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超弦的科學探索證明靈魂的存在
2021/11/01 21:29:30瀏覽397|回應0|推薦1

超弦,是目前最前沿的科學探索。
弦論的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是很小很小的線狀的弦。
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類的粒子。而弦的不同振動,
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同粒子。這種粒子一旦進入基因就形成意識,
構成生物體的所有元素,在生物圈中被循環利用,
而靈魂超弦物質則永不湮滅!生命的奇妙就是不但具有自我意識,
而且還不斷在進化中,生命的自我意識如此強烈,只要軀體不死,
靈魂一輩子不離不棄!這證明我們的靈魂超弦具有強大的穩定性!
而穩定性源於強大螺旋產生的抗力和向心力,以至星球從誕生前,
所經歷各種暴力的塌陷、核聚變,得以安然無恙。
若非如此,宇宙環境如此惡劣多變,經過漫長的 40 億年,
我們的靈魂早就消滅了。所以有人猜測,靈魂或超弦是永恆的,
甚至比四維空間的年齡更長,更遙遠。人死後靈魂肯定還在!
是以超弦形式存在的!生物體死亡後,雖然超弦的意識暫時休眠,
但一定會再尋找下一個宿主,精細胞卵細胞結合後構成了我們⪢
各種遺傳特徵。這些事實連愛因斯坦和量子物理學家都無法解釋。
道教認為生命具有能脫離肉體獨立存在的〈神識〉⪢所謂的靈魂,
但是靈魂是否真存在,一直以來也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除了想當然爾,主觀否定靈魂存在的〈科學主義迷信者〉之外,
真正具有科學精神的人們對於靈魂的研究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穆迪博士研究過 150 個瀕死體驗案例之後,
試圖為人們揭開死亡真相。儘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
以及親歷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巨大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
在這些人瀕死體驗的陳述中,存在不可忽視的相似性——
我們把它們歸納為 14 條。
💞一、自己看著自己的軀殼
發現自己站在體外某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男人回憶說,
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彷彿自己是一片羽毛。
💞二、從未體驗過的舒服
瀕死體驗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感到疼痛,
但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
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三、聽到奇怪的聲音
在瀕死或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
她聽到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四、被拉入黑暗的空間
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空間,開始有知覺,像沒有空氣的圓柱體,
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五、聽到自己的死訊
他們親耳聽到醫生或是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
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六、你的話別人聽不到
他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聽到他說的話。
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聽到。
💞七、不停出入自己肉體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
那段時間裡,他曾不停的出入自己的肉體。
💞八、感官從未如此靈敏
視覺、聽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
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九、孤獨無助無法交流
在這之後,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
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十、周圍有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人。這個人來協助他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
或者,來告訴他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十一、最後的時刻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
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十二、回望人生全程回顧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回顧。
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時,都是〈一幕接一幕,
按事情發生順序移動,甚至伴隨畫面,
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十三、被界限阻隔
在這時,會遇到一道〈邊緣〉或〈界限〉的東西,
阻隔你到某地去,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
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一條線。
💞十四、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
人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去,
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
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為強烈!
💞
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
當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
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被重新評價,全不看你是否腰纏萬貫,
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於在你一生裡,
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關於生命的意義,一直困擾人的一生,其實到最後,
到底有何意義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你認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它就是怎樣的!
一生起起落落,經歷的各種磨難和坎坷,
其實都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也是靈魂覺醒的過程!
當我們真正感悟生命的真諦,看透紅塵世界,
尋找到自己任務及感受到元神的時候,
也是我們可以回歸大道的時候!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17009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