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8 16:21:41瀏覽508|回應0|推薦0 | |
Home with God : In a Life That Never Ends 與神談生死 《與神同行回永生之家》可說是人類所接收過最令人鼓舞且最有幫助的訊息之一。 如果你以為遇到這本書純屬偶然,那你將錯失此刻正發生在你身上隱藏的深遠意義。 你的靈魂引領你來聆聽這場對話,此刻,也只有你最神聖的靈魂的干預,才能如此毫不費力的來看這訊息。因為宇宙聽到了你內心的呼求──全人類都在追尋的真相: 人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一生結束之後又會發生什麼?我們會見到自己所愛、卻先我們而去的那些人嗎?神會在那兒迎接我們嗎?會有審判嗎?我們有可能陷入永久的懲罰嗎?我們會僥倖進入天堂嗎?我們死後還能知道發生甚麼事嗎?死後還會有任何事在進行嗎?如果知道了答案,我們的人生會有所不同嗎?我認為是的。 如果對死亡少一些恐懼,人生會少一些恐懼,變得正如我們一直渴望的——無懼、充滿了愛嗎?我相信答案是「沒錯」。 我很心痛的看到,眾多人無論是活著,或是即將進入另一個世界時,感受到的都是恐懼。人生本該是持續的喜悅,死亡本該是個更大喜悅的時刻,如果所有人都只預期平安和快樂,死亡本可以是美妙的時刻。 就像我的媽媽,她去世的時候處於完全的安寧,進去為她做臨終禱告的年輕神父搖著頭走出來,嘆了口氣說:「反倒是她在安慰我。」 我媽對她將會投入神的懷抱有不可動搖的信念,她知道生命是什麼,以及死亡不是什麼。人生就是把你擁有的一切給予你所愛的一切,毫不猶豫、毫不懷疑、毫無限制。死亡根本就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我記得她經常說:「我死的時候,不要難過,要在我的墳墓上跳舞。」她一生都覺得神站在她身邊——死後也是一樣。但是那些在活著和去世時都沒有相信過神的人呢? 可能會是非常孤獨的一生,及充滿恐慌的離世。倘若不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也許更好。這就是我爸去世時的情形,一天晚上他從他的安樂椅上起來,邁了一步,然後倒在了地板上。救護人員幾分鐘內就趕到了現場,但一切都結束了,我敢肯定爸也沒想到這就是他在人世的最後時光。 媽知道她要死了,我想她允許自己知道是因為她能夠平靜、喜悅的對待死亡。爸不能,所以他選擇了猝然離去。他沒有時間去想「噢,我的上帝,我要死了,我真的要死了。」 同樣的,我想,在他 83 年的人生中,他也不曾說過:「噢,我的上帝,我真的還活著。」媽每一分鐘都知道她「真的活著」,她知道這一切的神奇和美妙。爸卻不知道。 我爸是個有趣的人,他對於神、對於人生、對於死亡有著矛盾的想法。他不只一次和我分享他對日常事務的困惑不解,以及他對死後一切的全然不信。 在他去世的兩年前,我記得和他有過一次難忘的交流,折射了他的人生觀。那不是一個很長的對話。我問他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他茫然的看著我,說:「我一無所知。」然後我問他對死後有什麼看法,他答道:「一無所有。」我堅持要他多說幾個字。「黑暗。完結。就這樣。你睡著了,不再醒來。」我喪氣了,接下來是令人尷尬的沉默,然後我竭盡全力的向他保證他弄錯了,我們死後在「另一邊」有非凡的經驗在等著我們。 我剛開始描述我的想法,他就不耐煩的一揮手打斷了我的話。「狗屁,」他嘀咕著。就是這樣。我很驚訝,因為我知道爸每天晚上也跪下來祈禱,雖然他已經八十多歲了。但如果他不相信生命是神聖的,死亡只是另一個開始,他又向誰祈禱呢? 我有點疑惑。他又祈禱些什麼呢?也許他在祈禱希望自己是錯的,也許他在對抗自己的信念。這本書是為所有想法像我爸的人寫的──為那些對抗自己信念的人;也是為不知道死後會發生什麼的人寫的,那些人自然也不知道人生更深的含意及其原因。本書是為不知道人生運作準則的人,為迷惑的人,為沒有疑惑也自認為知道一些,但偶爾會懷疑這些是否為真的人……為那些感覺到害怕的人而寫。 這本書也是為那些希望幫助上述類型的人,卻不知道怎麼做的人寫的。你該對一個瀕死的人說些什麼?你怎麼安慰那些還活著的人?在這些時刻你能對自己說什麼? 這些都不是簡單的問題,現在你該知道你為什麼把自己帶到這兒來了。