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2 00:28:56瀏覽395|回應1|推薦3 | |
10月26日出刊的Newsweek,著名的國際現勢評論家Fareed Zakaria提出了在這次全球金融海嘯的真正贏家是中國。這樣的事實直率的寫出來許多華府的政治家一定心裡又不是滋味了! 在全球一片不景氣中,亞洲開發銀行(Asia's Development Bank, ADB)對亞洲明年的經濟發展持樂觀的態度。尤其是印度、印尼和中國這兩年都還維持著不錯的經濟成長。印尼日前也被評選為發展前景良好的新興國家,但是今年接二連三的天災,免不了對印尼經濟的發展造成挫折,但是預估GDP至2010年能有4. 5%的成長。 印度的貧富不均問題嚴重,但是在國家科技經濟發展的路線下,除了科技業外,許多太陽能、風能產業加速發展,為進一步的經濟發展打底。其GDP相較去年也有5.5%的成長。但這兩個國家的發展還是遠追不上中國相較於去年8. 1的GDP成長。反觀美國的GDP相較去年減少2. 6%,日本減少5. 5%。 過去美國一直害怕中國龍的崛起,不論是獨裁的大國崛起或是有朝一日能成為民主的大國崛起,對於美國都不是滋味。但是事實證明,從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兩次的經濟危機中,中國的確扮演了穩定經濟的領導角色。中國用的經濟模式是自1982年鄧小平開啟的「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到現在這個資本主義到底真正的內涵是什麼,從外觀之,仍是讓人摸不著頭緒。 他沒有自由的匯率,他沒有獨立自主的中央銀行或是聯準會這種機構。這不是資本主義的標準發展模式。但是他開放外資,他以行政權限簡化投資的繁複程序,他以快速又大量的基礎建設做為國家經濟起飛的根基. . . . . . 。在2008、2009年西方正採取保守的預算政策時,將預算花費用在安撫人心的補貼政策(包括退稅、薪資和健康保險)上,中國是將錢灑向可以帶動新一波經濟起飛的基礎建設和新科技。 中國在2010和2011年將花費2000億美金在全國的鐵路建設,尤其是重點城市的高速鐵路,未來從北京到上海的車程將可以從10個小時縮短為4個小時。在未來十年中,全國增建100個機場,這將會加速打消中國的貧富不均問題。鄧小平當初要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再慢慢帶動中西部的發展,現在這些趨勢已經開始在拓展,當然國家富起來,中產階級的增多,資訊的傳達多了,隨之而來就會是人民對於言論自由、民主政治的要求,這也是中國經濟起飛後對其政權首當其衝的問題。 雖然民主問題、貪污腐化仍將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隱憂,但是中國文化中有一個特色:民族意識的強烈需求。中國歷史缺少啟蒙思想的元素,在富國大國的願景中,人民是可能壓低對民主的要求,這個排列序位是可以容忍在經濟發展之後。 這些當然是中國政權即將也無法永久忽視的問題,不過對於西方政權眼前的問題是,除了消極的恐懼中國龍的崛起外,應該積極研究到底中國的變種資本主義有什麼過人之處,中國如何在國家介入—資本市場—獨裁和效率四者之間收放,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的影響力!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