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駐港高官的肯尼迪神話
2010/02/17 18:46:03瀏覽491|回應0|推薦2

駐港高官的肯尼迪神話

郭都人


肯尼迪(1917-1963)是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

肯尼迪生前是堅決反共的天主教徒。為了國家利益,肯尼迪在1961年四月利用古巴旅美武裝分子,向古巴發動進攻,結果慘敗。1963年十一月初,肯尼迪支持南越軍人發動政變,結果是開國總統吳廷琰被當街槍斃,而當時初步成形的越戰泥沼更加不可收拾,最後導致1975年四月底的北越勝利。

吳廷琰殞命之後不到三個星期,肯尼迪自己也遇刺身亡。事實上,肯尼迪在任的兩年十個月(1961年元月20日至1963年十一月22日)是美國國運的轉折時期。肯尼迪建樹不多,至今在美國公眾心目中的地位,遠遠比不上林肯,華盛頓,羅斯福。

因此,中國大陸某些論客的稱頌肯尼迪言論,往往不得要領,甚至近乎天方夜譚。

不妨以北京駐香港的郝姓高官為例。他叫做郝鐵川,負責宣傳事務。可是,他的肯尼迪論述,偏離事實,在有識之士眼中,無非一相情願。

例如:

「在競選總統期間,肯尼迪就多次在黑人大會上發表演講,斥責南方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並承諾當選之後支持民權立法,採取更多的行政措施對付種族隔離制度」云云。

其實,在競選總統期間(1960年元月二日至十一月八日),肯尼迪在黑人佔大多數的公眾集會上發表演講,只有兩次。兩次演講的內容都沒有郝姓高官所謂「斥責南方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更談不到作出什麼「對付種族隔離制度」的承諾。

理由很簡單,肯尼迪當選總統的機率本來不高,使得他不得不邀請政敵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遜作為副總統候選人,希望能夠憑藉後者的南方背景與影響力,減輕南方選民對天主教徒的疑慮。肯尼迪不可能在什麼「黑人大會」發表什麼「斥責」南方生活方式的演說。

何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尼克松當時是在職副總統,在南方選民心目中,艾森豪威爾總統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動用軍隊,護送九名黑人學生上學,就是對南方生活方式的挑釁,而尼克松頗有助桀為虐 的嫌疑。肯尼迪當然明白南方民意是自己能否入主白宮的關鍵,因此極力避免在種族隔離制度這個極端敏感的問題上與南方多數選民公開作對。

郝姓高官實在應該先仔細閱讀美國「肯尼迪圖書館與博物館」所提供的肯尼迪演說錄。

郝姓高官關於肯尼迪的神話還很多。例如:(就職後的第二天)「肯尼迪向海岸警衛隊指揮官打電話」云云。

問題是,美國總統不可能向海岸警衛隊指揮官打電話。

何況,美國當時的海岸警衛隊隸屬財政部,而財政部長恰恰是共和黨鉅子,極重要的金融家,外交家,曾任美國駐法國大使(1953年-1957年)的狄龍。肯尼迪絕對不敢繞過狄龍,給他下屬打什麼電話。

須知道,肯尼迪的得票率比尼克松只高出萬分之十七,狄龍作為最重要的共和黨籍內閣部長,是肯尼迪得罪不起的。

事實上,關於海岸警衛隊指揮官的事,肯尼迪並沒有等到就職的第二天。就職遊行活動剛剛結束,他便下令自己的重要助手進行處理。後者迅速與財政部長接洽,根本排除了白宮與海岸警衛隊指揮官直接通話的可能。

可見,郝姓高官對美國政府規章制度缺乏起碼的認識,才創建了「肯尼迪給海岸警衛隊指揮官打電話」的神話,或者以訛傳訛,誤導受眾。

至於,他所謂:在肯尼地入主白宮「後的1000天裡,黑人第一次被任命為駐外大使,第一次被任命為合眾國的檢察長」都是信口開河產生的特大謬誤。

首先,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杜魯門任命了黑人為駐利比里亞大使,事在1949年,在肯尼地就任總統之前12年。

其次,美國並無所謂「合眾國的檢察長」之官職。如果是聯邦總檢察長之誤,哪麼,不妨指出肯尼迪在美國參議院所能動員的票數,遠遠不足以批准任何黑人出任聯邦總檢察長。美國的第一位黑人聯邦檢察長在2009年產生,是奧巴馬總統提的名,是肯尼迪歿後四十五年的事了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旅美古巴武裝慘敗
圖二:吳廷琰
圖三:約翰遜就任美國第三十六任總統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378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