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7 21:07:05瀏覽465|回應0|推薦9 | |
隋煬帝墓誌新出土? 郭都人 《中時電子報》日前刊載關於隋帝陵墓的新聞,全文如下: 江蘇發現疑似隋煬帝陵寢 * 2013-04-14 17:24 中國大陸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近日發現疑似隋煬帝陵寢的古墓,出土墓誌有「隋故煬帝墓誌」,去世時間為「大業十四年」等字樣,與史實相符。 新華社報導,揚州市邗江區一個房地產工地發現兩座古墓,每座墓占地約20、30平方公尺,其中已發掘的一座古墓出土金鑲玉腰帶等物,墓誌則清楚寫著「隋故煬帝墓誌」等字樣,有考古專家推測,墓主可能是隋煬帝楊廣。 考古人員分析,隋煬帝的帝陵規模較小,和他的死因及多次遷移有關。 報導引述史料記載,公元618年,隋煬帝巡幸揚州期間,禁衛軍發動兵變,推舉重臣宇文化及為首領,並縊死了楊廣。墓誌銘文記載墓主去世時間為「大業十四年」,也就是公元618年,與史實相符。 此外,隋煬帝陵墓曾多次遷移,直到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下令把隋煬帝陵遷到雷塘。公元648年,蕭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把屍骨送到江都,與隋煬帝合葬。專家據此推測,另一座墓的墓主應為蕭皇后。 揚州市文物局人士表示,有待考古專家進一步發掘和考證,才能確定兩處陵墓之間的關係。 次日,北京所控制的官方網站又紛紛發表後續報導,全文如下: 「假墓」成著名景點 隋煬帝真墓疑現 2013年04月15日08:22 來源:南方日報 新華社南京4月14日專電 記者從揚州市文物局証實,近期揚州市邗江區發現疑似隋煬帝陵寢的古墓。該古墓出土墓志寫有「隋故煬帝墓志」,去世時間為「大業十四年」等字樣,與史實相符。 據悉,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產項目施工時發現了兩座古墓,每座佔地面積約二三十平方米。其中已發掘的一座墓中,出土了銅制的銜環鋪首以及金鑲玉腰帶,而墓志清楚寫著「隋故煬帝墓志」等字樣。因此有考古專家推測,該墓志表明墓主為隋煬帝楊廣。 考古人員分析,之所以隋煬帝的帝陵規模較小,與其死因和多次遷移有關。據史料記載,公元618年,隋煬帝巡幸揚州期間,禁衛軍發動兵變,推舉重臣宇文化及為首領,並縊死了楊廣。墓志銘文記載墓主去世時間為「大業十四年」,即公元618年,與史實相符。另據史料記載,隋煬帝陵墓曾多次遷移,直到公元622 年,唐高祖李淵下令將隋煬帝陵遷到雷塘。公元648年,蕭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將其尸骨送至江都與隋煬帝合葬。正是根據上述史料,專家推測另一座墓的墓主應為蕭皇后。 此前公布的省級文保單位隋煬帝陵,位於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是由清嘉慶年間大學士阮元經考証並出資修復的。上世紀80年代以后,該處經過多次整修,成為揚州著名的旅游景點。揚州市文物局相關人士表示,仍有待考古專家進一步發掘和考証,才能確定兩處陵墓之間的關系。 顯然,北京認識到:有出現隋帝陵墓「雙胞案」的危險。因此,有必要補發上文的末段:此前公布的省級文保單位隋煬帝陵,位於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是由清嘉慶年間大學士阮元經考証並出資修復的。上世紀80年代以后,該處經過多次整修,成為揚州著名的旅游景點。揚州市文物局相關人士表示,仍有待考古專家進一步發掘和考証,才能確定兩處陵墓之間的關系。 有了「曹操墓」事件的前車之鑑,恐怕任何有識之士對一切有關隋煬帝陵「新」發現的報導,都有戒慎之心,何況,阮元是大學問家,他的見解,即使說不上「一句頂萬句」,今天在信口開河、閉門造車妖風籠罩之下的神州大陸,絕對有其固有的權威性。 關於上述隋朝帝陵的真偽問題,墓主的卒年本來沒有懸念:公元618年,即隋恭帝義寧二年。 不妨先看唐朝的官方版本,《隋書》: 十一月丙辰,唐公入京師。辛酉,遙尊帝為太上皇,立代王侑為帝,改元義寧。上起宮丹陽,將遜於江左。有烏鵲來巢幄帳,驅不能止。熒惑犯太微。有石自江浮入於揚子。日光四散如流血。上甚惡之。 二年三月,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武賁郎將司馬德戡、元禮,監門直閣裴虔通,將作少監宇文智及,武勇郎將趙行樞,鷹揚郎將孟景,內史舍人元敏,符璽郎李覆、牛方裕,千牛左右李孝本、弟孝質,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門郎唐奉義,醫正張愷等,以驍果作亂,入犯宮闈。上崩於溫室,時年五十。蕭后令宮人撤床簀為棺以埋之。化及發後,右禦衛將軍陳棱奉梓宮於成像殿,葬吳公檯下。發斂之始,容貌若生,眾咸異之。大唐平江南之後,改葬雷塘。 上文第一段的「十一月丙辰」是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而第二段的「二年三月」則是隋恭帝義寧二年 (618)。 可見,唐朝認為隋煬帝卒年的正確提法是:義寧二年。當然,隋恭帝是唐朝的傀儡,而李唐不可能容許任何人公然挑戰朝廷絕對權威,因此,如果「新發現」的隋煬帝陵有「大業十四年」的字樣,哪麼,它極可能是偽造之物。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阮元鑑定的隋煬帝陵墓圖二,「新發現」的隋煬帝陵墓 圖三,「新發現」隋煬帝陵墓地點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