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的力量:四種成長思維
2022/12/23 16:50:57瀏覽345|回應2|推薦18

分享的兩大迷思

相信你心裡也有這感受,我們台灣人是「害怕分享」的。我問過身邊很多人,最後總結出了對於分享的兩大迷思:

花時間對自己沒好處

大家可能會覺得,前面的五位講者以及我,花了一大堆時間,沒日沒夜在準備這次的演講,我甚至還從台南來到台北淡水的淡江大學,甚至有些人可能知道 TEDx 的演講可是沒有酬勞的。所以我們到底幹嘛花這麼多時間,這對我們又沒啥好處?

又或者是,你上課很認真寫了筆記,你分享出去給班上翹課的同學,結果後來你考了七十分,但他考了一百分。這種鬼扯情況我還真的遇過!是不是當下會歪著頭覺得:「欸…我花了這麼多時間作準備,分享出去怎麼還整碗送給人阿。」

不是專家沒資格分享

這點大家的感觸應該更深,因為往往我們看見站在台上分享的人,通常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所以如果是我去分享,我會「怕」,怕被說錯、怕被罵,甚至自曝其短,讓更厲害的人來打我臉,這樣想到就很痛。

因為怕錯、怕被打臉,怕被批評,又覺得自己還不是專家,所以沒資格分享。


破除分享的兩大迷思

不過,我今天來就是要重新翻轉這兩個迷思,並讓你重新看待「分享」這回事。

破除迷失一:準備的過程,是在內化知識與經驗

舉例來說,這場演講我準備了超過 100 個小時,而在這過程中,我必須不斷跟自己對話:

「為什麼我要分享?」「分享帶給了我什麼?」「為什麼周遭的人害怕分享?」……等等等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不斷問自己「我到底有什麼東西是自己的經驗?是可以分享給大家的?」到了最後,這些問題會讓你不斷進行自我對話,會放大你的感官與觀察,並且從中找到自己內化過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如果你認為「分享是件花時間,而且自己沒好處的事」,這是因為內化的經驗很難被察覺,它需要時間、需要對話、需要挑戰才能逐漸顯現。

不要只是光看書,吸收別人的知識模型,問問看你自己獨特的知識和經驗是什麼?

破除迷失二:想成為專家就必須先學會去分享

接續上一個例子,就算你做了筆記,雖然分數高的是那個翹課的同學,但誰才是真的收穫最多的?

「是認真做筆記的你。」

因為幾次的考試分數不能代表什麼,培養紀錄、內化與分享的習慣,長期下來這才是你與他人的差距。

而且,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他之所以會成為專家,是因為他敢硬著頭皮去嘗試、去分享他的觀點與知識,然後被瘋狂打臉之後,在這些打臉與疼痛挫折感之下,不斷地去修正自己的知識,才漸漸成為專家的。

分享的兩大迷思 侯智薰分享的兩大迷思:花時間對自己沒好處;我不是專家沒有資格分享。

分享是學習的最佳途徑

過去,我認為「分享就是種教導」,但我現在認為分享是一種「學習」的方法。

「主動學習」是每個人這一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在這條路上,不分年齡、種族、性別。就像今天的分享者,有資深前輩、有女性、有企業家,也有像我這個大學都還沒畢業的(笑)。

分享是體現學習的主動性,也是學習的最佳途徑。

接下來我要提出「分享的四大力量」,讓你更具體的瞭解,為什麼我認為分享是一套主動學習的最佳算法?在接下來的這 10 分鐘內,我將透過重新定義「分享」,希望能讓從「害怕分享」到「開始分享」。


分享的算法:四種力量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一:知識的缺口

透過分享,我們可以察覺到自己知識的缺口,而且能有方法把它補起來。

像我自己常常在我的臉書上發表對於某些議題或者現象的看法。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我的臉書上分享,關於「博愛座該不該被廢除」的看法,然後有趣的事出現了。開始有朋友,或者是不認識的網友上來補充(打我的臉),於是我們就在留言串裡開始找資料,引用數據,展開一場激烈的討論 XD

但所有「認真的」討論都是好事,因為我們能透過這些回饋,知道自己原來忽略掉哪些面向,遺漏了什麼脈絡。

每一次這種分享,都能讓我感受到:

「人只會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不會知道你不知道的事,因為你就是不知道!」

所以,如果你不講,不去分享出去,你永遠不會知道你有哪些東西不知道。甚至還會很自滿的以為自己都知道了,這才是最危險的。

我有位朋友講過一句話,很幽默也很實際:

「想要獲得更完整的答案,那就在網路上講個錯誤的事。因為會有網友來補充資料來打你的臉。」

我們所有人必定會有知識上的缺陷,因為這世界上本身就沒有完美的知識,與絕對正確的答案之外,也因為我們容易受限於「自己所知道的事」,所以我們更該去分享,去補足自己知識的缺口。

分享的力量 知識的缺口分享的力量:如果你不去分享,你不會知道你有哪些事情可以學習。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二:旁觀者效應

第二,當你把想達成的目標,想做的事情分享出來,會迎來周遭朋友的檢視,而這個被關注的壓力,會讓你做事更有動力,更不敢偷懶,品質也會更好。

這種狀況就像:「為什麼你會去圖書館讀書?」

因為旁人的檢視和環境的氛圍,讓自己更不容易偷懶。

你在圖書館時,會不自覺地認為有人一直看著你(即便事實上沒有XD),這種被關注的感覺,會讓自己比較不敢偷懶,咬著牙也要讓自己的睡意與惰性消除。

回到我自己身上,我之所以很喜歡把我接下來打算做什麼發在社群平台上,是因為自己的事情可控性高,沒做到是我自己的問題,大家的期待是我前進的壓力;但是如果是公司的事,我反而更偏好先做出作品,而不會先說,因為在公司可控性低,一件事做不成,很大概率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整個科層結構的問題

既然社群可以給我適當的壓力,讓我更在意我所分享的每一段話,也能促使我把一件事做得更好,那為什麼不分享呢?

