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10 05:54:54瀏覽131|回應0|推薦0 | |
201x年 統一大典(後人併稱此日為”D日”) 統一大典,這場比香港、澳門回歸更盛大的典禮,是台灣國黨與中國共黨間60年恩怨終結的統一大會。 其意義早在全球掀起陣陣波瀾,討論和臆測往後發展的人士更不斷的研析未來的可能。 誠如一句話說的,「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在這21世紀前半段時刻,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台灣國黨在其前主席問候大陸第4代領導人後,和平伴隨著經濟降臨在兩岸河床之間。 兩岸紛擾的情勢頓時煙消雲散,但在這之中卻有一個計畫在悄悄擬定,一個長遠之計,看到的是更長遠的未來景象,於是計畫被啟動了…….。 這場21世紀上半年最令人矚目的國際大事---統一大典。 舉辦的日期已被明定為國慶假日,也就是說,到了明年此時,這天就是中國的國定假日。 台灣國黨在第2次與民黨選舉中失利敗給民黨後,勵精圖治,由年輕的一代執行大改革,正霍霍欲試的帶著猶如當年先祖的革命精神為國做事,而民黨則像過去的國黨般經不起腐敗的考驗而在第3次大選交鋒中失利。國黨銜命為執政黨後,緊接著延續2005年國共兩黨雙方協調的熱情與會事項,著手規劃這件大事,其模式已超越香港與澳門的治理方式,共黨第五代領導人同意台灣的運作方式是獨立的、不變的,可以繼續維持現行的政治制度來實行,因為根本沒必要把民主變為專制,第5代領導人公開說明中國最終會是朝此進展的,雖然前領導人,也就是第4代領導人對此頗有微詞,他認為時候太早了,中國大陸還未有足夠的”資格”去擁有”真正的民主”,並指摘第5代領導人其經驗不足,不懂提早接受台灣條件的後果,會使國家內部產生動亂。 但,勢力漸薄的第4代領導人不久即默不作聲了,外界猜測他似乎被說服了,雖然往後公開場合對此項議題仍未反口,但態度已極為低調,直至現在,其負責的只是出國攏絡友邦,做些推展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外交訪問,與第5代領導人已漸行漸遠。 唯一不放手的是軍權,第5代並不是直接如美國一樣說交棒就全數事務移交,在中國,是緩慢的移交,到如今仍有一些軍權在第4代手中,是201X年中唯一10﹪完全現代化部隊----南京軍區。 其正、副軍區長是數年前撰述「超限戰」的2位作者。 基於共黨規定,軍區長只能留任在同一軍區2年,過後要即行調離且不得有任何原軍區人員同行。 但南京軍區的正、副軍區長卻已留任4年有餘。 此項規定本是制止軍區長跋扈剛愎,形成軍閥態勢,故加以遏阻。 但因第5代不願自家將軍至仍在第4代掌握下的軍區中去歷練,故姑且讓其一直放任妥協,待自方兵馬整戈完畢穩固後再行撤換南京軍區長。 而這機會終於到了,統一大典,在世界公認第3次世界大戰最可能發生地的熱點之一---台海兩岸。 其程序是由國、共兩黨研擬而出,他們為完成這項中國人21世紀最重要一件大事,規劃為合於雙方為這60年來意識形態上的衝突而導致的局面來個圓滿終結,底定了典禮的進行方式。 就是為表示雙方和平共榮結束這對峙的局面,典禮舉行中雙方的海、空、陸三軍將會象徵性意義的握手言和,這場面將是非常浩大感人的,台海兩岸的軍隊合起來近達四十多萬之譜,此大一統場面吸引了全球媒體蜂擁而至。 人們將會看到代表共軍的海、空、陸,三軍馳翱在台灣北部的軍隊訓練場地裡,熱情的與台軍部隊做統一的象徵性表演。 此項盛會冠蓋雲集,但因事涉敏感,會場中並無邀集別國元首來參與,仍有中國在軍事上低調的味道在。 且有的國家並不是很欣然有此結局畫面。 如美國,當此消息第一次傳至華府時,美國總統馬上下令軍事幕僚即行重新研究西太平洋會有何改變的可能,當然,依照條約及安全的必要,對於視為威脅的中國,其賣與台灣的高價軍備,如飛機、戰車、潛艇等,都是其國內最高級的機密武器設備。 想到此,美國立即實施特別契約條款,要求台灣奉還以往賣與台灣的軍事設備。 