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8/12 14:12:53瀏覽270|回應0|推薦1 | |
變體的異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唐人杜牧《清明》詩,千年流播,膾炙人口,童叟皆能熟誦。
古人也有將其改為六言詩者, 清明時節雨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村。
清代紀曉嵐,覺得此詩語言還不夠精簡,便把他濃縮成五言絕句。 清明雨紛紛,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聊齋作者蒲松齡,曾應一位秀才之請,又把此詩改為一闕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還有人將它改成三言詩: 清明節,雨紛紛。路上人,欲斷魂。問酒家,何處有?牧童指:杏花村”
數字的別趣
一橫一豎正相交,一撇一捺帶一刀;一子一女成一對,一個一個比天高。 四句詩的謎底,正好是:「十、分、好、笑」,也就是稱讚「十分美好的倩笑」。
半半詩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做官十要件
一筆好字。二字才情。三杯酒量。四季衣商裳。五子圍棋。六朝風度。七言歪詩。八圈麻將。九品官銜。十分和氣。
書信的隱趣
怨郎詩 漢代詞宗司馬相如自與才女卓文君成親後,便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不料後來相如為武帝重用,久居京城,看盡名媛美女,竟對文君萌生嫌棄之心。有一天,他派人給妻子送去了一封「怪信」,並囑咐一定要帶回文君的回信。 卓文君盼到了丈夫的來信,欣喜若狂!可是拆開一看,她的心都涼了。原來信上只有冰冰冷冷的十三字: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聰明的卓文君瞧見在「萬」字之後,少了一個「億」字,當下心如刀割、淚眼婆娑:因為「無億」即「無意」也,是丈夫對自己已然「無意」的暗示!於是,她強忍著悲痛,回了一封「倒順書」---<怨郎詩>給老公相如: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稟燭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了之後,深有悔意,隔日便派人到四川文君接至長安同住,重拾昔日兩人之恩愛。
私塾的糗趣
有位塾師,平日言語風趣,甚得學童喜歡,因此,學童有時也敢跟塾師開開玩笑。 有個頑童因身體骯髒而不時抓癢,師見此狀有意指點他不抓就不養的道理,便出了上聯加他對--
抓抓癢癢,癢癢抓抓,不抓不癢,不癢不抓,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生不死,不死不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豈知頑童如頑石,終究無法使他點頭,竟以下聯來對付和詛咒老師。
就這樣囉*~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