分享的力量 旁觀者效應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三:找尋長期夥伴

(朋友的模型,我錄過一集音頻過,有興趣可以聽深入一點。)

談完知識和學習面,再來要說個更實際的:關於朋友。

如果我跟你說,「掌握分享的算法」能讓你有真正的長期夥伴,我想你會更能發現分享的力量。

經過這幾年的大學生活,我發現了「朋友的模型」

基本上所有「朋友」的組成,是四個因素的交互影響:個性、價值觀、目標、金錢(社會資源)

但在學生時期,金錢的影響幅度比較小,所以這邊先不討論。(當時的聽眾大部分是學生)不過當你畢業,或開始工作一陣子後,你就會感受到「金錢」和社會資源的強大影響力…到時候朋友的模型,也就越來越複雜化了。

那我們先去除金錢的因子來看這個模型。

如果只有單項因素(個性、價值觀或目標)相同,組成的朋友類型:

單個因素會形成怎麼樣的朋友?

如果「只有」個性相同,意味著你喜歡跟他出去玩,現實中相處起來很快樂,但你不會跟他談心裡話(價值觀),或者跟他一起共事(目標),這樣的朋友屬於「酒肉朋友」。

你可以回頭思考你的青春時期(比方說大學階段),你會發現可以玩在一起的朋友非常多,這是因為我們都是人類,動物性還是存在的,「外顯個性相同」是相對容易的事情,我們的個性天生就帶著「貪玩貪吃貪睡貪娛樂」,趨吉避凶是我們的本性。

可以跟你一起玩,又能談心的是「知己」;唯有擁有「共同目標」的人,才會是你的伴侶。

所以不免地,大學時期的同學們,很容易結交了一堆「外顯個性相同」的(酒肉)朋友。最常見的現象是,一群人聚集在追求情感連結的系會或校友會活動,參加舞會、夜衝、夜唱烤肉與派對……等。當下很快活,但你到大四即將畢業時,你會發現一個慘況。

能夠跟你討論「你在意什麼」,分享內心價值觀與觀點的朋友,或者共同有個具體目標一起實踐的朋友,卻少之又少。

所以朋友的模型告訴我們的,不只是單點因素的分析,因為單點來看是簡單的,關鍵在於「順序」

朋友的模型 分享的力量 順序先找尋價值觀和目標相似的長期夥伴,你需要透過「分享」。

「能跟你討論價值觀和觀點、實踐共同目標的朋友,通常能跟你一起出去玩樂;但那些常常跟你一起娛樂的朋友們,只有極少數能與你談論理想與行動。」

你的選擇決定了轉化率。

所以我建議所有同學,在大學階段先去尋找共同「價值觀」與「目標」的朋友。

那該怎麼做?

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常去「分享」

透過「分享」,找尋「目標」與「價值觀」相似的長期夥伴

如果你常常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歡攝影,那你一定會漸漸地吸引到相同興趣的朋友;如果你時不時就跟大家說,你未來三年後想去非洲工作,那麼你也將會吸引未來也想去非洲,或者對於非洲有興趣與憧憬的人。

那如果你什麼都不說,都不去跟其他人分享你在意的價值觀、你的未來目標與方向,那怎麼會有人知道呢?

分享的力量 朋友模型朋友的模型:透過分享,找到與你價值觀與目標相似的,長期夥伴。

分享的四大力量之四:正面影響力

最後,當你透過分享找到了夥伴,行動的門檻與風險將會降低,但分享不僅能讓你找到夥伴,還能讓你持續感受到生活的意義。

什麼叫做真正喜歡一件事?

當你會想要讓更多人去體驗這件事的時候,去把自己的意義感散播出去的時候。

簡單來說,如果你真的愛好攝影,那麼你一定會想要更多人去「體驗攝影」這回事,而不只是看你拍照而已。表演、旅行、運動、閱讀,任何有門檻的愛好都是如此。

因為,很多把一件事情做到很好的人,並非一開始就「想做」,而是透過傾注全力「去做」,專注於這件事情上,去分享,不害怕犯錯,最後在過程中,產生了喜歡的感覺,也找到了意義感。

分享的力量 正面影響力分享的力量,最終會讓你擁有「正面影響力」

最後,就像這次的年會主題:洞悉 2.0。我們怎麼開闊自己的視野,不必花費大量的錢與時間出國,從身邊的朋友分享做起,聽聽他的目標、他在意什麼事情,去察覺自己知識的缺口,用社群激勵自己的行動,尋找長期夥伴,最後找到生活中的意義感,這就是最簡單最容易開闊視野的方法了,也是你從現在就可以開始做的。

你平常喜歡與朋友「分享」嗎?

讓分享成為一種全民運動吧!

2016 年的 TEDx 年會演講紀錄《分享的力量》侯智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p84137983&aid=177877552

 回應文章

追風小飛龍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2/24 12:40
讚啦

中子(東籬居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12/24 00:02

人總是有所侷限,絕非全知全能。所以,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間的事,絕非樣樣都是你拿手的。所以,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旅遊見聞>欣賞中國古建築脊簷的飾獸之美(捕捉中正紀念堂、孔廟光影)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297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