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庸第三十章:仲尼祖述堯舜
2010/07/13 11:32:50瀏覽3380|回應0|推薦0

中庸第三十章:仲尼祖述堯舜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語譯:

孔子對於遠古聖人,則遵崇堯舜的十六字心傳,加以繼述弘布;對於近時的聖人,則恪守文王武王的禮法,加以闡明發揚。

呂純陽祖師:

仲尼,孔子之字也。曰祖述堯舜者,遠則遵崇堯舜之十六字心傳,而加以傳述也。

曰憲章文武者,憲,法也;章,闡明也。云近則守文王武王之法,而加以闡明也。

呂純陽祖師:人心者,人之情欲,汙染之妄心也。危者,不安之義。人心感情用事,

散亂不定,終日不安。故曰:「人心惟危」也。

朱熹:人心,人欲也。

呂純陽祖師:

道心者,人之本性。微者,無也,則無所住之心也。

道心,清淨圓明,無所住而生清淨心。故曰:「道心惟微」也。

道德經第十四章:搏之不得名曰微。

呂純陽祖師:

有所得者凡道,無所得者聖道也。言搏之不得名曰微者,搏義為取,微義為無得,言微則無相、無念、無住也。

大學傳第七章: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上律天時,下襲水土

語譯:效法上天自然的時節運行之道;向下順應水土恆常不變的道理。

朱熹:律天時者,法其自然之運。襲水土者,因其一定之理也。

呂純陽祖師:律,效法也,聖人上效法天道自然之運行。

故道德經云:「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無拘無束,有教無類,因時、因地、因人而說法。

故曰:「上律天時」也;襲者,合也。聖人下合水土一定之理,水有不爭之德。

故道德經云:「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又云:「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土忍受一切穢,載萬物而平等。

故華嚴經云:「菩薩忍受一切惡……心平等……如大地。」故曰:「下襲水土」也。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堅意經:賢者似水,當知清水,無所不淨。水於死人、屎尿,亦皆洗之,然水之清不毀。

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

語譯就好比天地一般,沒有什麼事物是不承載在上的,沒有什麼事物是不覆蓋在下的。

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

語譯:又比如一年四季更迭運行,就好像太陽和月亮交替輝映於世間。

馬太福音第五章:

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

萬物並育而不相害

語譯:先天的存心,慈悲而仁愛,因此天地萬物一齊生長化育而不互相妨害。

以賽亞書第十一章(舊約聖經)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牛必與熊同食,牛必以小熊同臥,獅子必喫草與牛一樣。

呂純陽祖師:

先天之心者,天良之心也,則慈悲、仁愛之心也;後天之心者,貪欲之心也,所謂利己、害彼之心也。貪欲之心不死,先天原不可得。天良之心一現,先天不求而自得也。先天之心既現,即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也。故老子云:「天之道利而不害。」

道並行而不相悖

語譯:大道平等無諍,所以同時一併施行而不會互相悖亂。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呂純陽祖師:先天道可論而不可爭,故其道並行而不相悖也。

六祖壇經: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意。

寶藏經:無諍訟之教是為佛教。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之所以為大也

語譯:

小的德行就好比脈絡分明的河川,源遠流長而不止息;大的德行敦厚自然萬象的化

育,而又生生不息、繁衍無窮。這就是天地宇宙之所以偉大的道理。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