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波蘭維利奇卡鹽礦之旅 黃瑞田
2018/02/26 12:11:29瀏覽2439|回應0|推薦12

 

波蘭維利奇卡鹽礦之旅    黃瑞田

 

                       20180109~10日報更生副刊

 

 

每個人在幼兒園或小學階段,會學到小水滴如何旅行的知識,但是,在小水滴旅行的課程裡,卻沒有告訴小朋友,小水滴會帶著鹽和其他可溶性的礦物質往低處流,最終流進大海裡。

根據科學家研究,大約四十四億五千萬年前,固體地球形成了,在高溫的地殼表面布滿岩石及各種礦物,在那個年代,太陽系還不穩定,許多流星或彗星,不斷的撞擊地球,激起的塵暴,會遮蔽天空,擋住陽光,使得地球的溫度漸漸下降;到了三十八億年前,溫度降到大氣層中的水蒸氣會凝結成小水滴,於是地球開始下雨,雨水把地殼上層的鹽分及部分礦物溶化,帶到低漥地區,形成了鹹水湖或大海。而後,水再蒸發成水蒸氣時,並不會把鹽及其他水溶礦物帶走,所以有些鹹水湖經太陽曝曬而乾涸了,湖底就布滿了鹽塊和水,後來地殼造山運動時,湖底被翻到地下,湖鹽被重壓而成為岩鹽,水則形成了井鹽的源頭。另一方面,地表仍然不斷的被雨水沖刷,地殼的鹽分繼續被溶解,隨著雨水流向湖泊或大海,這種情況,現在還持續進行中。

三十億年前,藍綠藻菌單細胞生物已出現在海裡,逐漸演化,形成各種生物;考古人類學家說,我們的祖先來自海洋,最初的生理結構在海洋中演化形成,在海洋裡生活時,食物都和著海水一起咀嚼一起吞嚥。人類祖先移居陸地之後,生理組織雖然有演化,但是眼淚仍然是鹹的,血液也是鹹的,尿水和汗水都是鹹的,食物也要加鹽調味,因此有人說,人類身體含鹽,飲食嗜鹹,不僅是生理的需求,也是基因對海洋的思念。

    史籍記載,西元前六千零五十年左右,羅馬尼亞人就懂得用陶罐煮水製鹽;考古學者在西元前三千年的埃及古墓裡,發現人的屍體用鹽防腐,也用鹽醃製雞和魚當祭品;西元前二千八百年,腓尼基人向埃及購買鹽和鹹魚,轉賣給其他國家;十三世紀末,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記載,元朝的四川地區,使用印上「大汗」字樣的鹽餅代替貨幣;十六世紀葡萄牙傳教士法蘭西斯.阿爾瓦雷斯在遊記中記載,從紅海一直到剛果西海岸,流通的貨幣都是鹽塊;十八世紀初,英國商人亞歷山大.漢彌爾頓去衣索匹亞經商,當地用鹽塊付款;十八世紀末,美國獨立戰爭時,英國軍隊攔截革命軍運鹽的車輛,使革命軍無法保存食物。在還沒發明罐頭和冰箱之前,人們用鹽來醃漬生鮮食物,讓食物能保存更久。所以自古以來,鹽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及重要的商品,也是德國、法國、英國、俄國、波蘭、中國的重要稅收來源。

    古代的波蘭,商場交易也以鹽代替錢幣,當時的統治者意識到鹽的經濟效益攸關國家命脈,根據波蘭貴族卡西米盧斯(Casimirus the Restorer)史料記載,西元一O四四年在首都克拉科夫東南十三公里的維利奇卡(Wieliczka)地區就開始產鹽。原來這裡古時候是一個乾涸的鹽湖,造山運動埋入地下,居民先用挖井的方式汲取鹽鹵煮成鹽,後來鹽井乾了,改用挖坑道採岩鹽,不過規模很小。這裡的岩鹽純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甚至不必經過純化過程,就可以直接食用,成本降低,鹽商爭相搶購。到了一二九O年左右,統治者將維利奇卡礦區收歸國有,由鹽商出資,統治者派出戰俘及囚犯,合作開採鹽礦,當時岩鹽的收入成為國家重要的財源;由於囚犯數量有限,開放招募當地居民加入開採,岩鹽產量因而倍增。十四世紀時,波蘭的鹽產值超過國民生產毛額的三成;到了十六世紀,維利奇卡的鹽礦交易,成為歐洲最大規模的商業活動。

