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16 11:59:29瀏覽202|回應0|推薦0 | |
北京遭假盟友反手一刀 大閱兵四處碰壁 文章來源: 多維 於 -
距離9月3日即將舉行的首次抗戰閱兵僅有不足一個月,出席此次活動的外國首腦名單卻遲遲未能確定。不僅法國駐華大使館透露,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ois Hollande)無法出席此次閱兵式。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尚未決定由誰出席。德國方麵傳來消息,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將代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出席。美國負責亞太地區公共外交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亦透露,“9月3日前後正值美國的勞動節。在這種時節,美國總統通常會待在國內”,暗示奧巴馬出席北京抗戰閱兵存在困難。更為重要的或許還是,捷克總統新聞秘書近日表態,捷克總統澤曼已接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邀請,同時強調“總統願意去中國參加慶祝活動,這就是為什麽不得不拒絕歐盟協調一致的立場”,暗暗透露歐盟正在“集體抵製”北京抗戰閱兵之意。
如果說,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問題上,歐洲集體“反水”美國,曾讓國際輿論大呼震驚。那麽,如今有關於9月3日是否赴華參加抗戰閱兵,歐洲集體陷入沉默,則讓外界著實有些參悟不透。儀式性、紀念性質的閱兵,顯然不比可能重新開始製定“國際規則”的亞投行給西方帶來更大衝擊。但現實是,不僅美國,在亞投行問題上集體“反水”的歐洲當前已陷入了集體沉默,在高調慶祝反法西斯戰爭西方戰場勝利70周年之際,對於東方戰場的首次慶祝活動並未表露出太大興趣。究竟是何原因讓美歐皆對中國的這樣一場活動猶猶豫豫甚至避之不及? 現實之困 對北京來說,9月3日的閱兵式不僅是中共嚐彰顯自身法統意義上正統地位的活動,亦是中國借二戰紀念強調自身國際話語權的一次嚐試。近年來中國政府為此進行了一係列公關準備,尤其是在歐洲方麵,這樣一種努力顯得尤為突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領導人每每訪歐都會將反法西斯戰爭的曆史意義和中華民族的作用作為重點議題。無論是2014年習近平訪歐談二戰啟示,還是今年7月李克強訪歐在推經濟議題不忘提及抗戰紀念,乃至於習近平派遣特使孟建柱訪問英國時,談及二戰紀念的相關事宜。一係列動作背後,中國領導層的用意不言而喻。 當然,深諳歐洲的務實主義中國,以言辭做動員的同時,在將經貿大單作為敲門磚上也毫不手軟。主抓經濟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任後已七次訪歐,所到之處無不掀起經貿合作熱潮。作為一種回應,英法等國不僅數次提高對中國總理的接待規格,對中國資本敞開綠燈的範圍也在逐步擴大。 鑒於中歐的這種關係,歐洲領導人出席中國閱兵似乎隻是“順水人情”,但從現實來看北京借著慶祝二戰搭台唱戲確認自身地位的嚐試,卻顯然沒有馬上得到西方世界的響應。當這種訴求已從經濟聯係上升到了政治正確層麵。北京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已開始通過亞投行這種“世界經濟秩序的有益補充”滲透全球之際,其在類似的領域中仍需再努把力。 西方國家抵製中國抗戰閱兵 自1975年5月6日,中國與當時僅有9個成員國的歐盟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至今,中歐關係曆時已40年。盡管中國曆來有雲:“四十不惑”,但中歐關係當中卻依舊有諸多疑惑難解,“隻言商,莫談政”便是其中之一。相比於經濟方麵合作成績卓然,中歐在政治層麵互動的短板近來越發凸現。素來與華無根本利益衝突的歐洲,與北京屢屢激烈交鋒,其中尤以西藏、達賴喇嘛問題最為凸顯。2007年至2012年間,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時任法國總統的薩科齊(Nicolas Sark?zy)以及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內的歐洲各國領導人及政客頻頻會晤達賴喇嘛,往往觸及中歐關係的痛處。在這一過程當中,“以經促政”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中國今天麵對的歐洲盡管是一塊與自己沒有本質戰略利益衝突的大陸,不過卻也不能忽視了歐洲所具有的濃重理想色彩,正是其在相當程度上造成了歐洲難與中國全方位同步,以及分歧益顯。不同於老一代歐洲領導人登上政壇恰值冷戰時期以及中國與西方的戰略蜜月期,當前一代歐洲領導人初登上政壇大致為冷戰結束後,眼見蘇聯解體、社會主義崩頹,以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席卷整個西方,中歐原先被掩蓋的文化思維的差異越發突顯出來。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歐洲領導人,大都對華持有矛盾的態度,使其更願以一種機會主義的方式來對待中國。