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0/19 22:46:36瀏覽1392|回應0|推薦0 | |
鄭曼青:別程式太極拳運動之大綱。有三。分天、地、人為三階。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 次目有九。每階下各系三級。是為三階九級:
人階三級。 n 為自肩至腕之舒筋法(一階一級)。其法以舒腕為先。肘次之。 肩又次之。毫不用力。由至柔而漸進。皆以曲中求直。厥形為圓。 n 為胯至踵(一階二級)。自胯至膝至踵。俱要鬆柔。其力量在足心。 而受於地。足要分虛實。手亦然。 n 為自尾閭至頂(一階三級)。所謂柔腰百折若無骨者。脊柔筋使然。 其要在尾閭中正。及頂頭懸耳。
地階三級。 l 氣沉丹田(二階一級)。肩稍沉。肘稍垂。則氣可引至胃脘。胸微陷。 背微弓。則氣可沈至丹田矣。 l 氣達乎四肢(二階二級)。氣沈丹田後。似可由心驅遣。 便使氣至胯至膝至腫。複至肩至肘至腕。 l 越尾閭達乎泥丸(二階三級)。氣沉丹田。待功純。火候到。 不期然而然。自然越過尾閭。不可絲毫勉強。越過尾閭。複衝開夾脊。度玉枕。達泥丸。
天階三級。 l 聽勁(三階一級)。惟柔乃能與對手黏連相隨。能黏連。 則我之氣與彼氣相接觸。欲測其氣之動靜。故曰聽。 l 懂勁(三階二級)。彼微動。我可聽而得知。我先動則懂而知之。 然微動易測。未動難知。苟能於未動。聽而知之。其庶乎階及神明矣。 為階及明(三階三級)。氣能得化境。而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謂無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氣己隨之。氣能運身。不待心動。而神可以挾氣而行。是為神力。亦可謂之神速。 鄭曼青 -去三病 一、無恒之病。 仲尼所人而無恒。不可作巫醫。巫之為醫。非正術也。無恒尚且不可。況由哲學而科學之太極拳乎。 太極拳以柔克剛。與專氣致柔之旨。則本乎易與黃老之哲理。 至於牽動四兩撥千斤之作用。施諸事實。此乃科學之千斤頂。俗名之曰壓不煞之力學作用。是已成哲學與科學之結晶體。余尤以為中西文化之通。得利賴為橋樑也。豈獨體用之裨益已耳。 若無恒而學此拳。不僅為多此一舉。亦徒有寶山空入之歎。豈不惜哉。憋每恨少日無恒。屢以體弱而習國術。稍得裨益而便輟。旋至三十九年以前。病癆瘵莫能興。得複習此拳而痊。遂決心不使再輟。當時即將全套拳架。以極快之練法。僅費六七分鐘練畢。且早晚只練一套。以期不輟而已。然餘當時實亦忙碌。除教課與校務外。連自修也日無暇晷。由是以往。不久卻更有進矣。早上起床。非先練拳。則不事盥洗及朝餐。每晚睡時。不先練拳。則不得上床。如是者久之。養成習慣。遂不復輟。其意以為人生以樂為助人。不惜一切之犧牲。今則謀自身之健康。得以袪病。僅早晚費數分鐘而無恒。則又何足言推己以及人也。是以自悔其蠢。乃決意痛改其非。 二、貪多之病。 俗謂貪多嚼不爛。老氏謂少則得。多則惑。信矣。憋少有忘年友魯堅號塍北。余姚人。遊雁蕩將歸。過我曰。昔之君子臨別贈言。我亦欲有一言相贈。君家鄭虔三絕。君善繼之。必傳無。君病貪多博學。恐致無大成。聽我言。只攻詩書畫可矣。餘從之。此老余益友也。餘有所成就。皆此老之所賜。不能忘也。易之謂易則易知。簡則易從。習太極拳不能異乎是。今得傳授一式或二式者。必須潛心嫻習。而默記之。方能有得。不然未有不惑也。民國廿七年春。余主湖南省國術館時。國術為該省全民眾之運動。不論男女老幼。皆得學習。餘欲普遍推行太極拳。故於每兩個月內。即調訓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四十人。餘親授之太極拳。以時間不敷。故決計刪削。以成簡易拳套。太極拳原僅有十三式。以沿傳既久。式增繁。練習費時。不易普及。餘乃刪減為三十七式。已較原有之十三式。增多廿四式。此亦因時制宜。忽以餘著之簡易太極拳以為簡也。勝利還者後。持此稿之滬,商諸陳師兄微明。亟稱之曰。適與予同意。斿為序以表欣賞。微明君子儒也。決不阿其好以成其惡。間亦有無知者。疑餘此舉為非。殊不知為絕學闡揚之苦心耳。亦只可置弗論也。 三、求速成之病。 所謂欲速則不達。誠知言矣。務期水到渠成。非可強求。古人對於文藝。嘗謂要沈浸穠鬱。含英咀華。又所謂渙然冰釋。怡然理順。余謂習太極拳。亦必如此。且此拳術不僅體用兼賅。心手並顧而已。然必須悟徹哲學之原理。獲得科學之實用。則裨益無窮矣。總此三。得能無法解除。便可順利邁進。了無阻滯矣。 |
|
( 興趣嗜好|運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