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本副教授的伊斯蘭史觀
2011/05/30 22:21:44瀏覽509|回應1|推薦2

日本副教授的伊斯蘭史觀

郭都人


無可否認,大部分中國人缺乏關於伊斯蘭的基本知識。

例如,有一名中國大陸作者說:「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8日至12日為朝覲季節,來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麥加舉行朝覲儀式。對應的公曆一般也在12月份」云云。

其實,伊斯蘭曆並非太陽曆,規則是,太陰圓缺一周,叫做一個月,太陰圓缺十二週,叫做一年。每年歷時354天八個多小時,永遠不閏。因此,伊斯蘭曆的12月份不可能每年都與公曆的12月份喜相逢。

又例如,號稱新疆專家的王力雄說:

「一位維族青年的話一直讓我無法忘懷。當我問他想不想去麥加朝聖的時候,他回答夢寐以求,但是他現在不能去,因為古蘭經中有這樣的教導,當家園還被敵人佔領的時候,不能去麥加朝聖。他沒有把話說下去,但已經不言而喻。為了他夢寐以求的願望,他一定會不遺餘力地為把漢人趕出新疆而戰鬥」云云。

其實,麥加朝聖是每一個穆斯林的義務,一生最少朝聖一次,不容討價還價,《古蘭經》並沒有什麼「當家園還被敵人佔領的時候,不能去麥加朝聖」之類的「教導」,先驅漢、後朝聖的說法,純是胡扯,連王力雄所謂「維族青年」存在與否,也成為疑問了

缺乏關於伊斯蘭的基本知識而鬧出笑話的現象,當然不限於中國大陸。香港就有一名號稱擁有德國博士學位的資深評論家,在丹麥漫畫事件爆發之後,竟公開以先知穆罕默德為回教真主,至今尚未更正道歉。

香港還有一名「美籍台灣人」,將以巴衝突看作基督教與回教之間歷史衝突的延續,因而出現這樣的,謬說
既然以、巴的衝突出自回教與猶太教、基督教的歷史糾纏,看樣子只有憑回教真主與耶穌基督在暗中給予其信徒智慧去解決了」,云云。

這名「首席」論客顯然不了解:一,中東聖地的矛盾,是以以色列為一方,當地基督徒和回教徒為另一方的衝突;二,基督徒與回教徒都尊崇耶穌;三,猶太教沒有耶穌的位置,根本談不到按照耶穌的指示辦事。

中東無疑是當今的歷史風暴中心。可是,對風暴成因與動向有起碼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更可怕的的是,最有責任促進了解的人卻往往是最缺乏了解的人。

不妨再以日本國立大學的張姓副教授為例。

這名論客日前在南洋極重要中文報紙發表專文,暢論「穆斯林世界的重建」,儘管他不是穆斯林、也許未曾光臨中東。他熱烈歡呼所謂「阿拉伯之春」:「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穆斯林世界經歷的歷史卻是史無前例」,云云。

但是,熟悉伊斯蘭歷史的有識之士恐怕都不接納他的提法。事實上,伊斯蘭世界經歷了的好幾場戰役都影響深遠,震撼都超出半年來發生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亞的事件的總和。

例如,發生在656年(大唐高宗天皇帝顯慶元年)的駱駝之戰,即大食(回教帝國)的第一場內戰。起因是,大食的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遇刺殞命,阿里當選為第四任哈里發,引起穆罕默德遺孀阿伊莎稱兵造反。決戰過程中,阿伊莎始終乘坐駱駝,而大部分戰鬥又都圍繞著這頭駱駝進行,因此稱為駱駝之戰。

戰事在巴士拉郊外發生。巴士拉是伊拉克的次大城市,最大港口,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交匯河的西岸,是連接海灣和河水的唯一樞紐。

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按照定義,什葉派就是阿里的黨人。他們認為阿里是穆罕默德的唯一合法接班人。遜尼派則堅決拒絕這種說法。因此,駱駝之戰是什葉派的第一場胜利,同時種下宗派衝突的禍根。論影響深遠,很難想像這幾個月來的阿拉伯世界動盪紛爭與什葉、遜尼兩派之爭可以相提並論。

以力量對比而論,阿里的兵力是一萬人,阿伊莎則擁有兩萬人。雙方傷亡相仿,都是五千人。阿里顯然做到以寡敵眾,取得勝利,對什葉派以後的鼓舞不斷,至今幾乎有十五個世紀了。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伊拉克
圖二,大食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名諱圓標(聖索菲亞大教堂)
圖三,大食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名諱圓標(聖索菲亞大教堂)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5268042

 回應文章

摸 象 或 (不?) 著 木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伊斯蘭 的問題不小 ?
2011/05/31 10:17
回教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又不節育,宗教狂熱,問題不小。

http://blog.udn.com/mbr8879576/3500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