讀到這篇文章真的是個奇蹟,你知道的。也許是個小小的奇蹟,但仍然是奇蹟。如我說過的,我相信是你的靈魂引領你讀到這本書,而出於同樣的動力,我們每一個人被引領至下一步,下一個領會,最終,回歸神。沒有人必得跟隨這動力,我們可以在任意時刻改變路線,我們可以轉變方向。或者,我們也可以待在原地,很長一段時間內哪兒也不去。然而, 1. 每個人都會繼續前進,無法不抵達我們最終的目的地。 2. 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走在回家的路途上,無法不抵達那裡。 3. 神不會允許「無法抵達」這件事發生。 這三句話,是這整本書所傳達的訊息。 神說: 你們當然怕死,而且也害怕活,因為你們害怕「小的死亡」——害怕生活中的失敗或損失。所以你們怕死,也怕活。這是哪門子的生存方式! 當你們不再害怕死亡,你們便不會再害怕任何事了,然後就能真正的活著。 這會是個巨大的禮物,不僅是給你,也是給所有你愛的人。 安德魯和我分享了一封他發給朋友們的電子郵件,完美的詮釋了我們在這裡討論的話題: 就在我自以為掌控了生活,卻發現自己被生活掌控時,她出現了。 在我們第一次深入交流的那個夜晚,當她在月光下微笑著在我身旁坐下時,我知道無論如何我一定會和她結婚生子。她真是上天的恩賜! 她胸部的一個腫瘤開啟了我們的旅程,她的勇氣和堅強給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她的愛如巨橡樹般堅韌,又如海洋那麼深、那麼藍,如潮水及洋流般深沉有力。 她對我的承諾總是堅定不移,對我的態度始終如一。 治療的疼痛從未引來她的呻吟或抱怨,而隨著我們孩子的降生,她渾身洋溢著母性、柔情和深厚的愛。 在我們的雙胞胎出生7個月後,醫生發現癌細胞已經侵入至她的骨髓,這時,她向我們說抱歉。在這時刻,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和三個孩子。 然後,她起身,打開了愛的閥門! 當我們第二天把孩子們帶來看她時,她一個一個抱起孩子,貼在她受傷的胸口,毫不退縮。 當我的工作和事業一塌糊塗,掙扎著試圖找回自我,找到自己的道路和方向時,她靜靜的為我保留成長的空間,用愛、接納和堅定的引導滋養我的靈魂,從不曾讓我逃避! 天啊,我多麼尊敬她這一點! 我現在多麼渴望與她再見一面,要是能再次擁有那些時光,我會無比感激她給我這個機會,我會無比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美妙的晚餐不再出現,現在輪到我下廚和做家務了。 「如果你把那些衣服留在那兒,誰來收拾它們呢?」她悅耳的聲音迴響在我的腦海裡,我開始整理床鋪,清洗衣物。 我從未感到和她如此親近,能有機會為她服務,我感覺無比幸福。 她盡力表現得和平常一樣,保持最大的端莊和對他人的關心。 皮波堅持讓我們按原計畫帶她去羅特內斯特島,去蔚藍的印度洋游泳,去欣賞生命的美麗和恩寵,去欣賞簡單的事。 她的最後時日是聖經裡的荒野之旅,名副其實的沙漠中的40個日夜。 她在自己選擇的離世時間以她的方式離去了。 當她知道一切安好,便給了我一個最棒的禮物:讓我在她離世的時候握著她的手,陪伴著她。 守夜的所有痛苦,以及對於做對、做得足夠、說正確的話的恐懼,都隨著她的靈魂一起離去了!輕輕的,正如她的一生一樣,她走了。 她離開了我,但我全然知曉我是誰,以及我為何在此,毫不懷疑。 她給我的最大禮物就是她帶走了我的恐懼。 我們的孩子很難接受她的離去——皮波的愛是難以取代的。 我們仍然繼續一道成長,她生命的禮物如一朵蓮花般慢慢綻開,一瓣又一瓣,像我們的生活一樣逐漸成形,被這個女性的愛所滋養。 我們因她而變得更好。我一點也不遺憾,誰也不責備。 皮波和我選擇了我們的愛,這份愛為我帶來我的人生,儘管這很艱難。 我選擇從感激的角度來看待它,而不是損失和痛苦。 噢,是的,我現在就懷著這些感受,它們絕對是適當的。 當你克服了恐懼你便與愛取得連結,與自己的神性和一體相連。 我的妻子給了我這份愛,我選擇與你分享。 晚上 11:40,我辭別那裡,步行幾英里回家,皮波和我在一起。 當人們在院子裡慶祝、放焰火時,我感覺到創造和可能性的能量,皮波天使般的聲音在我的腦海裡說:「……你是對的,正如你之前所知道的。」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