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一日遊-撫臺街洋樓篇3
2016/12/23 00:41:18瀏覽1418|回應1|推薦16

2016.10.18

第三站為撫臺街洋樓,是臨時加入的景點,因路標指引的好奇使然,就在北門郵局的隔壁街延平南路上,從北門往延平南路方向直走就可以看到。

在撫臺街洋樓認識了志工劉家琛先生,熱心的他導覽了撫臺街洋樓,正好遇到特展檔期《簡永彬的另類顯影─我的淡水歲月青春1978-1982》攝影展,取材於當時他求學生涯的所在地─三十多年前的淡水。藉由重新以古典工藝技法製作創作者最初的攝影作品,回憶不同時代的淡水,企圖從樸實影像中,找回人與人互動情感。劉家琛先生也順便介紹了新芳春行,只是時間不允許此次行程,只好列為下次參考目標。

常設展則為「撫臺街洋樓」本身的歷史,包括建築本體、高石組本社、早期老照片、報紙廣告、地圖及史料文物等。令我好奇的是高石組這個營造公司組織在日治時期承覽的公共工程到底有哪些?查到的資料上寫著,自1910年代開始,高石組接到許多重要的建築營造案,應也與這間公司外型相關,包括總督府紀念博物館(今日臺灣博物館)、臺南州廳(今日臺南文學館)、總督府(部分)、鐵道部(第一期)等,原來這幾座著名建築與高石組有著密切關係。

〔撫臺街洋樓〕

是台北市定古蹟,也是僅存日治時代商用建築古蹟之一。撫臺街由來是清朝劉銘傳在武昌街以及延平南路設立了「巡撫衙門」治理全臺灣的軍政,延平南路在當時就稱做撫臺街,位在此的洋樓建築,也就叫做撫臺街洋樓。屹立105年的市定古蹟,附近居民暱稱為「石頭厝」,原為經營土木營造業的高石組本社,1937年後轉手為販售代理日本神戶銘酒富久娘、岡田式滅火器、度量衡等商品的佐土原商會。戰後曾接續為《人民導報》報社、天利水電行,後為國防部軍務局所有,做為六戶眷屬宿舍使用。直至1997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09年開始由文化局委託民間單位經營。現由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進駐管理。

未整修前

撫臺街洋樓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交通方式:

捷運: 台北車站,沿忠孝西路往南步行至延平南路左轉後,步行約三分鐘至撫臺街洋樓大門口。

公車: 9、15、18、22、49、220、232、247、257、262、276、287、513、527、835、重慶南路幹線,台北郵局站下車。


這張是比較北門,右邊小小紅樓就是北門,很近,我卻找了很久

馬薩式的屋頂、石造拱廊疊石拱柱、典型歐式建築

正好展簡永彬攝影展,風格是我喜歡的,

地點淡水亦是我最愛遊盪之所在

撫臺街洋樓是用唭哩岸石來砌築而成

泛黃懷舊的外牆,復古磨石的地板

志工劉先生要我嘗試捕捉午後的光影

常設展

高石組為1900年由日本九州柳川人高石忠慥(1849-1922)創立,當時高石甫離開大倉組(今日日本五大建設公司之一的大成建設)。整理這家公司早期從事的公共工程,可以發現全為臺北1900年陸續執行的「市區改正」計畫,包含城牆拆除、衛生下水道、鋪設新道路等。應可以說,正是這波台北都市更新改造商機,使高石認為有機會在臺灣創下一片事業版圖。(工程包很大耶)

高石組當時的工作服

1910年高石組擴大資本,讓多人合股改組為「合資會社高石組」。

同年,8月2日,撫臺街洋樓在當時發行量最大的《臺灣日日新報》刊登報紙廣告,

宣揚自己公司本社新築落成(也就是今日的撫臺街洋樓)。 

自己蓋的房子,也在報紙打廣告

也有提及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王添灯/宋斐如

相關資料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liu1516&aid=84853280

 回應文章

羅希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12/24 06:21

我是google迷(hcliu1516) 於 2017-03-06 18:08 回覆: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