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令人身心挫敗的音響世界-23
2007/03/16 04:05:05瀏覽90|回應0|推薦0

令人身心挫敗的音響世界-23

       目標永遠都是目標從未達成

        仔細的瞭解後,其實從早先的西元 1960 年代初期開始,這個標準或說這些標準至今就從未成為個完成的標準。但它試圖去包括所有對於使用在專業的和消費性方面每種類型的聲音設備之規定和測量。哇!這的確是個雄心勃勃的企圖,非常的有雄心壯志。

         反覆細細品味的看了幾週由 Michael Talbot-Smith 所編輯的在 Audio Engineer’s Reference Book (1999 年第二版本)上,第七章節從 19 頁到 32 頁,由 Vivian Weeks 所著作的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Sound Systems and Equipment 這篇文章,得到個極好的概要。

           這本書是由 Focal Press 出版的,位於英國牛津 (Oxford) ISBN 0-240-51685-0 。當時我買的時候,價格是 US. $ 85 ,這價格還沒加上稅金、包裝、郵寄運費等等。
        書是好書,但最讓我幹譙的是,我只記得我足足等了超過十二週以上。為什麼呢?因為暢銷,所以我這本是第二版的再版本。不壞,也算熱騰騰新出爐的,差堪自慰。

        看完之後我的結論是,算起來起碼有 40 年之久了,可惜這個標準沒能快速持續的跟著上創新、革新、刷新。它們雖曾經修訂、訂正、和改正過了許多次,但是它仍然沒能跟上時空變遷的潮流。技術的變遷比起標準委員會所做的改變更快速得多了。

        深入瞭解之後得知,最當初設定了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要在專業聲頻設備的居間創造個國際兼容性;第二個目標是要使規格比較有客觀性的可能。但是在實際上至今這兩者都沒能完全的成功。

        例如原本的意圖是要使專業聲頻單機(或單元)在相互的聯接上透過標準化的連接器、和電纜線、和在方法上能運作在一起。有在一個方面,它非常的成功。是的的確確的在所有不同國家、廠牌生產出來的聲頻單機上,確實的是使用了 RCA 型式的連接器、四分之一英吋 TRS (Tip-Ring-Sleeve) 的連接器、圓形的 XLR 型式連接器、或者多接點的終端接線排 (Terminal Block) 等連接類型的連接器。不是這樣的嗎?但你不覺得討厭嗎?為什麼不只統一用一種的呢?你有沒有去過台北市的德昌電料行呢?如果有去過,你就知到有多少種接頭與插座。你以為就只有那麼多嗎?上網到做接頭與插座的公司網頁去看看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也看到什麼是失敗了,這也是存在於現有的所有這些不同相互連接的方法上。

        為什麼沒能規定出個標準類型的連接器呢?這個答案在於在這個標準中欠缺這種規範。在它成為一個國際標準的一路上,它不稱職的折衷妥協了。一個國家、公司、或者工業想要這種連接器,而另一個國家、公司、或者工業想要另一種連接器,所以折衷妥協的把它們所有都權宜的任命為特權分子。

        然而雖然如此但是,就讓它們是清楚合理的,如果不管你使用的是何種類的連接器,就儘可能的使它們統一或是標準化就對了。

        舉個例子:假設如果用在台灣製造的四分之一英吋 TRS 連接器,然後送到中國連接日本製造的電纜的連接線,再運送到美西落磯山 (LALos Angeles) 的錄音室用,連接在一台美國和一台日本製造的機器上,在實際情況下還能裝配適合。這就是件好事情了。

         Dennis A. Bohn 先生說:然而不好的是,有許多的專業聲頻單機是要用三種或者四種不同類型的連接器去裝配,這樣是浪費不經濟的。製造商無法知道這個顧客是否是要用 XLR RCA 、四分之一英吋的 TRS 、或者終端接線排的那一種。如果是終端接線排,他們較喜歡美洲類型的、歐洲類型的、或者是日本類型的呢?器材製造廠製造不同型式的和庫存儲備三、四、甚至或者五個相同版本不同連接器的產品,再加上所有不同的市電供電電壓是不經濟的與不可能的。所以製造商必須在他們所製造的機器上設置所有的連接器,但我打賭保證有超過 75 % 的連接器永遠都不會用到。這樣的每一年就起碼有數百萬美元是浪費在從未使用過的插座上了。

        可憐的製造廠,就這樣的白花花大把的銀子就去了。請不要偷笑!你以為製造商會吃虧嗎?當然是消費者吃虧。因為成本早就算進售價內了。

        在第二個目標 IEC 60268 是要使規格比較有客觀性的可能,但這點在專業聲頻方面看起來是失敗了,因為沒有授予規範而卻對於消費性的聲頻產品授予了應用規範。進一步的再探討, IEC 60268 並沒有反映在專業聲頻工業的一般實務上;而這換成它明白的對它的消費性扎根不打自招的自白承認。

         例如,對於通常一般的專業聲頻最大值輸出是 +20 dBu (7.75 V) 或者是 +26 dBu (15.5 V) 時,在這對消費性產品提出個額定 0.5 V 的輸出建議,而不是那專業聲頻使用的 +4 dBu (1.23 V) ,和 2 V 的最大輸出。還有,針對於訊號雜音比值 (S/N SNR Signal-to-Noise Ratio) 方面的測量是參考於最大輸出值的時候,我們當然知道這是給你動態範圍 (Dynamic Range) ,而不是工業運轉標準的 +4 dBu 。進一步的更論及,當測量麥克風前置放大器時,它規定了個 200 V 的測試源阻抗,但是在我們的聲頻工業上是使用 150 V 。在其它方面,建議的參考電壓是 1.0 V ,對於這點在電訊和廣播這兩個領域方面,我們大家都知道是要 0.775 V 的,這也是在這不明不白的文獻中所唯一的一次提到了專業電訊和專業廣播方面的事務。

阿國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