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踐踏了台灣人民的尊嚴?
2011/10/17 14:46:05瀏覽164|回應0|推薦0

 梅餅國家(十二)

《為甚麼梅餅國家不是賣梅子燒餅的國家,請看梅餅國家(一)》

台灣人民的尊嚴在那裡? 

蔡英文妳忘記陳水扁200282,在日本世台會會議的同步視訊媒體上,陳水扁振臂高呼「一邊一國」煽動「公民投票決定台灣前途」時,台灣人民的尊嚴在那裡,還記得嗎?

那天晚上民進黨的秘書長張俊雄趕緊出來滅火,星期一一早時任陸委會主委的妳,也奉命出來召開記者會否認陳水扁一邊一國論是台獨,並且臨時奉指示趕往美國去解釋,從一邊一國論發表到否認,速度也太快了吧?

何以至此,理由不外有二:一是受美國壓力,一是懼大陸真的要動武。

除了這兩個理由外,還會有第三個理由嗎?為此,當時美國國安會發言人麥克馬克在記者會會上發表美國政府態度時,直呼陳水扁名字三次,既不加先生,更不加總統,極盡教訓及羞辱之能事,但是陳水扁盡然表示不在意(見聯合報民國91、8、9四版),此有何尊嚴可言?

民進黨的尊嚴在那裡?我們不管,台灣人民的尊嚴又在那裡?台灣在陳水扁的領導下,真有如歷史上的兒皇帝,處處要看父皇美國的臉色,父皇一生氣,嚇的屁滾尿流,陳水扁說自己是台灣之子,其實他比較像美國之子。

從量變到質變

台獨人士從李登輝至陳水扁,其一貫的方式,採用的就是量變到質變,當一粒麥子種下去,長出新的麥芽,而這粒新的麥芽,絕對不代表原來的麥子,因此,陳水扁當上台北市長後,馬上改變介壽路為凱達格蘭大道,鬥爭蔣家人蔣緯國先生,當上總統後馬上清算中國國民黨的黨產,立刻將政府機構中能換的立即換,不管其是否為政務官,還是事務官,把中國歷史地理踢出本國史地範圍。

他們不敢一下子更改國號,他們知道時機尚未成熟,然而待機而行,是一直沒有停歇,等著他們撒下的麥種能有一天收割。

所以李登輝告訴台獨人士,台獨是可以做但不可以說,為什麼可以做但不可以說?道理至明,目前,台獨在台灣還沒有過半的市場,還不能成為氣候。而且,國際上泰半國家也不承認,更糟的是美國也不敢明目張膽支持。

民進黨清算中國國民黨黨黨產,改漢語拼音,只要不符合他意見的,他就在那兒叫囂要全民公投。

口口聲聲稱中共或大陸為中國,稱自己為台灣,(現在還不敢在台灣後面加上國字),其想運用此種方法,天天叫中國,叫自己是台灣,潛移默化,建立人民一邊一國的觀念,好為自己建立台灣國鋪路,以如此方式運用量變達到質變的目的。

李登輝至陳水扁主政台灣加起來超過二十年,一心想要把台灣從根產生質變,成為一個法理上獨立的國家。

李登輝至陳水扁時期台灣與大陸關係,就像一位美女,妳即使不嫁給大陸,也沒人敢娶妳,自己一個人獨守空閨,幻想有人來提親。

等待質變的那種幻想是一種手淫,自己喊爽而已!

   場

利用意識形態騙得政權,最後必定掉入意識形態漩渦中,無法跳脫,這是再可怕不過的結果。

  

        民進黨以為用完意識形態騙得政權,達成目的就甩了,可不是那樣,這個無生命,但在你製造完龐大影響的意識流後,在你完成私人慾望,要丟掉之際,有多少人利益建築在這意識流架構上,他們急於想循你的步調攀上頂峰,你卻摔掉這個工具,拆掉這座通往利益之橋,那些後繼想走這橋撈好處的人,變成都是你的敵人,這些你的敵人,他們一定要在你毀掉這座橋之前,先毀掉你!

  

  台灣與大陸從不相往來,到目前的互動,感覺台灣一直處在被動的一方,如用一場球賽比喻,就是比賽的節奏,始終掌握在大陸手上。

這是非常要命的,那種裹著小腳走路,讓人著急!也失去先機,更糟的是將自己陷入難以轉圜的死巷,舉一個例來說吧!以鄧小平的「一國兩制」而言,在大陸還未崛起前,台灣可討價還價由五十年增為一百年,由聯合國監督這一百年,這都是可以談的,甚至包括統一後的國號,總統或主席的選舉辦法,政黨選舉辦法,可以說是台灣一個契機,台灣當時經濟實力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遠遠超過大陸許多,大可透過經濟的援助,取得談判上的利益,當過台灣經濟部長的趙耀東,就深謀遠慮地提出以兩百億美金做為籌碼,以取得有利台灣談判,惜當時李登輝台獨的心態不可能有此遠見,事至今日,風水輪流轉,台灣要依賴大陸的給養,何來太多優勢做為談判的本錢?

   

  現再再跟大陸談,許多優惠沒有了!例如,兩岸直航,大陸本是同意台灣單方面來去,大陸航空公司不派飛機來台,但是機會稍縱即逝,現在的直航是雙方對等。

   

  這種個人台獨的意識,強加在台灣頭上時,受害的是廣大的台灣百姓,當受害者總有一天清醒過來時,就是被唾棄時,如因此造成戰爭,台獨份子就是叛亂份子,其下場為兩岸全體中國人民公敵。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in1947&aid=574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