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3 13:00:49瀏覽2377|回應0|推薦0 | |
傳第三章釋止於至善 詩云:「邦畿(國都之意)千里,惟民所止(居住)。」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山林深密處)。」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深遠)文王,於(音烏)緝(繼續)熙(光明)敬止(勤謹於至善,毫不苟且)。」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言人倫大約有五,指聖人的所止,無不為至善)。 詩云:「瞻彼淇澳(淇水濱),菉(同綠)竹猗猗(ㄜ)(美盛的樣子)!有斐(文質彬彬的樣子)君子(指魏武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言:就原有的美質,循序漸進,精益求精);瑟(嚴謹的樣子)兮僩(英毅的樣子)兮,嚇兮喧兮(晅赫盛大的樣子);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忘記)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指研究道理、學問的工夫)也;如琢如磨者,自修(自己修身的工夫)也;瑟兮僩兮者,恂慄(顫、懼)也;嚇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呼音)(與嗚呼同義)!前王不忘(言:文、武的大德使民不忘)。」君子(指後代的賢王)賢(尊敬)其賢(賢德)而親其親,小人(指後代的人民)樂(安享)其樂(恩澤)而利(得)其利(利益),此以沒世(同歿世,即死了)不忘也。 主旨:本章乃曾子引用詩經上的話,解釋止於至善的意義 語譯: 詩經上說:「京畿地方有千里廣闊,是人民所願意聚居的地方。」 詩經小雅緡蠻篇上說:「叫聲緡蠻的黃鳥,棲息在山林的角落中。」 孔子讀了這首詩,就嘆息說:「這些黃鳥,還知道棲息在那可棲息的地方,作為一個人,可以不如鳥麼?」詩經大雅文王篇上說:「德行深遠的文王,繼續著光明的事,敬慎地處於至善的境地。」所以,作國 君的,應該把仁愛的心盡施到百姓身上;作臣子的,應該把莊敬的心盡用到君主身上;作子女的,應該把孝順的心盡用到父母身上;作父母的,應該把慈愛盡用到子女身上;和國人交際往來,應該把誠信的心盡用到朋友身上。 詩經衛風淇澳篇上說:「看那淇水的岸邊,翠竹是那麼的茂盛!有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研求學問和修養道德,像在雕琢玉石、磨治骨角般的精益求精,顯得多麼嚴謹而武毅,宣嚇而盛大啊。像這樣一個文質彬彬的君子,真使人終身不能忘記啊。」 像治骨角般的切了再磋,是說他研究學問的工夫;像治玉石般的琢開再磨,是說他自修敦品的工夫;嚴密和敬慎,是他的戒慎恐懼;剛正和不苟,是他的威儀、風度;文質彬彬的君子,真使人終身難忘,是說他的德行已到了極善的境界,人民實在不能忘記他。 詩經周頌烈文篇上說:「啊!從前的文王和武王,真使人難以忘記啊!」這是說後世的 國 君,獲得他們的啟示,而能夠尊敬賢人,親愛親人。 後世的人民,也安享著他們流傳下來的恩澤,各得其所,這便是在他們死了許多年以後,人民還是不能忘記的原因。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