為了復仇,不是你說了就算,答案要我們大家來做。」好大的膽!竟敢批蔣介石的逆鱗。結果胡適不敢出面,後果由雷震承擔。雷震應是在胡的暗助下得到國際關注,總算留下一條命,被判十年有期徒刑。期間,殷海光挺身而出:「文章是我寫的,應由我負責。」我想那時,殷的名氣不夠大,只把他軟禁在家,不准上課、不准演講,在台大哲學系掛名不上課,我常到他家求教,因年齡接近,亦師亦友,曾問:「老師,你拿錢不上課對嗎?」 「我要上得很,拿薪水只是為了活命。士不畏貧;有時為貧,僅供溫飽而已!」他因憂鬱得胃病轉成胃癌,只活到49歲,死得一了百了。否則,他必在李敖之前坐更久的牢。

   後來李敖、鄭南榕創辦「自由時代」、「包圍」等雜誌,一出刊就被查禁。查禁後,換個名字再辦。再辦,再禁;再禁,再辦,名稱多得無法記,內容都是宣揚自由民主,很多文章現在已記不得了,只有一幅漫畫使我難忘,刊在封面內頁,畫的是一個窈窕舞女,扭腰擺臀,題辭是:「搖搖搖,搖到那天才出頭?」主題應該是--出頭天。描述台灣的無奈與悲哀,連爭取組黨都不被批准。

那段時期是戒嚴時代,我稱之謂「爭自由時代」。所謂的「黨外人士」,不分本省、外省,都在為自由民主拚博,並無人主張脫離中國的「台獨」。他們的犧牲奮鬥,真是純真可敬。

二十年前,民主進歲步黨終於成立了,後來卻質變為台獨黨、貪污黨。其後這些台獨人士,就留待易水逐一介紹。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gjou18&aid=377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