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愚昧史觀的醜惡結論
2010/09/06 02:14:22瀏覽476|回應0|推薦5

愚昧史觀的醜惡結論

郭都人


最近幾年,「中國崛起」之說幾乎成為宗教信條,許多人深信不疑,也有許多人不經思考,高調附和。

許多人未必了解所謂「崛起」的含義,卻認為是特大喜事,然後斷言「中國崛起」史無前例。

更奇怪的是,許多論者似乎十分在意「和平崛起」與「偉大復興」相映成趣。

當然,正如難以想像世上有不偉大的「復興」,人類歷史是否有「和平崛起」的實例,恐怕很難有廣泛的共識。

事實上,歷史文獻關於「崛」字的最明確用法,莫如從南朝蕭梁與北朝元魏衝突年代傳誦至今的典故:「惟北狄野心,崛強沙塞之間」,而含義顯然毫無和平的意味。

姑且擱置「和平崛起」是否稱得上修辭學的矛盾詞(例如唐朝俗語所謂「窮波斯」之類)的問題,某些中國大陸論者的「崛起」論述確實令人觸目驚心。

原來,他們為了尋找「和平崛起」的實例,竟然罔顧歷史,恬然聲稱「蘇聯是和平崛起的唯一成功範例」云云。

按照他們的論述,蘇聯的「崛起」可以劃分兩個半期,從斯大林全面專政、托洛茨基被流放中亞(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到德蘇戰爭爆發(中華民國三十年六月22日,1941年,「紅鬍子」行動)為前半期,從德蘇戰爭爆發到二戰之後「崛起為超級大國」為後半期,兩者都是「和平崛起」云云。

這種說法十分荒謬。後半期的「蘇聯崛起」,造成數以千萬計的百姓傷亡。東歐國家與中國東北的資源都被蘇聯武裝掠奪,無數婦女慘遭蘇軍強姦,而合法性與偽「滿洲國」同樣不堪聞問的外蒙古也在蘇軍監視之下搞了公投自決,聲言脫離中國,唐努烏梁海則被蘇聯吞併。這樣的「崛起」顯然是暴力與貪婪的成果,與「和平」風馬牛不相及。

至於前半期,與「和平」更加沾不上邊。中華民國十八年十一月,蘇軍向中國東北滿洲里,扎蘭諾爾一帶(今屬內蒙古)的駐軍發動進攻,公然大舉侵略。

當時,蘇軍投入步兵,騎兵,砲兵和坦克兵至少一萬五千之眾。國民革命軍韓光第率旅親臨前線指揮,多次擊退蘇軍進攻。後者受重創後,出動飛機 20架,以兩師兵力狂攻扎蘭諾爾。

韓旅以寡敵眾,激戰中旅長韓光第、團長林選青、張德元壯烈殉國,扎蘭諾爾陷落,當地百姓亦遭蘇軍屠戮。蘇聯當時違背不平等條約所劫奪的中國領土包括今天俄據的半個黑瞎子島,尚未歸還。

以上史實無可否認。韓光第是東北軍的滿族將領,是中國的民族英雄。公然掩飾蘇聯劣跡暴行,侈言蘇聯「是和平崛起的唯一成功範例」者顯然別有用心。事實上,他們的讕言是漢奸式的宣傳。

即使出自愚昧史觀,這類讕言的醜惡結論不容忽視。-

例如,蘇聯紅軍「迫使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並放棄北進計劃」云云,便是他們欺人之談。事實上,「蘇日中立條約」是日本所渴望的事物,決不是蘇聯壓力所產生。

該條約簽訂於中華民國三十年四月十三日,距離德國發動「紅鬍子」行動不過十個星期。當時,日本官方不但得到希特勒關於「紅鬍子」行動決策的親自暗示,而且早已作出進攻英,美,荷蘭的東南亞殖民地的部署,即所謂南進。

事實上,德國發動「紅鬍子」行動之後,蘇聯危在旦夕,日本卻撤換了反對南進的高官,專心準備發動偷襲珍珠港。可見所謂「蘇聯紅軍」迫使日本簽訂中立條約「並放棄北進計劃」之說,純是今天民族敗類的幻想

何況,「蘇日中立條約」的立即後果是:蘇聯承認偽「滿洲國」,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切身利益。

如此「和平崛起」如此「成功範例」可以休矣。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蘇聯「和平崛起」?
圖二:齊齊哈爾紀念抗蘇英韓光第
圖三:抗蘇英雄韓光第永為世法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438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