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驀然回首 – 恣情小愛或心繫家國
2013/02/18 15:42:04瀏覽3527|回應0|推薦5

【漢坊聽詩語】舊愛新歡‧之二

作者:朱玉昌(漢光創藝總經理、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

西元1164年冬,南宋與金國達成「隆興和議」,宋朝暫時解除戰禍恐懼,孝宗皇帝得以勵精求治,專心內政,任內「乾淳之治」促使經濟繁榮,國家呈現一片富足安樂局面。

不過,在那種年代,那樣生活環境裡,強敵威脅無減,痛斥統治階層只求偏安苟且,不圖復原疆域,懂得居安思危的志士,亦不在少數,辛棄疾就是名列志士行伍中的一位。正因為詞人憂國憂民的豪放特質,即便偶爾寫下一闋婉約詞作,都會被冠以詞潛他意,句中藏話之玄機,至於詞人創作是否帶著醉翁之意,真真假假,今人觀之,未必須嚴肅以對,僅稍事淺讀詞藻,欣賞字字珠璣所釋放出的流金溢采已然值得。自古以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乃人之本性,有時佇足品味字義又有何妨。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闋〈青玉案元夕〉詞,是辛棄疾筆下一闋優秀的紀實文學作品,詞人以參與元夕燈會遇到的一段特殊奇緣,將其現場所見、體驗、心境轉折作一完整報導與記錄,簡潔
六十七個字,具體呈現南宋社會元夕活動的熱鬧氛圍、喧囂場景以及詞人際遇。

元夕即華人熟悉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每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據史載,東漢明帝弘揚佛法,遵奉古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夜為瞻仰佛舍利之良日吉時,遂令該夜,|無論宮中、寺院皆需「燃燈表佛」,元宵節一說便由此而來。由於宋代商業鼎盛,百姓重視休閒娛樂,政府規定元宵為國定假日,舉國連休五天,方便人民歡度佳節,並促進經濟發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入夜後滿城的燈海,彷彿春風吹開的花朵,綻放在千枝萬樹上,一簇簇點燃的煙火衝向天際,引爆後飄灑的煙花,恰似吹散的點點流星,如雨直下。「東風夜放花千樹」一句係轉借自唐朝詩人岑參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二句而來,但詞人更傳神地將元宵景致意喻其中,使整闋詞開頭便有畫龍點睛之效。「花」指花燈,「花千樹」是形容花燈多得如千萬株盛放的花朵。「星」是煙火,「星如雨」則表示煙火引爆之後,煙花四散如雨,布滿夜空。

寶馬雕車香滿路。」那些王公貴族、達官顯要,個個駕駛著奢華馬車,熙來攘往,攜家帶眷地共遊燈會,車內飄散出的迷人香氣,當馬車遠離後,氣味仍久久彌漫著街道。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舒緩的排蕭聲宛如歌聲,隨昂揚樂音震天迴盪。天上皎潔的明月,周遊雲彩間,與地面玉製的彩燈,上下交相輝映,順勢流光飛舞,乍隱乍顯。人們穿梭於燈火輝煌裡,沉醉在舞魚耍龍的遊藝陣頭中,徹夜未眠地盡情狂歡。「鳳簫」一般泛指排簫類樂器,「玉壺」此處用作雙關詞,一指月亮,另一指採玉製成的燈具。「魚龍」則係魚造形和龍造形的彩燈,而「魚龍舞」就是目前仍盛行於廟會節慶中,我們所看見的傳統民俗舞魚耍龍表演。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迎面一位風鬟霧鬢,嫋娜出塵的女孩,頭戴亮麗髮飾;配插雅緻玉簪,身著華美衣裝;肩搭金黃絲縷。面露嬌笑,與姐妹淘細聲俏語中,輕盈地朝我走來,擦身離去時,玉體散發的幽香,頓時令我目眩神迷。「蛾兒」指女用髮飾,「雪柳」係玉簪類飾品,「蛾兒雪柳黃金縷」是形容盛裝打扮的婦女。「盈盈」為雙關詞,用作輕聲細語和儀態嬌美解釋。「暗香」原意花香,這裡指女性身上發散的清香。

眾裡尋他千百度。」待我回神,那女孩芳蹤已失,我摸不著頭緒,忙亂地來回穿行在茫茫人海裡尋覓,遍尋了不知多少回,怎麼也找不著女孩的蹤跡。「千百度」即千百次。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失落之餘,心底滿是懊惱,索性想,避開人群,圖個清幽角落撫平情緒,也許是上蒼憐憫我的執著,我一個轉身抬頭,是她!是那個女孩,她未曾消逝,她似有所待地佇立在眼前燈火稀疏、僻靜之處,對著我淺淺地微笑著。驀然」是突然的意思,「闌珊」指稀疏零落的樣貌。

詞作白描中如行雲流水般渾然天成,上闋敘景;下闋說人,文采靈動,令讀者彷若置身其境。這是一個美麗浪漫卻未完的結局,究竟是詞人描寫旁人的故事,亦或自己真實的寫照,已無從考證。

縱然,學界總用嚴謹面,根據詞人處事性格,並參酌時境推論,或許如學者分析,詞人心底真是痛恨朝廷不才,於國難當頭之際,只願粉飾太平,放任上行下效,人盡笑語盈盈,換得沉淪安逸之心,方藉詞作,諷刺時政;享樂腐敗,以孤立在燈火闌珊的「那人」,反襯自己雖遭仕宦失意,卻凸顯不甘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性。其實,這種隱喻,可能真實,但不免教人太過沉重,一味矜持滿腔豪放的詞人,何需偶爾婉約!因此,多數人寧可相信,這闋詞未嘗不是詞人在壓抑後的抒情之作,否則,「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人人得以朗朗上口的千古名句,又怎能牽動代代的曠男癡女呢。

擱筆仰望,「恣情小愛」或「心繫家國」,就悉由讀者自行抉擇領受吧! 

【詞人簡介】

辛棄疾,字坦夫,後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南宋歷城人,是中國歷史上集文學、政治和軍事於一身的愛國者。出生時,中土即為金人所占領,青少時期,曾隨祖父督察軍務,目睹淪陷區黎民疾苦,憎恨侵略者,遂起雪恥報國之心。成年後投身義軍抗金,未幾,南歸宋廷,力主抗金,惜提議均被擱置,且屢遭評擊,一生雖歷受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要職,但終究壯志難伸。其將濃厚愛國熱忱化作詞章,作品擅用典故,舉凡心懷國家統一、譴責時政屈辱、吟詠祖國山川,盡皆入題,可謂抒寫題材廣泛,因文風類於蘇軾,後世將其並稱「蘇辛」,是宋詞「豪放派」代表。現存詞作六百二十餘首,著有《稼軒長短句》。

後記】

仕宦之敗,卻意外造就文學華彩,稼軒當世不幸,換來後世讀者之幸,應是辛棄疾始料未及的留芳奉獻。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guang&aid=731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