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味怀念
2009/05/31 16:33:46瀏覽429|回應2|推薦11

將近兩年之前,滿載而歸

倏然兩年之後,孑然而出

生活在原本的生命行軍線上開了個小差

竟讓我少年之後從容再享兩年悠閒時光

回想起這兩年日子,山山水水,詩情畫意,敘述天倫

再出發,不知何日再有幸得複此優哉遊哉

而再出發後的如今,一如從前返回了生命的正軌

一切仿佛從突然昏迷中蘇醒

過不了多久,再回頭看看時

它是一種回憶,還是一場夢?

不得而知,只知道往日氣息重來

蘇醒之後再來體味,竟那麼熟悉而不同

明明觸感如舊,而心中滋味卻如新釀

猶如舊瓶注新酒,一番品咂之後,五味雜陳

不知是舊瓶餘味太重,還是新酒口感不新

總之,陳傷未愈,就切忌往事重提

錯不在當初寫下那些懷念

錯不該今日又將懷念翻出

原本是一縷新添的淡淡憂傷

不巧撞上曩者未曾抹平遺恨

小小離子只因正負相遇

一種名叫淚水的化合物便激蕩而生

雖不曾流出,卻已在心底決了堤潰了壩

在莫名的情緒中氾濫成災一發不可收拾

可生活還得繼續,明天也很快會成過去

只是不知想要淌過這片蟻潰成災的黃泛區

又得耗費多少個無辜的明天,多少個失眠難熬的夜

——————————————————————

附:《懷念》

在寂寞襲人的時候

更加懷念執子之手的甜蜜

那些花開燦爛的日子

隨風而逝


行走在青春往昔

你我不過都是一瞬


直到消失不見

才開始悄然懷念


......

 

20071210234125秒。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diko&aid=2998853

 回應文章

飛天 ゚【二三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5/31 20:45

怎你回應,都像是在寫論文報告啊。

不過你精益求精的精神是相當棒的。

狐牧(hendiko) 於 2009-05-31 21:02 回覆:
悔不該棄理從文,可能是理科生的通病吧。
我也發現自己有這樣一種毛病,曾仔細思考,暫且認爲是當初數學留下的毛病,每一步都要證明清楚,條理清晰通暢,不留一絲疑問,才可以拿高分。
理科生容易鑽牛角尖,當年老師也勸我們別鑽牛角尖。

