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庸第二十九章:王天下有三重
2010/07/12 23:39:45瀏覽6630|回應0|推薦1

中庸第二十九章:王天下有三重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

語譯:「統治天下有三項很重大的事情,想要做好一定要先修身減少過失。」

上焉者,雖善無徵。無徵,不信。不信,民弗從。」

語譯:

在上位者,前代的禮法雖然很好,因為年代過於久遠沒有辦法考證。既然無法考證,

就沒有辦法讓人信服。既然無法讓人信服,百姓就不會去遵從他的啊。

下焉者,雖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從。」

語譯:

在下位者,雖然對禮法研究得很完善,但是沒有天子的尊位。既然沒有天子的尊位,

即使說出來也沒有人會相信的禮法。既然無法讓人相信,百姓也就不會去遵從他的

啊。

呂純陽祖師:

世人認定德非珍,有勢有錢是上人。不信但看酒宴會,舉杯先敬官和紳。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

語譯:

所以統治天下的君子,對於議論禮法的正策制訂、變更的標準、改造文字這一類的

事,首先根據本身的德行而以身作則,然後再從老百姓的信服程度來加以驗證。

論語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子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語譯:

再去考查三代聖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所建立的道德,典章制度沒有錯誤。

建立於天地之間,而不違背天地之德。質問於鬼神的形跡,也是應對如流,使人沒有疑慮。等到百世以後的聖人出來,大道依舊一貫而沒有絲毫疑惑。

呂純陽祖師:

三王者,指夏禹、商湯、周文王也。聖人非惟徵諸庶民,以聖心與三王合其道,考證其法制則不繆,與天地合其德,無一毫之悖。即以此心,質問鬼神之跡,應對如流,使人無疑惑。若能如此,百世雖遠,至道不變。聖人出現,修道立教,詞雖異而理即同耳。所同者,心也。後聖奉前聖之理,亦無稍疑惑。故曰:「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也。

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語譯:

質問於鬼神的形跡,也應對如流,使人沒有疑慮,這是知道天理;等到百世以後的聖人出來,大道依然一貫而沒有絲毫疑惑,這是知道人性。

呂純陽祖師:

太上感應篇曰:「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此與六祖壇經付囑品所言:「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一語同。是知萬法皆由心生,君子以正心應對質問鬼神之跡,使人無疑惑,是知天也。故曰:「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經百世聖人出現,前聖後聖其心一如而無惑。是知人人之天性,古今無異。故曰:「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

語譯:所以盛德的君子沒有舉動就罷了,一有舉動的話就必定成為天下的達道。

呂純陽祖師:

是故盛德之君子,不動則已,動時必為天下之達道。故曰:「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也。

行而世為天下法

語譯:沒有行為就罷了,一有行為就必定能成為讓天下人遵循的軌範。

呂純陽祖師:

盛德之君子,不行則已,行必為天下人所能法。法,效也,則能作天下人之軌範。故曰:「行而世為天下法」也。

言而世為天下則

語譯:沒有言論就罷了,一發表言論就必定能成為天下人遵循的準則。

呂純陽祖師:

盛德之君子,不言則已,若有言,必可為天下之法度。則,猶法也。故曰:「言而世為天下則」也。

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語譯:由於君子的盛德,大道教化於天下,聲望遠布於世人。所以凡是遠離他的人

都內心仰慕嚮往。親近他的人,蒙受時雨春風,樂於遵從而不感厭煩。

呂純陽祖師:

由君子之盛德,道行天下,聲望遠布,人所仰慕。故曰:「遠之則有望」也。

望者,為人所仰也。若親近盛德君子,受其德育,日蒙其化,則樂從而不厭。

故曰:「近之則不厭」也。

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語譯:

詩經周頌振鷺說:「盛德的君子在外沒有人憎惡,在內也沒有人憎惡;希望從早到晚都自修不懈,永遠保有這個美好的名譽。」至德君子沒有不因為這樣自我修為,而能夠早早在天下享有美譽的。

呂純陽祖師:

惡,讀去聲,射音妬,惡、射二字同義。無惡、無射,皆為無厭之義。

夙、蚤二字亦同義,早晨也。引詩美盛德之君子曰,在外無人憎惡,在內亦無人憎惡,朝夕自修不懈,永遠保此名譽。

故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也。子思引詩至此,而感歎之曰:「君子若不如此之盛德,焉能早有譽於天下者。」

故曰:「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