    維利奇卡鹽礦的礦脈長四公里,寬約一點五公里,厚度為三百至四百公尺。岩鹽的市場需求量越大,維利奇卡礦坑就挖越深,採礦方法也越進步。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克拉科夫建立發電廠和鐵路,礦坑有了電燈照明,採礦工具機械化,運輸岩鹽到地面的方式,也由人工、馬匹,進步到使用電力的絞輪,岩鹽產量也越來越多。

   經過將近一千年的挖掘之後,維利奇卡鹽礦向下開採了九層,深三二七公尺,設有二十六個通風豎井;礦場坑道縱橫交錯,大大小小的坑道,有兩萬零四十條,總長度長達二百八十七公里。鹽礦工人下坑工作,若要回到地面,不僅耗時,又耗體力,所以許多工人就攜家帶眷住在不見天日的礦坑裡,礦坑中有兩千三百多間「房間」就是他們住宿的地方,由此推估,當年的礦工至少有兩千三百人,加上眷屬,礦坑裡的常住人口,保守的估計,可能超過五千人,儼然是個地下城鎮。由於維利奇卡鹽礦坑道及開採設施保持完整,於一九七六年被波蘭政府列為國家古蹟,一九七八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一九九六年,維利奇卡鹽礦停止大量開採,但為了維護礦坑的完整、乾燥、遊客安全,以及保存傳統挖礦技術,仍然雇用許多原有的礦工在礦坑裡巡視檢查,並為重要觀光客及鹽業學術研究的學者專家解說及開採示範,每年仍有一萬五千噸的岩鹽產量。

   世界上的各種礦坑,都是悲劇的舞台,不論是煤礦或是金礦的開採,都有其危險性,鹽礦開採當然也不例外。辛苦的鹽礦工人,最怕身上的傷口沾到鹽,以及意外災變,根據史料統計,十六、七世紀每年平均有十分之一的礦工因過勞、礦坑落盤和沼氣爆炸死亡,為了祈求平安,他們利用開鑿的礦坑凹洞,用鹽晶鋪蓋了四十座大小不一的教堂,每當工作休息時間,或有災變發生,工人們就聚集在教堂前庭祈禱,懇求上帝眷顧,保佑工作平安順利。礦工的工作雖然是粗活,回到地面,他們的社會地位卻很崇高,因為他們是波蘭國家財富的創造者。

礦工的家眷們在礦坑裡也不得閒,大部分受雇後勤支援,例如準備三餐、編製麻繩、鞏固坑道、用岩鹽搭蓋教堂、雕琢壁畫、塑像、吊燈,利用開礦形成的大空間,建造運動球場、劇場、獵場、鹽礦博物館,匯集礦坑中的地下水修建的雪爾車夫斯基地下鹽湖等等。

由於維利奇卡鹽礦遠近馳名,早在十六世紀就已局部開放貴族及高官們參觀,讓遊客了解鹽礦工人在暗無天日的鹽坑裡工作有多辛苦。我們在波蘭舊都克拉科夫的旅遊行程,也要踏著鹽礦工人的足跡,走進昏暗的礦坑,探索千年來波蘭工人用血汗雕琢的岩鹽歷史。

為了還原當年礦坑的情景,維利奇卡礦坑的參觀路線很昏暗,只允許團體參觀;每一個團體的路線都不盡相同,以避免遊客交錯混雜,遊客必須緊跟自己的團體,以免脫隊落單,陷入迷宮般的坑道中。

 

維利奇卡礦坑有九層,開放參觀的只有一、二、三層。第一層在地下六十四公尺處,必須走三百七十八個台階才能到達,這對視力不好的我是一大挑戰,幸好我們這一團老弱居多,導遊為了節省時間,帶我們分批搭乘礦工電梯下去地下第一層。

出了電梯就是開放參觀的地下第一層坑道,導遊再次叮嚀,不要落單,因為每個交叉口附近都有厚重的防災隔離門,脫了隊就不容易歸隊,甚至永遠出不了礦坑;過了第一道隔離門之後,導遊的腳步放慢,開始他的導覽解說。坑道兩旁和頂部是由三十公分至四十公分直徑的圓形木柱支撐,這些圓柱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每根柱子本來都漆上醒目的白漆,避免礦工在昏暗中碰撞,也防止圓柱被鹽分侵蝕,但日積月累下來,許多圓柱上白漆已經被鹽晶佈滿,比白漆更白。

 

 

