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 淡泊名利
2012/11/28 21:05:45瀏覽583|回應0|推薦0

談 淡泊名利         

                                             本文摘自 中國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淡泊於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有洞穿世俗的眼力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來到地球,只不過是一個來去匆匆的過客。名和利,都是過眼雲煙,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生為名利所累,實在是本末倒置。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人們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生活水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且不說生活,就是活著,都有著太多的壓力,太多的誘惑,太多的欲望,當然也伴隨著太多的痛苦。 如果我們在短暫的一生中,能看淡世事無常,靜觀花開花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很高的修養和風度。

淡泊是一份豁達的心態,是一份明悟的感覺,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更是一份淡泊。 但是必須要清楚,淡泊人生,並不是消極逃避的處世態度,也不是看破紅塵的思想積澱,更不是消極避世的一味沉淪。

走進淡泊,不逃避現實,而是在工作之餘,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 人生在世,往往不會一帆風順,有進有退,有榮有辱,有升有降,有高潮,也有低潮。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歷程的潮漲潮落。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失就有得,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只要悟透了其中的禪機,便會豁然開朗。

人生短暫,與浩瀚的歷史長河相比,世間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祿皆為短暫的一瞬,退一步海闊天空。

故淡泊名利是一種境界,淡定人生是一種超脫。一個人假如有淡泊寧靜的氣質,那便是一種人生豐富閱歷的展現。能夠洞悉人生的真相,明瞭自然界的法則規律,顯示出淡泊的是一種智慧,一種成熟。

平淡的日子不會永遠平淡,只要懷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棄的追求,給自己一個寧靜的心態,也一定能獲得生活饋贈給你的那份歡樂與收穫。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算得上是個淡泊者,“一簞食,一瓢飲,不改其樂”。

憑這淡泊,顏回成了千古安貧樂道的典範。淡泊是一份豁達的心態,是一份明悟的覺然。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一種淡泊,沒有極大的勇氣、決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

海瑞入仕為官33年,一半光陰屬於罷官狀態,一生遞交七次辭官摺,可見他對為官一任,不能造福百姓“清官不得志”、“治世乏良策”的無奈與悲哀。

“淡泊”是道家思想學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宏博大的胸懷。

當代大學者錢鐘書,終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他謝絕所有新聞媒體的採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鐘書的防線,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眾宣告:錢鐘書先生堅決不接受採訪,我們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80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鐘書去講學,每週只需錢鐘書講40分鐘課,一共只講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鐘書卻拒絕了。

他的著名小說《圍城》發表以後,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而且在國外影響也很大。新聞和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見他,一睹他的風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希國女士打電話,說她讀了《圍城》探測確想見他。錢鐘書再三婉拒,她仍然執意要見。 錢鐘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在這方面諸葛亮、海瑞、白居易、錢鐘書老先生等為我們做了個極好的榜樣。

當教師的更應具備淡泊名利的素質。教師的快樂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在於自己內心的和諧!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保持一份學習的心,愉快地享受工作與生活,如此,不快樂也挺難的!

所以,選擇淡泊吧。偶爾抬頭看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不要忙於埋頭苦幹,不要把什麼名教師、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這些虛名看得太重。你將從平淡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在安逸中得到靈魂的超越!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bis1002&aid=708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