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31 12:36:21瀏覽545|回應0|推薦3 | |
蘇珊佛瑞柏格 Susanne Freidberg 美食當前,你是否懷疑過〈保存期限〉真的可靠嗎? 當來自異地的美食愈來愈風行,當光鮮欲滴的水果愈來愈受寵,這些經過人工美化與技術冷藏的食物,背後其實潛藏著不為人知的保鮮弔詭! 當新鮮變成俯拾即是的廉價形容詞,你我該如何分辨真假? 十九世紀,冷藏設備成功誕生,開啟了數百萬牛隻的跨國旅程,這些來自異地的肉品,被當地屠夫視為造成失業、貶低牛價的罪魁禍首,卻也挾其低價與新鮮的雙重優勢,逐步形成「托拉斯巨頭」壟斷市場…… 這些飄洋過海,在冷藏箱裡度過了數天甚至數週的食物,曾經令社會大眾難以下嚥,為什麼卻在今天變成理所當然? 隨著我們對食物的標準日益提高──除了新鮮,還要便利、美觀又便宜,天然新鮮已逐漸不敵人工新鮮,並導致了大量消費、勞工壓迫、環境汙染與貧富不均等社會問題。 「佛瑞伯格指出,我們對於牛肉、魚、牛奶、蛋、水果及蔬菜的期待,在過去一個世紀已然改變。新鮮意味著沒有生物性腐敗,與我們對於純淨、營養與美觀的概念息息相關。如今這些概念都已隨冷藏科技進步而改變,我們也已視之為理所當然。」 ──《自然期刊 Nature》 「本書作者行文優雅,超脫技術面的陳述,從今日消費文化的核心來說明這種矛盾──我們要求新奇、卻又懷舊;排斥老舊物品,卻又要求更長的保存期限;放縱恣意,卻又渴求紀律。」 ──《英國衛報 The Guardian》 「本書揭露了科學與經濟如何交互影響我們端上餐桌的食物。如果我們願意,就可以更加了解對於農人的要求,更能抵抗廣告的誘惑,對食材來源更為敏感,並對食物對環境的影響更有警覺心。」 ──《華盛頓時報 Washington Times》 「佛瑞伯格追溯了牛肉、蛋、蔬菜水果、牛奶及魚類從源頭到端上餐桌的過程,展現出現代科技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進食方式。她理智清晰的文字及幽默感,大大擴展了作品的境界。」 ──《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 新鮮的弔詭 到底「新鮮」一詞有什麼特別,使得行銷人急於標示出來? 我認為,新鮮的吸引力在於工業資本主義(industrial capitalism)及量販文化(culture of mass consumption)帶來的焦慮及困境,使我們缺乏實在或健康的東西,使人渴望與大自然連結,卻又因為太過忙碌而落空。最糟的是這種文化鼓勵我們盡量消耗大自然。 追求食物的新鮮,最能滿足現代人的欲望。 現代已有許多技術可以防止食物腐壞,冰箱裡的生鮮史正述說著使新鮮產生需求及質疑。 「新鮮」對不同食物有不同的定義,有些食物比較不易壞,有些則愈陳愈佳,這些差異如何影響人類保存及運輸貴重食物的方式,則罕為人知。 因此每個章節都包含一段該食材腐壞的科學原理,例如牛肉為何成為第一項全球化的生鮮食物,以及蛋如何保持數月不壞。 想想冰箱隱含的基本邏輯:保持食物新鮮。數千年來人類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生鮮保存法,卻多半把食物轉變成與新鮮截然不同的狀態。 十九世紀末,防腐處理愈來愈隱入幕後,也愈見爭議,消費者往往懷疑來自遠方卻看來依舊討喜的非當季食物,究竟已經存放多久? 因此消費者都希望能靠標示區分新鮮或冷儲食物。無論是否因為擔心後者的安全性,許多人都視冷儲為欺騙、投機和壟斷食物的手段,認為為了商業利益延長新鮮狀態並不道德。 產品上的標籤建議我們冷藏所有的食物,反映出冷藏已轉為家庭必需,也反映出新鮮不再取決於時間或距離,而是不可告人的〈保鮮技術〉:透過如縮膜包裝和特殊光照技術,使生鮮食物經過更久的時間或更遠的距離,看來卻新鮮依舊。 永垂不朽的新鮮 新鮮的意義如何改變?單靠冷藏不可能產生這種改變,我們還必須從冷藏對人們居住地點、生活型態及生鮮價值認知的影響,來了解這個技術轉變。 「新鮮有益健康」,健康專家建議消費者到超巿生鮮區採購時,不但要看它含什麼(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也要看它不含什麼(多餘熱量、鈉或添加物);但是生鮮食品可能含沙門氏菌、汞或大腸桿菌的新聞,卻讓許多消費者不知如何是好。 