通常礦工在挖掘坑道時,挖到哪裡,必須立即用木頭撐起來;為了配合坑道高低的需求,圓柱裁製過程由木匠在坑道中完成。但坑道並非都架設木柱,有一部分的坑道兩旁是堅硬的鹽壁,長出白花花的鹽晶,在兩公尺以下的壁面鹽晶,被遊客舔出一個一個的凹洞,雖然導遊鼓勵我們也舔一舔,團員們沒有人敢品嚐,因為每年一百五十萬遊客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舔過了。坑道的地板有兩條內嵌的鐵軌,那是一百年前用繩子拉鹽車的軌道,由於鹽車行走會摩擦軌道發出「狗呱狗呱」的聲音,所以這條軌道被取名為「匈牙利狗道」。

 

坑道兩旁所看到的工作場景及名人、地精、馬的雕像,是礦場聘請克盧傑克(Mieczyslaw Kluzek)及哈貝克(Wladyslaw Hapek)這兩位雕刻家,於一九六七年至一九七三年間,以礦坑裡的晶鹽礦石就地雕刻而成。

沿著礦坑通道前進,兩旁展示了運送岩鹽的方式,從最原始的人力手推車,進步到用馬拉車。礦坑裡曾經有多達一百匹馬同時在裡面工作,這些馬,進入礦坑適應黑暗之後,視力變成無比的銳利,如果突然出坑重見天日,眼睛會瞎盲,所以牠們通常要做到老死才會被抬出礦坑;礦工們也有視力適應的問題,除非必要,他們不會任意出坑。

坑道兩側較寬的的岩洞,用岩鹽雕塑了當年採礦的場景以及名人塑像。首先來到第一展覽廳「哥白尼室」。哥白尼(Mikołaj Kopernik)是波蘭天文學家,他發表《天體運行論》及「太陽中心說」,否定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及托勒密(C  Ptolemy)的「地球中心說」,被認為是現代天文學的發韌者。1493年,克拉科夫的雅蓋隆大學二十歲的學生哥白尼,曾經來有四百五十年歷史的維利奇卡鹽礦參觀,他是維利奇卡鹽礦的第一位平民遊客,比開放貴族參觀還要早,由於這一點淵源,在一九七三年哥白尼誕生五百年時,維利奇卡鹽礦特別開闢了這間「哥白尼室」來紀念他。仰望他身穿長袍手托地球儀的鹽晶立像,不禁肅然起敬。

 

另一間是「卡西米爾大帝室」,紀念一三六八年制訂礦工保護法的卡西米爾大帝(Casimir the Great),他放棄了鹽礦的專有權,立法規定個人及工業團體有採礦的權利及繳稅的義務,以及政府對礦坑安全檢查的準則。他的立法受到人民的歡迎與尊敬,維利奇卡鹽礦當局因而在礦坑闢室立像紀念。

 

還有一間是「偉大神話室」,展出礦工挖出戒指呈送金嘉公主的場景,詮釋金嘉公主的神話故事:十三世紀時,匈牙利的金嘉( Kinga)公主,要嫁給克拉科夫大公鮑萊斯瓦夫,國王給她匈牙利的馬拉穆累斯(Maramures County )的一座鹽礦當嫁妝,她將戒指投進鹽礦豎井裡,做為所有權的標記。金嘉公主嫁到克拉科夫之後,命令工人去維利奇卡取鹽,沒想到挖出的第一塊岩鹽,竟然嵌著金嘉公主那枚戒指。戒指投進匈牙利的馬拉穆累斯鹽礦,卻在波蘭克拉科夫的維利奇卡鹽礦出現,雖然是神話,波蘭人卻深信不疑。金嘉公主與大公結婚有名無實,大公於四元一二七九年因病過世,她就到窮鄉僻壤的山德特修女院度過餘生,於一二九二年逝世。

 

 

   通道隨著階梯逐漸向下,有用馬拉動運送礦鹽的絞盤,讓遊客動手試推;有礦工生活起居的坑室,讓遊客了解礦工在地底的生活;有礦工煮鹽水製鹽的場景,有坑室說明在開採鹽礦之前,維利奇卡人是以打井汲取鹽鹵水製鹽;天花板挑高的「燃燒室」有鹽工撐舉火把將浮在頂棚的沼氣燃燒,讓礦工們開採岩鹽時不會沼氣中毒,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沼氣累積太多,發生爆炸引起大火。根據歷史記載,西元一六四四年坑道內曾經發生火災,延燒了八個月才撲滅,礦工死傷慘重。

   我們再往下走,來到地下九十公尺的「矮人廳」。每個人都有夢想,礦工們希望有人來幫他們挖礦,於是有了「地精」的傳說,「矮人廳」裡這些身材矮小的地精,據說會在礦工睡覺的時候,偷偷的幫忙挖礦;彩色燈光投射在鹽雕小矮人身上,使矮人廳更加神秘。

