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1/17 23:03:26瀏覽207|回應0|推薦0 | |
讀著《少年台灣》的「揹起背包出發,在島嶼行腳,和孤獨對話,和土地對話」,讓我想起青春年少時,每當心情煩悶,便肩起背包往山下閑晃的淡江歲月。
我走不了太遠,但每一處風景都在心裡,真切的叮嚀我什麼。淡水河觀音山,還有宿舍窗外望去堅毅的大屯山,都是當時的我最好的療癒,沿途相遇的人們,則為我開出一扇扇奇幻的窗,這世界,真多風采!
印象速寫著每一處行腳,開啟《少年台灣》每一篇章的足印。景物娓娓訴說著原鄉的風貌,而人物登場時,你已然對這片土地有了第一層情感。無論景色物事人情,此鄉與彼鄉,你絕對不會混淆,他們各自鮮明地存在,但相同的是,某一種台灣人特有的生命氣質,透過在地生活傳達著。與你對話的是鄉土人事,他們走進你心裡,不施予任何壓力,緩緩釋放出馨香,可以滋潤心靈。這是蔣勳老師溫潤的筆觸下,飽滿深情的台灣。
淡淡地讀著走著,愈發覺得這是蔣勳的少年台灣,雖然也聞到熟悉的泥土芬芳,踩在似曾相識的泥地上,但真該背起行囊,走進自己的年少台灣啊,這才是蔣勳的原意吧。
少年台灣,是你年少的故事,也指涉台灣這塊永遠有著少年精神的土地。我們漫游其中,有目的沒目的都成,冒險的旅程誰不心動?你,有多久沒有外出走走了?走進鄉愁似的他鄉,走進很久沒被召喚的心靈。若能付諸行動,在每個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小鄉鎮佇足,聽聽那裡的聲音,叩合自己的青春印記,應該是很不同的體會。
〈少年龍峒〉提到一位賣麵條的老太婆,「瘦得皮包骨,顴骨高高,逼出細小卻銳利的眼」,多鮮明的形象,讓我想起家鄉幾位老闆娘,照相館的、米店的、裁縫店,還有家裡的大伯母,都是小鎮裡形象鮮明的人物,我想這樣的人物速寫,在每個小鄉鎮都找得到,對應起你的鄉愁,特別綿長難解的滋味吧。
還有那鄉土的畫片,定格似的在你心裡;鄉土的氣味,總是召喚你一幕又一幕的往事,當你漫步他鄉,那熟悉的畫面、氣味依然,終究是少年心事,浮世悠悠,是鄉愁與無盡的想念。藉由台灣的行腳,殷殷喚起遺忘的一些什麼。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