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11 18:16:10瀏覽2003|回應0|推薦14 | |
充實健康知識是從小開始的生命義務 人皆有子望名揚,我願兒孫樂且康。 漫漫生涯途路遠,吟詩騎射後文章。 六年多前,我右手虎口長了一顆東西,經開刀化驗後,結果是惡性腫瘤,於是開始找醫師。透過朋友的介紹,我認識了當時台大醫院的腫瘤科主任謝長堯教授和黃昭源醫師。 雖然謝教授多年來一直像長輩般地關心我,但是由於輩份的關係,我和黃昭源醫師較常連絡,後來變成熟朋友,有什麼身體上的問題我常找他,晚上往往電話一聊就一個多小時。我真的感到,人生有醫生朋友真好。 由於那次「虎口餘生」,我開始體悟到健康是一種品德,身體不健康,是一種品德不完全的人。而身心靈完全健康是一種生命成就,就如同社會地位是一種生命成就一樣。 一個人身體健康,對家庭或社會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一個人身體不健康,對家庭或社會而言,都是一種負擔。就像一個人不誠實、不勤奮,對社會而言,是一種負擔一樣。 有了這種體悟後,我就覺得,人生必須儲蓄健康。既然健康是一種品德,所以儲蓄健康,就是一種「敦品勵行」。 怎麼儲蓄健康呢?這要先從充實健康知識做起,要真正認識到怎樣才能使自己健康。而充實健康知識,最基本的,就是要先認識我們自己的身體本身。 很吊詭的是,除非醫學院畢業,我們通常唸到大學、研究所,對我們自己身體,都還缺乏基本的認識,我自己和很多周遭的朋友都如此。因為我們從小被要求的,只是要在學校有亮麗的成績,人生要有高學歷,出了社會後,要有高收入。比較好的父母師長,還會關心小孩要有好的品德。然而,做為長輩,往往忽略最重要的,那就是下一代要有好的健康知識。 黃昭源醫師是台大醫院十分優秀的主治醫師,我去台大醫院看病,常常順便去看他,然而多數時間,他不是在手術房,就是在看診、開會或為學生上課,每次都是忙進忙出的,很少閒下來。 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著想,最近他應國語日報之邀,在國語日寫「生命科學易開罐」專欄,以小孩熟悉的童畫故事為題材,用最淺顯的話,寫出最正確的人體和健康的基本知識,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的工作。 更難得的是,這些文章中的例子,往往不經意地流露出生命的溫馨和人生的哲理。例如在「龜兔賽跑」一文,結局是兔子跑太快,腿抽筋了,被烏龜一步一步慢慢地扶著回終點,這多邊溫馨感人。此外,在「談心」一文,他談到人體的心臟「收縮」時是在工作,「舒張」時是在休息,而心臟「舒張」的時間,是「收縮」時間的兩倍,因而引伸出,人一天工作八小時,是最適合生命自然規律的結論。 現在他把在國語日報專欄上所寫的二十七篇文章,分門別類,結集成書。這本書的圖解和如同劇本般地生動的文字,非常適合小孩閱讀。看到這本書,我腦中就勾勒出一個幸福的畫面:一個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晚上與小孩並躺在床前,在柔和的燈光下,年輕媽媽拿著這本書,一面用手指指著彩色圖案,替小孩講解人生最基本健康知識。小孩一面歪著頭,一面嘰嘰喳喳地問著媽媽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我非常樂意推薦家長和老師買這本書給小孩讀。同樣的,如果您想去探望親戚朋友,而這親戚朋友家中剛好有就讀小學的小孩,不要忘了,這本書也是最好的伴手禮物。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9742 http://www.mdnkids.com/ebook/index/content.asp?book_no=0000101286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