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90% 的醫生都誤解癌症:向癌症存活者學習癌症治療的方法》
2012/07/02 09:34:41瀏覽2302|回應0|推薦0

 

日本惡性腫瘤專家岡本裕醫生在日本的正統醫療體系行醫數年後,深切感受到西方醫學對治療癌症的侷限,以及醫院對癌症病患的治療態度偏差之無奈,因此,集合一群志同道合的醫生成立e-診所,主張拋棄醫生的本位主義及優越感,強調凡事都以病患能痊癒為最大考量。

岡本醫生提出:「只要願意改變,癌症就會痊癒。」

真正能戰勝癌症的是病患本身而不是醫生。

醫生只是協助病人治療癌症的專家。

癌症是全身性的疾病。唯有病人大徹大悟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思考方式,改善身體內在環境,讓癌細胞無法生存,才有辦法治癒癌症。

西方醫學的三大療法(化療、放射線治療、開刀)只是幫病人「爭取更多時間」來改善自己的免疫力和提升自我療癒功能,而不能全靠三大療法醫治。

即使得了癌症,只要能吃能動又能睡,是死不了人的!

小心!如果體內的細胞走樣,誰都可能收到『癌症通知書』!

 

    岡本醫生指出 90 的人對癌症所存在的誤解:

誤解1

癌細胞就像異形一樣,不管再怎麼惡劣的條件,它都會持續永無止境地增生,吞噬正常的細胞,最後逼使患者命喪黃泉。

正確:

癌細胞是在家一條龍,出外一條蟲。移出體外就會立刻死亡。

在溫度與營養等各方面,若沒有小心翼翼照顧癌細胞,就會死亡,非常脆弱。

誤解2

人會因為癌症死亡是由於癌細胞而致死的。

正確:

癌症不會直接使人致命。癌細胞不會直接攻擊正常細胞,也不會對身體組織造成直接的危害。癌症患者之所以會死,是因為癌細胞增生,急遽獨占大量養分,導致正常細胞急速陷入營養不良的狀態,病人才會喪命。

誤解3

胃癌算是一種胃方面的疾病。

正確:

胃癌並不是一種胃病。癌症並非只是某一個器官發生問題,而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

只是在胃這個器官上發作癌症而已。

 

    岡本醫生指出 90 的醫生對癌症的誤解:

1.          宣告病人的剩餘壽命:病人剩餘壽命的統計數字來自接受三大療法的病人,並沒有包括那些「拋棄醫生」,靠自己抗癌或同時接受輔助療法的病人。

因此,宣告剩餘壽命反而打擊病人的意志。

2.「已經無法醫治」也是一種誤解。大部分的醫生並不認為末期癌症可以醫治,但是在岡本醫生的實際案例中發現許多末期癌症病患仍然活得好好的。

3. 許多醫院都要病人簽署同意書,為的只是要規避將來所衍生的醫療糾紛,而不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量。

4. 許多醫生完全不考慮病人的個別狀況,只以三大療法來對癌細胞趕盡殺絕只是讓病人身體更衰弱、更沒有力氣對抗癌症。

 

岡本醫生對癌症病人提出良心忠告:

1.  不能完全只依靠醫生而想把癌症治癒,自己才是治療癌症的主角

也不能交給家人決定自己的生死,更不能聽信其他人隨口建議的民俗療法。

2.      最好多幾個主治醫生,多找幾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來共同診治。

3.      組織自己的抗癌團隊:醫生、親友支持、輔助療法專家、癌症存活者……。

4.      一定要跟癌症存活者保持聯繫,聽取他們的經驗。

5.      善用三大療法來爭取時間,但是不能全依賴三大療法

6.      提高自我療癒的能力

 

        癌症痊癒真正的理由何在?

近年來,平均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罹患癌症,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死於癌症,但從我們研究調查的結論來看,大部分人似乎仍然並不太了解癌症。

因為雖然癌症存活者都表示,醫生並非他們癌症痊癒的主要原因,可是大部分人仍然相信醫生會幫他們治好癌症。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無論我們再怎麼偏袒,估算起來,頂多就只有大約 10% 的醫生人真正了解癌症。

換言之,有 90% 的醫師對癌症有所誤解,也導致許多癌症病患在接受癌症治療時,必須面對許多苦難。

因為誤解癌症而以不當方式對待病患的醫師類型有:

認為末期癌症不可能被治癒,從一開始就放棄治療的醫師

不想醫治已被認定為末期的癌症患者的醫師

盲目相信只有三大療法(手術、放射線和抗癌藥劑)才能治療癌症的醫師

按照工作手則治療癌症,完全不斟酌病患個別病情的醫師

只憑單一方法就想治好癌症的醫師

認為癌症治療本來就很痛苦,強迫患者必須忍耐的醫師

斷言癌症痊癒與心理狀態和飲食之類的事物無關的醫師

面對癌症病人時,認為自己高高在上的醫師

向癌症病患推薦價格高昂卻不可靠的治療方式的醫師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很遺憾的是,這種醫師為數不少!