一方麵,欽羨中國經濟的快速騰飛,希望借力於此,而在另外一方麵,又因難懂中國緣何在西藏、南海、曆史等問題上一直持強硬立場,始終持疑。而這樣一種理解與互信上存在的短板,已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了當前歐洲對於是否參加中國抗戰閱兵的態度。 此外,除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蒙古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確認出席中國將在北京舉行的抗戰紀念活動,並將派出軍隊參加閱兵式外,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獨聯體(CIS)成員國首腦皆表明了出席意願,巴基斯坦、柬埔寨(皇室)等或也將出席閱兵式。相比較今年5月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閱兵,北京的這樣一場閱兵似乎隻是一個擴大版的紅場閱兵,這也讓歐洲各國遲遲不肯作出決定赴華決定。戰後意識形態對抗長期盤踞歐洲大陸的心理陰影一直無法褪去,歐洲則竭力避免陷入另外一場冷戰危機。 有西方“新生代中國通”之稱的牛津大學教授米特(Rana Mitter)所撰寫的《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爭全史》一書,自2013年9月上市以來,曾連續數月雄踞亞馬遜“曆史?中國”暢銷圖書的榜首。盡管眾多名人及知名媒體都為其折服,此書更得到了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撰文力薦,不過其顯然難以從根本上改變西方一直以來對於二戰東方戰場的固有印象。而中國在此次閱兵前夕所進行的一係列內外宣傳,竭力將此次抗戰閱兵推向國際化,並凸顯中國在二戰中的作用,這樣一種努力至少在歐洲方麵起到的作用亦甚小。而這足以引發北京以及西方的反思,如何在密切各方經貿關係的同時,從增進理解、加強戰略互信上來為彼此徹底解套。 割裂的東西方戰場 借抗戰70周年的熱度,一部名為《東方戰場》的電視劇也將於8月26日登上中國銀幕。盡管在前期的宣傳中,這樣一部劇作被許站在國際視角,不但看到了東方戰場,也看到了西方戰場,試圖給外界展示一幅全景式的反法西斯戰爭畫卷,但東西方之於這場戰爭認知的差異,顯然無法如此這般簡單就能夠填補。 名義上中國是反法西斯的盟國、四強之一,中國更自詡撐起東方主戰場,為整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創造了條件。但在承認二戰擁有兩個策源地(歐洲是德國,亞洲為日本)的同時,或許也不應無視二次世界大戰至少具有兩個起點、兩大主要戰場,乃至於兩個不同的勝利結局。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曾波及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80多個國家,20多億人口,東西方戰場固然同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二者的明顯差別或已在相當程度上左右了中國“不可避免”地成為“被遺忘的反法西斯盟友”。 早於西方史學界認定的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才是日本侵略中國的東方戰場的真正起點。另外,如果再觀被許為二戰歐洲戰場最重要轉折點的,人類曆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登陸戰役——諾曼底登陸當中,參與盟軍雖有17.6萬人之眾,但較之5.75萬名美軍和75,215名英國及加拿大軍隊的官兵,中國士兵不過寥寥二十餘名。而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並未得到太多外國支持,幾乎是在獨自麵對日本強大的威脅。抗戰全麵爆發後,當時的國民政府請求外國援助,隻得到蘇聯的積極回應,其他大國則保持沉默。英國為了不刺激日本,加入了對中國的封鎖,而美國則依然在孤立主義的政策上自我陶醉。值得一提的還有納粹德國的對當時中國援助,1928年以後德國軍事顧問不僅曾以個人身份受聘於中國,抗戰初德國甚至一直對日本侵華政策持反對態度,並成為中國的重要軍火提供國,反法西斯東西戰場自一開始便有著明顯的不同。且在相當程度上,即便中國戰後得以成為聯合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這與美國政府一再堅持,並希望中國成為東方製衡蘇聯的橋頭堡密不可分,中國在二戰當中作出的努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為西方所理解,仍待估量。 且除了曆史認知的不同外,與歐洲單純的紀念日相比較,中國這次主場閱兵其下是否隱藏某些“私人目的”或許更令包括歐洲在內的西方所擔憂。不同於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之際,俄羅斯與中國都選擇將閱兵作為這樣一次紀念的重中之重。大型徒步方陣、氣勢雄渾的坦克裝甲車隊列、先進武器方陣……包括這些元素的國家閱兵儀式在今天的歐洲乃至於美國都確實難以見到了。之於戰爭紀念,西方往往以關閉娛樂場所、向紀念碑獻花、長鳴警鍾、畫展、慰問老兵等方式進行。一個經典場景便是,2004年的諾曼底登陸60周年紀念活動,數百名二戰老兵以重演曆史的方式,從英國南部的樸茨茅斯出發,橫跨英吉利海峽,抵達諾曼底海岸。多架戰鬥機在空中飛行“護航”,從空中撒下100萬朵罌粟花,將海麵鋪成紅色。誠然,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已成為世界性的重大活動,但對於紀念二戰勝利日的“東方舞台”所上演的盛大閱兵式,歐洲顯然仍無法在第一時間就能一下子接受。 *****
