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月潭1日伴遊
2009/08/07 16:05:16瀏覽747|回應0|推薦3

 

2009.07.13

  若不是大陸親友來台探親,我想也不會有機會再到日月潭一遊,我已不復過往記憶,是否有將近20年未曾踏入這塊土地了呢?大陸人士來台要帶他去哪兒玩呢?臺灣風景名勝,說實在或許比不上大陸吧,陸客來台,好奇的成份多於一切。

  日月潭改變很大,尤其921地震的影響,震掉了一些舊有價值,崛起了一些新的聚落價值鏈。

  搭船遊潭是為一大特色,在岸上看湖與船上遊湖的角度與視野是不同感受,現在繞湖多了一份人文知性的解說,繞湖一圈,邊聽船主介紹日月潭的歷史背景資料與邵族的古老傳說,兩個主要停駐上岸的景點玄光寺及lalu島(舊稱光華島),當然沿途還有一些景緻可以觀賞像慈恩塔、玄奘寺、涵碧樓等飯店。

  船主解說著拉魯島的傳說時,臉上露出屬於對自己邵族祖靈信仰的光芒眼神,我喜歡那種詮釋自己族群歷史傳說的自信心。更愛拉魯島上白鹿、貓頭鷹屬於邵族文化主體信仰傳說。而不是那種中山、中正、復興、光華全臺氾濫的統一模子。



拉魯島

介紹一下拉魯島的風光,茄苳樹、白鹿、貓頭鷹三大信仰傳說為主軸。(註1)

拉魯島是邵族人的舊聚落,亦是邵族人最高祖靈paclan的居處,邵語稱為lalu,清代稱為珠嶼、珠仔嶼、珠山、珠仔山、珠潭浮嶼等名稱。又有一說,謂邵語稱為kunbariz附近之青龍山與邵語稱為titabu之崙龍山,此二山恰好將lalu島銜在相對之中央,形如二龍戲珠之狀,故稱為珠嶼等名,清光緒來此的洋人,則有pearl islet(珍珠島)之稱呼,日治時期則稱玉島、水中島,台灣光復後被稱為光華島。

民國88年「921大地震」後,南投縣政府將光華島正名為拉魯島(Lalu),以表對邵族人的尊重,並且由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為邵族的祖靈島,於民國89年10月12日,藉由「千人植樹、千人護樹」活動,由邵族人種上最高祖靈居處的茄苳樹。(註2)

傳說在千百年前,一群邵族獵人因追逐一頭罕見、可愛的白鹿,尋溪源越鞍部而臨古老的水沙連內山,發現一泓碧水的日月潭,從此舉族遷居此洞天福地。

日月潭與魚池、頭社、埔里等地舊稱「水沙連」。邵族自古便聚居於此,清嘉慶、道光年間,大批漢人與平埔族群陸續入移墾殖,形成水沙連地區多種族的人文特色。(註3

玄光寺

  距離玄奘寺約2.5公里的玄光寺,建於民國44年,供奉玄奘靈骨,玄奘為唐朝高僧,受唐太宗之命前往印度取經,歷十餘年返國,得經書650餘部,與其弟子共譯75部,得1,335卷,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卓著。中日戰爭期間,日人在南京取走玄奘法師的靈骨,供奉在日本埼玉縣慈恩寺,民國44年(1955)迎靈骨來台,待民國47年(1958)玄光寺建成後,玄奘法師的靈骨始供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該寺地處日潭與月潭的陸地交界處,內供奉玄奘大師的金身,上懸「民族宗師」扁額,臨潭背山,離潭僅十餘公尺,寺下設有碼頭,遊客可搭船至碼頭,再拾級而上參觀。 」 (註4)

  另外可以嘗嘗附近阿嬤賣的香菇茶葉蛋,一顆10元,聽說是阿薩姆紅茶加上香菇及獨門香料煮成的(註5)。阿嬤的生意可是好的很,陸客可是很捧場每人一袋好幾顆,一邊吃著茶葉蛋一邊看著湖光山色,也是不錯的享樂方式。

午餐當然是在伊達邵碼頭附近的餐廳用餐,選擇總統魚餐(3菜1湯1200元有些小貴)大啖一番,除了魚之外,還炒山豬肉、炒高麗菜、綜合不知什麼湯。

【清蒸總統魚】

食材:曲腰魚.破布子
曲腰魚因腹部略帶彎曲而得名,是日月潭裡盛產的魚種。當年先總統蔣公來日月潭巡視時,當地人獻上這種魚,蔣公大悅,從而尊稱「總統魚」。日月潭的曲腰魚,肉質細嫩,美味可口,可蒸、炸,佐以破布子果實蒸煮而成的烹飪法,最受饕客們喜愛。

玄奘寺

  本人則是比較喜愛玄奘寺的清幽,玄奘寺為一仿唐式建築,正方形的地磚散發著光滑與樸實感,門前尚有兩尊石象,殿前有大鼓一座,登梯而上可見供人敲槌之醒鐘。 古杉、鐘鼓、白石鋪地,有些日式和風的庭園景觀。

這裡供花供佛之餘,2位大哥也以最誠摯的心,供燈祈求母親的身體早日康復。

當然我們家大哥表演了一段撞鐘醒腦的儀式,就是敲了鐘之後趕快躲在鐘內聆聽聲音回響,去除一切煩惱障。

〔花費〕

1.老哥開車免費。(同樣是國道6號,老哥開車就好好的,我開就是會迷路)

2.午餐1200元(總統魚餐)

3.搭船3人500元(1人300元),賺到了

4.紀念絲巾3條750元(1條250元)

5.臭豆腐?元(忘了)


延伸參考:

環潭遊憩系統

歡迎光臨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邵族_認識本族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玄光寺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玄奘寺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liu1516&aid=3203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