雖然醫界如此可悲,但大多數的患者仍然不得不將性命託付給醫師。

但是,這一切全都是誤解造成的。

 

    我不想再當臨床醫師的理由

胸懷大志的我當上醫師,進入醫療現場後,非常不能適應。

也許是因為以癌症多半無法治癒的現實,以及醫療現場漠視這種現實的態度,令我心生畏懼。此外,還發現想要自己決定治療方針,在正統的醫療環境中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

我發現只依賴三大療法(手術、放射線、抗癌藥劑)的(工作手冊)治療是不夠的,得到患者同意之後,我開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提升治癒率的實驗,例如在三大療法之外,兼採利用淋巴球治療的「活性化淋巴球療法(免疫細胞療法)」,或者以三大療法附加飲食療法。

若要詳細追究到底是哪一項因素奏效,我也不敢斷言,但是 7 個病例中有兩例惡性腦瘤患者最後得以痊癒,彷彿在癌症治療的暗夜裡,看到一線希望的曙光。

我心裡納悶為什麼有些病人的治療進展順利,有些病人卻不順利,造成差異的關鍵何在?

促使治療順利進展的機制究竟是什麼?

如何從細胞或分子的層面來說明這個機制的運作呢?

若無法解開這些疑惑,就無法使有效的癌症療法普及,幫助更多人治好癌症,因此我進入研究所繼續深造。

之後的 4 年裡,我終日埋首於遺傳因子的研究,設法找出引發癌症的機制。

當時,1986-1990年間,引發癌症的機制在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基因層面的詳細運作,也漸漸明朗。

那時候大家都抱持很高的期望,認為醫界在癌症病情的運轉機制方面,如能解開所有疑惑,遲早能發展出根治癌症的具體治療方法。

大多數關於癌症成因的知識、理論充其量只能說明試管內(in vitro細胞外培育的層次),實際發生在生物體內 in vivo 的現象與試管內 in vitro 的情況完全不同。

也就是說,我所從事的分子生物學研究,至少在當時,並未得到與癌症痊癒直接相關,而且具劃時代意義的成果,我甚至開始認為,說不定,除非徹底改變研究手法,否則我永遠都不可能找出根治癌症的方法。

迫不得已,我於 1991 年再度回到臨床醫師的崗位上。

理所當然的,我無法忍受繼續自欺欺人,在不確定是否能治好病人的情況下,繼續擔任醫師的工作,因此在 1993 年辭去臨床醫師的工作。之後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e診所」。

我與其他和我有相同想法的醫生都認為,醫療的本質在於以完全根治為目標,分析疾病發生的真正原因,並以喚醒或提升病人原有的自我療癒能力為根治的手段。

「假如生病的是我自己,或者我非常重視的親友,在治療手法和用藥方面,應該如何選擇才是最恰當的呢?」向病患提供醫療建議時,我們都會以這個前提,誠心誠意地幫助他們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向。

    提供病患真正想知道的資訊

我們發現,很多人對醫師和各層級醫療院所不信任,這種現象喚起我們的使命感,希望能幫忙做點什麼,使這種現狀或多或少得到改善。

我們在 2001 年成立了〈e-診所〉(20031月正式登記為非營利組織 NPO),成立的宗旨就是,針對醫界根深蒂固的問題尋求具體對策時,提出方案也是我們一向秉持的理念,也是我們藉以提升世人對醫師的信賴感,幫助大家減輕上述煩惱與不安。

e-診所〉並沒有實質的診間,是一家「線上診所」,醫師和患者透過電腦直接互動。

診所內的駐站醫師連我在內總共有 7 位(還有8位員工),其中有些醫師自己就是曾經克服末期癌症的存活者,我們的主要工作包括透過電子郵件或實際面談與患者互動,以及傳播各種不同觀點探討健康議題的資訊,例如舉辦根治癌症的研討會、提供病友會各項協助,以及透過電子郵件或實際面談提供醫療諮詢的服務等等。

進行上述活動時,我們總是精力充沛,心中念茲在茲的是「治療癌症時,該如何以患者為主角?」

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抗癌成功者),我們都儘可能設法安排與他們見面,請他們填問卷或參與訪談。

針對「癌症痊癒的人」和「癌症治不好的人」的差異何在?癌症根治的關鍵何在?等等問題,我們每天都努力地摸索,希望早日找出使癌症根治的必要條件。

身為醫師的人,以及未受癌症之苦的人,應該更真誠地聆聽癌症患者和存活者的心聲,充分理解癌症。

另外,從他們分享的經驗中,可以歸納出許多與癌症相關的事實,大家應該儘可能將這些事實傳遞出去,我們認為上述兩項努力中的任何一項,都有助於癌症的防治。

如今,平均每兩個人就有一個罹患癌症,誰都不該認為癌症事不關己。

所有關心癌症的人,尤其是醫生,有時候坦率地向癌症患者和存活者學習,其實也能「大有斬獲」,不是嗎?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6593791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10:07 【udn】 這裡更低價!癌症 非常 醫學 治療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