大國領袖不捧場 北京勝利日閱兵冒外交風險 文章來源: 世界日報 於 -
距9月3日北京紀念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不到一個月,北京當局緊鑼密鼓為大閱兵作準備,卻相繼傳出歐美各國領袖將不克出席的消息。被外界視為檢驗北京對外關係晴雨表的閱兵活動,能否成功,正麵臨嚴峻考驗。 今年5月俄羅斯舉行類似主題的閱兵,由於西方國家一致杯葛,美、英、法三國領導人無一捧場,二戰戰敗國德、義、日領導人也不見蹤影,各大國中最後隻有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出席,莫斯科十分尷尬。中國自恃不像俄羅斯孤立,與各西方大國經濟關係緊密,自信這些大國不致像對待俄羅斯總統普亭那樣絕情;北京也渴望利用政治象徵意義高的大閱兵,確立中國的國際地位。 然而,國際政治現實可能漸漸讓北京明白,美歐仍控製國際事務話語權,有時雖已成事不足,但敗事卻綽綽有餘。最新進展,日本共同社8日自華府報導,引述美國官員及外交人士消息說,美國已透過外交管道,要求其盟國南韓總統樸槿惠,不要出席北京閱兵活動。因為美方認為,中方活動是打壓美國在國際社會及亞洲地區影響力的戰略之一。樸槿惠如參加閱兵,以美日韓合作為核心的「重視亞洲戰略」會受影響,將使北京裂解美日韓同盟的企圖如願以償。報導並說,美方對南韓不顧美方反對,參加北京主導的亞投行(AIIB)仍耿耿於懷。盡管消息9日被南韓政府否認,相信絕非空穴來風。 樸槿惠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私誼,習近平上台後刻意疏遠北韓,部分原因是為了南韓。習近平早在去年7月訪問南韓,就親自向樸槿惠發出參加閱兵邀請,中韓同屬二戰時被日本蹂躪的國家,樸槿惠即使有100個理由應出席,但唯一讓她不出席的有力理由,就是美國反對。南韓既重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也希望加強與中國經濟合作,但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未來她能否頂住美國壓力,仍是未知數。 美、日對領導人屆時是否出席北京閱兵式,迄今表態模糊。目前看來,歐巴馬總統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出現閱兵式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尤其普亭已確認出席,美、日領導人更有理由不與他出現在同一舞台。今年4月,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對北京閱兵儀式是否能發出和解信號、促進戰爭創傷癒合提出質疑。國務院發言人近日又稱,美國未收到中國邀請,美國態度已不言自明。 日本媒體前不久,曾熱炒安倍可能在閱兵日前後,前往北京訪問的可能性。但中國外長王毅5日在吉隆坡對記者說,他從未聽說安倍9月訪中的計畫,「此事不在日程上」,等於終止外界對安倍出席北京閱兵式的猜測。 華府有聲音認為,莫斯科紅場閱兵是普亭的舞台、也是習近平的舞台。北京天安門閱兵同樣也會是習、普再次攜手展現「準結盟關係」的平台。歐巴馬和安倍若捧場,難免有甘拜下風、為獨裁者作嫁之嫌。 在歐盟,盡管捷克總統齊曼日前確認,將應邀出席北京閱兵式,對北京是好消息。但捷克外交人員也表示,考慮到中國和日本關係緊張,歐盟成員國已決定不接受中方邀請。捷克願意出席,是頂住歐美壓力作的決定。 由此看來,中國近年盡管在歐洲下過不少功夫,尤其德、法表麵看與中國關係不錯,英國與中國關係也在升溫,但一碰到原則問題,歐美日還是一條心、一個陣線。歐盟駐中國大使史偉7月上旬在北京舉行記者會,就歐盟領導人是否出席北京閱兵明言「可能性非常小。」「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法國駐北京大使館說法,歐蘭德總統將不參加北京閱兵式。英國國防部也表示,英國軍方不太可能派人參加。而德國則表示,梅克爾總理未獲邀請,將派大使代表德國參加。 由於北京強調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的突出貢獻,強調天安門閱兵是世界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的一部分。如果美、英、法等二戰主要戰勝國領導人出席閱兵式,必會為活動和北京當局增添華彩;戰敗的德、日兩國領導人若出席,更能展現促進國際和解和弭合傷痛的努力;北京還能藉此向國內民眾誇耀其國際地位和外交成就。但各主要國家最後若隻是派離任領導人、皇室成員、國際組織負責人或駐中國大使代表出席,則閱兵活動表麵輝煌,實際上將是外交的挫折,成為俄羅斯紅場閱兵的翻版。 *****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