生鮮食品也可殺人,牛奶和肉類可能帶有結核菌病原;不潔的蔬菜會引起腹瀉;水果過去常被怪罪引起霍亂,有些城巿甚至會禁賣。 二十世紀初,發現了細菌和多種維生素,新鮮食物的科學觀念大幅改變。 到了 1920s 年代,消費者接收到大量訊息,指出新鮮食物有益兒童、腦力工作者和美貌,也有愈來愈多來自廣告:比如香吉士可治療情緒不佳和消化不良;結球萵苣的「神祕」維生素可以溶解脂肪、提升精力且永保青春。 除了宣稱營養價值,廣告還強調純淨天然,這點對二十世紀初的消費者而言相當重要,因為 50年前茶、麵粉和牛奶等民生必需品不是骯髒、就是魚目混珠,或者兩者皆是。 不過,新一代加工食品讓消費者不禁猜疑,食物在工廠裡喪失或添加了什麼。 消費者與食物的生產愈來愈脫節,變得較易忽略食物豐美形象與生產過程的反差,把天然蔬果想像成如同超巿商品般整齊完美,這使得加工業者有利可圖,把食物除劣、切片、包裝成各式冷藏食品,並以它們便利卻依舊「新鮮」來行銷。 現切水果和袋裝沙拉有了附加價值,還免除收拾廚房殘局等等麻煩,「新鮮等於天然」的理想混淆了! 在地化潮流 羅馬議員的池塘裡囤積著外來魚種,而且船船滿載著異國海鮮;英國士紳地主在自家獵場享用新鮮獵物;法國貴族以私有果園的桃梨裝飾桌面,有些人還建造溫室和冷儲室,以便時時享用。 這種消費行為不僅反映社會階級,也有助於鞏固階級。 分享首批獵物能加強酋長和王儲的權威,領導者雖然無法阻止珍貴的食物腐壞,但是可以趁著食物新鮮時控制分配。 現在的我們,很習慣數月不壞或穿越半個地球而來的生鮮食物,反而使新鮮的標準提高了。 綜觀所有新鮮的食材標示的價值,很少能夠超越「在地生產」的盛名,生鮮食物的定義就是「在地」。 早在 1930s 年代,紐約修瑞福連鎖餐廳(Schrafft’s)即列出他們使用的異國農產品運送了多長的距離:製作水果雞尾酒的新鮮柳橙、葡萄柚和草莓總計旅行了 12,000 公里才來到曼哈頓,而蔬菜沙拉的食材則合計超過 35,000 公里。 當時這似乎值得炫耀,它證明科技克服了邊界、距離和季節,新鮮蔬食皆來自最適生長的地方。 1970s 年代,開始有消費者憂心異國蔬果的生產者可能遭到剝削;1980s 年代,許多人害怕異國農產品可能受到病菌汙染;直至二十世紀末,在地農產品開始成為食物全球化積弊的解決方法。 在美國,(在地飲食主義者 locavore)不使用任何非在地生產的食物,農夫巿集大增,餐廳甚至部分主流超巿也大量增加在地食物,書店裡充斥著在地食物回憶錄和宣言,主廚和小說家都參與談論在地生產、自耕自食的好處。 百年前法國殖民者逼迫當地百姓種植四季豆,好讓自己的飲食就像住在法國一般,後來農夫仍因不平等的全球經濟及窮困的當地經濟而被迫繼續種植。 布吉納法索的棉花巿場早已被美國貨淹沒,巿場上充斥國家補助的美國小麥和歐洲奶粉,巿場裡全是捉襟見肘的人民,販售四季豆的收入根本抵不過種植成本,許多農夫因此轉而依賴外銷,正是在地食物運動者最痛恨的行為。 對他們而言,追求新鮮的全球巿場是個賺錢機會,總好過什麼都沒有,在地食物運動者常忽略這一點。 M 在天然冰塊與化學冷媒的戰爭中,電冰箱又該如何勝出? M 冷藏肉品運輸克服了技術的挑戰,還須攻進社會文化築起的堡壘,隨著肉商壟斷供應鏈的整個環節,也助長了資本主義的氣焰。 M 蛋腐壞後的致命性加上難以辨識的外觀,讓人長期對冷儲蛋敬而遠之; M 光潔無瑕成了辨識鮮度的唯一判準,歷經「人工整容」後的新鮮水果,已離天然愈來愈遠。 M 綠色蔬菜的營養地位水漲船高,卻曾是千百血汗勞工的最痛! M 鮮奶也難以度過長時的儲存,然而,與食物來源比鄰而居真的保證新鮮嗎? M 發明養殖技術,突破野生魚種的地域限制,買賣活魚,滿足消費者對生命力的期待? M 放棄冷藏與運輸科技,回到過去的在地飲食,不是倒退,而是一種進步! 重新權衡全球化貿易下的新鮮 / 何奕佳 台灣人最喜歡吃的凱薩沙拉的蘿蔓生菜是台灣的氣候種不起來的,但我們在飯店及自助餐不知要消費掉多少。其他的生菜、番茄也都不是夏季作物,只有冬季可以生產,但連便利商店、速食店、生機飲食店都是全年供應。 大多數人以為農場只要養雞就可以天天生蛋,養乳牛就可以天天擠奶,其實台灣嚴酷的夏季很難生出蛋、擠出奶。 因此我們所享受的所有穩定供應、便宜的價格及方便性都來自工業化生產、保鮮及全球化貿易。 我們可以在權衡之後,重新選擇願意吃及不願意吃的食物。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