飛天 ゚【二三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9/05/31 16:56

狐狸

見你來我家,才知你回來了。

有個【甦】醒:錯別字要改,呵,別打人。

話說回你這篇,真的,比寫古體文暢快多了。

一個思念的勾起,一個傷痛的記憶,一路飆將下來,一氣呵成。

很好很好的新詩呢。

狐牧(hendiko) 於 2009-05-31 20:21 回覆:
HI,飛天。又少許不見了,近兩天上來不大方便。
實際上,上面的文字其實是用簡體字寫的。沒想今天很順利就上來了,所以就直接用WORD將其轉化成正體字。
不過關於這個[]字,其實我很早就注意到臺灣的媒體都是使用[],例如[復]。我特意查詢過這個字,字典只是簡單註明同“蘇”(當然我查詢的是簡體字點,那個蘇字也寫作簡體的“苏”。),在我使用的〈微軟拼音輸入法2007〉繁體輸入模式中,系統給出的詞組用字仍然是“蘇”,如我輸入“蘇醒”“復蘇”。
而關於這個“蘇”字,我了解到的是在繁體(因不知四种寫法是否全部屬於正體字正式用字,故在此処稱繁體)中有四种寫法,分別是“囌”“蘇”“蘓”“甦”。對於“蘇”“蘓”算是比較了解,因爲曾有關于它們典故,大致就介紹到古人寫這個字比較隨意,經常位置擺來擺去,左右無所顧忌。不過第一個“囌”和第四個“甦”就不甚了解。因爲自從漢字簡化之後,“蘇”和“蘓”都被簡化為“苏”,不再存在魚與禾的位置問題,而据我所知,還沒有看見過“口苏”這樣一個簡化字,因此初步可以認作“囌”在簡化字系統裏已被廢除,即使有此簡化,以其字型來看也只能是擬聲字,或者是醫藥化學等特殊科學發音用字,並不會有什麽具體意義。
最後一個來講這個“甦”字,由於簡體字典中只有簡單地註釋“同苏”,這就存在一個很大的困惑。“同苏”的意思可能為“同苏”或者“同蘇”。
首先說“同苏”。因爲漢字簡化運動中,有不少字是採取異字同音簡化,如“發”“髮”因爲音同而被簡化為同一個字“发”,這對“髮”是個傷害,漢字無形之中就少掉了一個“髮”字,儅我們寫“髮(发)髻”這類詞就更顯示出漢字的缺失。相同例子還有“老闆”簡化成“老板”。可以說這種異字同音簡化是簡化過程中最粗暴,對漢字傷害最重的一種方式,雖然有“游”“遊”被統一簡化為“游”;“囘”“回”統一簡化為“回”,從而消滅了孔乙己引以爲傲的四种茴香豆寫法技能,對當年掃除文盲,推廣教育,提高識字率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畢竟那些貧苦的農民可沒有現在十幾年如一日學習的機會,儘快讓他們將所說的寫出來,看懂別人寫的字是最緊迫的任務。但囘過頭來看,這種異字同音簡化過於急功近利,粗製濫造,不僅將近義字同音化,還將許多風馬牛不相及漢字曡歸為同一個字,在消除繁冗的同義多字的同時,也致使大量無辜漢字流失,可以說遠弊大於近利,這也成了現在簡化字最嚴重的硬傷,也是主張恢復繁體字者口誅筆伐的重要口實。這就如同無知者將dragon翻譯成龍一樣,本來完全不搭界的兩种東西,硬在東西方語言交流中被認作了同一件東西。可以說當初主持這部分漢字簡化的負責人就和將dragon翻譯成龍的始作俑者一樣,毫無一個文化人的責任感,簡直就是瀆職。個人是不主張全面恢復繁體字的,漢字簡化已成事實,且簡化字的確有它值得稱頌的一面,但對於簡化過程中錯誤勢必需要加以修正,當年如果說是解燃眉之急,那麽現在則千萬不可一錯再錯。
其次說“同蘇”。由於古人造字法中有一項叫“通假”,嚴格的講應該叫用字法。通假有好幾种原因,有些也有一定的規律。如果說“同蘇”,則不是簡化的問題,而是古之以來即有的問題,同蘇的意思可能表示甦和蘇二字在古代互為通假用以表意,也可能表示甦和蘇是異體字,是一個字的不同寫法。但甦和蘇字形構造相差十萬八千里,怎麽看也不像同一個字的異體字俗體字。而從字的本身來看,明顯甦更符合“復甦”“甦醒”的意思。由於漢字簡化運動,我能看到的現代出品的古籍全部都已經是簡化版,至於那些古版書籍或在圖書館或在收藏家手中,普通人是難以看到古籍全貌的,猶如畫皮,骨在皮不在,只識内容,不識原文。字不僅僅是記敍文化的載體,字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經過簡化后的印刷品很明顯刷掉了這一層字的文化,這又是簡化字的另一個詬病之処,造成文化承載的一些裂痕。不過個人覺得這個裂痕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簡化動機造成的,而是之上所述那種不負責任的簡化所造成的傷害。在我有印象的古跡(包括字畫書籍)裏,似乎要表現“復甦”的時候應該是寫作“甦”,而正體字系統的臺灣新聞裏也全部都是寫作“甦”。由於“甦”字在簡化系統裏已停止使用,而作爲支持繁體系統的〈微軟拼音輸入法2007〉給出的詞組卻是“復蘇”,這第一點一直都讓我很困惑“甦”與“蘇”的關係。或許是微軟錯了吧,微軟也不是不可能犯錯,這裡就不列舉微軟犯過的錯誤了。

呵呵,總之謝謝飛天的指正,至少讓我搞清楚了一件事。作爲不受簡體字運動影響的地區,臺灣是認同“復甦”而不是“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