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2/28 17:28:21瀏覽607|回應0|推薦26 | |
做人,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往往能處理好兩件事,注定是人上人!哪兩件事呢?一件是大事,一件是小事,這兩件事可以說涵蓋了幾乎所有的事情,處理好這兩件事情,做人就沒有不成功的,人生也會越來順。那麼,又該如何處理好這兩件事呢?做人,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其處理方式是: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 古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主要強調的是一個人想成大事,那對一些小事就不能太計較,甚至是該糊塗時就糊塗,只要不牽涉到原則和底線問題即可。如果計較小事,那做人的格局就會被瑣碎小事所限,落於下乘,很難成大事、立大業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做人的格局有限,恰恰是大事糊塗,小事計較,哪怕是芥蒂之疾,蠅屎之污,也非要用放大鏡去觀察,真正是自己給自己找堵,在他們的認知裡,似乎社會上的一切都是不能令他滿意的,人與人之間只有爾虞我詐,這其實是一種病態心理。而那些做人真正有大格局能夠成大事、擔大事的人往往能處理好大事和小事,做到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注定是人上人! 來看一個歷史故事: 宋太宗年間,有一位叫呂端的宰相,其人博學多才,頗富名氣,不過,因為經歷了五代末期的戰亂生涯,看慣了太多人間疾苦,所以做人有些“糊塗”,或者說明哲保身,一般的事情他處理起來,都是得過且過,因此被認為是糊塗宰相。不過,宋太宗趙光義慧眼獨具,認為呂端小事糊塗、不計較,大事卻從不糊塗,所以力排眾議,任命呂端為宰相。 此後,趙光義病重,眼看不久於人世,當時的宣政使王繼恩擔心太子趙恆繼位後,會對他們這一黨不利,所以,與參知政事李昌齡、都指揮使李繼熏等人串通,想要行廢立之事,廢掉太子改立楚王。 呂端去宮中看望趙光義,發現皇帝已經快不行了,而太子竟然不在旁邊,於是懷疑有人故意堵塞信息,擔心事情有變,所以,讓心腹之人趕快去請太子入宮侍候,暫時不要離宮。 趙光義死後,皇後讓王繼恩宣召呂端,一起討論看要立誰為皇帝的大事。呂端這時已經明白事情不妙,所以,就請王繼恩一起去書房去拿趙光義臨終前賜給他的親筆遺诏,王繼恩平素就瞧不上呂端,認為他是個糊塗宰相,這次也會糊塗應對,麻痺大意之下,哪知是計,一進書房就被呂端果斷鎖在房中,而呂端自己則飛快來到宮中。 進宮後,皇後對呂端說:“先帝去世,長子繼位才合情理,你認為呢?”皇後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想立長子趙元佑為帝,而非太子。面對這等大事,呂端當然不會再“糊塗”,立馬反對說:“先帝既然已經立了太子,就是不想讓元佑繼承帝位,先帝剛走,我們怎麼能更改聖命呢?”皇後聽了無言以對,也只好放棄立長子的想法了。 局勢看起來穩定了,但呂端還是不放心,他要做到眼見為實,不容有任何糊塗的地方,太子即位時,呂端並沒有在殿下下拜,而是請求將簾子掛起來,自己上殿確認是原先的太子後,接著才走下台階,率領大臣們高呼萬歲。 面對皇權繼承的大事,呂端一改以往小事糊塗、不計較的風格,既能在事前明察陰謀,做好防范和准備,又能在事發時果斷決策,擊破奸主王繼恩,事後還能做到眼見為實,不容一絲馬虎,不僅明智,也堪稱是功夫老到,真正把“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體現得淋漓盡致,而這背後正是其做人大格局的體現。 做人,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這不僅是做人的大格局,也是做事的大智慧,若能掌握,注定是人上人;但如果相反的話,“大事糊塗,小事計較”,那就糟糕了,不僅做人的格局有限,做起大事來,也容易徹底搞砸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