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23 13:01:59瀏覽927|回應0|推薦13 | |
從冬至日算起,叫『入九』,待九九八十 一天以後「出九」,便算是春日了。 北京有首數九寒天的歌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楊落地。 這代代相傳的歌謠對北京人來說,歲月是如此誠正可信,童叟無欺,雖然一九二九天以冷得伸不出手來,雖然三九四九河水都凍實了,人在冰上行走。但到了五九六九,楊柳的青眼便矇然欲睜。一數到七九,宇宙的呼息便驟然加快,啊!七九河開之際,大約略如蜿蜒的巨龍在翻身欠腰,骨節舒張,格格作響,一如千枚水雷乍爆。八九雁來也極為動人,彷彿那群大雁是聽到大河解凍才來試試牠們那擅於撥水的紅槳似的。終於,九九到了,九九楊落地,楊花飄棉,是張先詞中:「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九九楊落地,從此,便是春天了。 《帝京景物略》曾記錄一段美麗的「解決寒冷的方案」,其辦法如下: 「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清稗類鈔》上有另一個方法,和前面的記載相比較,前面那則是「畫」法,清宮中另有一種「寫」法。據說清宣宗御製了一個句子:『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原來句中每個字都是九筆構成。這樣一幅字,用「雙鉤」的方法寫成,(所謂雙鉤就是把字的輪廓沿邊勾劃出來,中間留白),貼在牆上,宮中女子,每過一天,便用黑墨填它一筆。每個字填九天,九個字填充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天填滿後便是春天。 兩種消寒圖,一是明朝人染花瓣的畫法,二是清朝人描雙鉤字的寫法,前者備些胭脂,淡淡的染它九九八十一瓣蠟梅,冬雪照窗之際,那漫天的飛雪大概也搞不清楚這株梅是土裡長的還是紙上開的吧。至於那九個字,一筆筆端穩穠麗,隱含風雷。每天早晨濃濃的塗它一點或一橫,一豎或一鉤,久而久之,飽筆酣墨,詩句紙張上方有「管城春色」四字,「管」是指毛筆的竹桿,「管城」便是毛筆所管轄的區域,原來春天是用一枝筆迎來的,不管世界多冷,運筆的動作竟能醞釀春色。 看起來,不論是皇帝,是宮女,是二十世紀末在人海沉浮的你我,不都像亭前的那株枯索無聊的垂柳嗎?等待一則春風的傳奇來度脫我們僵老的肢體使之舒柔,將我們黯敗的面目更新使之煥燦。春風在那裡?春風是什麼?我們並不了然。去年來過的春風今年還會不會來?我們並無把握。但『珍重等待』,卻是我們最後的權利。 使心情為之美麗,使目光為之騰烈的,其實,只是等待啊! 易經六十四卦,最後一卦是「未濟」,未濟是未完成的意思,因為尚未完成,我們便有所為也有所待,我們在等待中參與宇宙的醞釀發酵和澄定完成。生命原無幸與不幸,無非各人去填滿各人那一瓣瓣梅花的顏色,各人去充實那一直一橫空白待填的筆觸。 不知道那裡可以找到一張《人生消寒圖》,可以把生命裡的每一片蕭索都染成柔紅的花瓣,將每一筆空白都填成躍然的飛龍。 ~節錄自 張曉風《星星都已到齊了》一書~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