       

 

   走過矮人廳,順著坑道階梯往下走,來到一百零一公尺處的平台,聖.金嘉教堂(St. Kinga's Chapel)豁然出現在眼前下方,這座巧奪天工的教堂,是由礦工約瑟夫(Józef) 、馬爾科夫斯基(Markowski)兩兄弟於一八九六年動工開鑿,一邊挖掘一邊用原地鹽礦石雕刻,雕出了主祭壇、金嘉公主立像和聖經故事浮雕;一九二七年,兩兄弟因年邁退休,未竟的工作由安東尼.維羅德克(Antoni Wyrodek)接續,他的作品以浮雕為主,一九三五年他將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以浮凸的方式複刻,最受矚目。他們三個人以堅定的信仰與無比的毅力,在昏暗的燈光下,一釘一鎚把鑿,前後辛苦工作六十七年,挖出了兩萬噸岩鹽,於一九六三年完工。這座宏偉的教堂長五十四公尺、寬十八公尺、高約十二公尺,面積九百七十二平方公尺,可容納四百多人做禮拜。教堂中吊在天花板的五盞鹽晶燈,照亮了整個禮拜大廳裡的浮雕及之像,讓人有如真似幻的感覺。

     

 

    

 

    

 

     

 

     
    

   曾經擔任克拉科夫大主教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於西元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六日到維利奇卡鹽礦參觀,在金嘉公主教堂為金嘉公主封聖,從此教堂改稱為「聖.金嘉公主教堂」,後來鹽礦也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雕塑了一尊立像,與聖.金嘉公主立像遙遙相對。此後每年七月二十四日聖.金嘉教堂會舉辦封聖禮拜。

   聖.金嘉公主教堂每年開放二十對新人舉辦婚禮,收費每小時五百歐元;婚禮過後,可在地下一百三十五公尺的大餐廳宴客。

         

 

鹽礦向下挖掘有其安全考量,每層岩盤相距約三十五公尺:第一層在地下六

十四公尺,聖.金嘉公主教堂在一百零一公尺的第二層,第三層在地下一百三十五公尺,最深的第九層在地下三二七公尺,開放參觀的只有前三層。第三層有幾個大廳,包括博物館、劇場、獵場、運動場、郵局、餐廳、紀念品販賣部、鹽湖;一九六三年在第五層二一一公尺深處,開設過敏性疾病療養所,一九七四年在第三層增設呼吸道疾病療養院。

       

 

   最令人稱奇的是地下一百二十三公尺的雪爾車夫斯基鹽湖,它是一七七二年奧地利佔領波蘭克拉科夫時,接收維利奇卡鹽礦,並由奧地利人主導採礦,由於主導者對維利奇卡地下水文不清楚,誤挖了地下水脈,使得泉水滲入鹽層,流進兩個採空了的綠色岩鹽的礦坑,形成地下鹹水湖泊,礦工休假時,常去鹽湖划船,也曾經舉辦划船比賽。二次大戰時,納粹黨衛軍隊曾經在第三層洞穴裡組裝飛機發動機,有兩個黨衛軍在鹽湖中划船,不幸翻船,被船身壓在鹽水裡,雖然岸上救生員下水要救他們,但鹽湖的溶鹽濃度達到飽和,無法潛入水中救援,只能眼睜睜的看他們被淹死,從此之後,鹽湖禁止划船。

 參觀鹽湖之後,經過空間比教堂更大的演藝廳、長度更長的維斯瓦廳,來到販賣部,這兒所有的工藝品都是用鹽晶製造的,有穿戴的飾品,也有食用的調味品,當然也有鹽燈類的生活用品,以及擺飾的工藝品,琳瑯滿目。

       

  

最後、我們來到標示地下一百三十五公尺的電梯間等候搭乘電梯,由於這部老舊的工作電梯,必須上升一百三十五公尺才能抵達地面,一次來回至少要十分鐘,等了兩趟才搭上;電梯像大鐵籠,上升時陣陣冷風從空隙吹進來,令人哆嗦,加上電梯匡啷的碰撞聲,以及上升的離心力,讓人有搭乘雲霄飛車的感覺。

 

   回到地面,覺得這一趟鹽礦之旅,很像經歷了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地心歷險記》,卻又如此的真實。波蘭政府能夠將一個近乎停止開採的鹽礦保留維護,成為國際級的觀光亮點,反觀台灣,有停止開採的金礦和煤礦,卻任由荒廢崩塌,毫無作為,不禁令人感嘆。

 

http://www.ksnews.com.tw/upload/20180109-011.pdf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jtlud&aid=1105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