台灣方面強力譴責此舉實在是國際勒索的行為,並諷刺美國為何不收回伊拉克聖戰士的刺針飛彈。 限於無奈及意料不到,美國只好以”不平等”的價錢買回那些次等品,只留下幾架供台軍在統一大典完畢後再直接以不降落方式送回美國,但上面的機密器材已拆卸一空,只留下足供完成典禮的基本套件而已。 事情就是這樣,政治上的確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 此事也有極為快樂之人,也就是第5代領導人,他趁此次機會,很顯然的,為安撫及消除美國的顧忌,請第4代領導人出馬至美國華府”作客”,以消除美國的疑心,並重申以經濟和平導向的立場。 而第5代在政治上玩弄起高超的謀略,他把握住機會,在其聲勢達到頂點的這時,他決定徹底輾除第4代的軍權。於是抽調了最靠近台灣的南京軍區近80﹪武器兵力去奉命參加”統一大典”,以代表共軍。 立意良善,不容置啄,且第5代領導人實為民眾熱情的擁載,或可比擬為神格化的毛澤東了。 第5代的確是個人才,技術班子出身,父執數代是烈士開國祖先後代之一,猶如烈士之後,故爬升迅速,而其實力更獲年輕一輩的改革派心服,雖無任何軍中背景也未打過仗,但在如今現代化世界裡,戰爭早已不是現代人懼怕的其中一環,小規模戰爭只是偶爾出現,繼於南海情勢、與印度及俄國的邊境裁軍會議穩定後,共軍已鮮少在有何軍事動作,與俄的關係雖然不是驟全,但也不會有何利益衝突。 第5代內心高興的想著,如此下去,台海問題可謂最後一件中國人心頭擱著的大事,解決後,全體中國可謂重新邁向一個新的中國人世紀一樣令人振奮不已。 而在之後,為彌補歸還美國軍備後台灣軍力的空缺,這批部隊將會一部份留在台灣,一方面削弱南京軍區兵力,一方面也可趁此聲勢毫無顧忌的”請”第4代完完全全的交出兵權了, 到時,那不世奇才----鷹派的超限戰雙將軍,將會被新制定的規則而被迫退役,第5代就可不用芒背在刺的處理國事了,而和平……也會到來,民主…….也可以實現了。 ※ 常識祇是我們滿18歲時獲得的偏見而已 D-5日 高雄港外1浬處 海面上望去一片平靜,天空陰沉沉的讓人在心中結起了不安的鬱悶,海鳥也似沒有活力的停留在防風林裡,一點要起飛捕魚的心情也沒,因為動物的直覺知道,颱風已快到了,那強烈的西太平洋氣壓,常常壓的東亞諸國喘不過氣來。 進港的船隻已剩最後一批,有的是申請臨時進港,已避過這次的颱風。港內大型起吊架設備齊全,碼頭數目也敷高貨量使用,應付著台灣南部進口物品的需求,舉凡各類民生用品、外來食品、家具、建築材料,還有最重要的燃料----石油和天然氣。 港內的水常常顯的黝黑,水上平舖了一層油膜,使得水因油漬張力而不易起波濤,看似被壓住一樣。 在港的出口處,旁邊遠處是風景優美的西子灣海域,沙灘上的人正幸福的躺臥在質淨的沙堆上,想趁著颱風前夕盡情享受一下最後平靜的沙灘。 一陣陣從壽山吹落的風,捲出了由沙組成使風的軌跡現形的塵幕,瞬間向路徑中所有遊客拍擊,而這些塵幕將會越過灣攤、堤岸、防波堤、一段不長的海凹、魚產店,最終抵達高雄港的出海口。 海鳥棲在樹上藉著葉子掩護不被風沙打擾,默看著沙塵伴隨的沙沙聲直捲的煙塵瀰漫,直推出了海岸。這陣風的源頭-壽山,上面也有台灣獼猴---那些無緣無故會坐在山路正中間的路霸,也正在靜靜地望著,牠們看到沙塵正被吹向外海去,似乎沒有受到阻礙,沙子像得意的小孩,完全失控的往外奔去。不過外面正好有數艘體積龐大的貨櫃船,赫然擋住了沙塵狂妄的氣勢,於是海面又恢復了安寧,沙則沉入了海底……….. 這在港外集結成一長串的遠洋貨櫃船,排水量足足有數十萬噸重,比軍中的航空母艦還要巨大,載重量也更為驚人,貨船航行室設在船艉,船艏與船舯是個較航行室低矮的置物區,擺放著高達數百尺的貨櫃,用了許多鐵鍊栓結套件固定住這堆鋼鐵貨櫃。 這堆貨櫃很異常的都是冷凍空調櫃,跟普通貨櫃不同的是在五分之一的貨櫃空間裡,加裝了冷凍機,以維持櫃內的低溫,使其食物不至腐爛。 這多艘貨櫃船船長之首--昭華,是這群貨櫃船隻的領航,他正在第一艘貨船的航行室中,那比普通船隻設計的更高的航行室,是怕船長視線被高疊的貨櫃擋住。 昭華50多許年紀,臉色樸淡,但雙眼卻沒有商船船長般因老練而略為滄桑之感,反而在眉宇的配合下,流露出極為堅毅的眼神,更看深一點,那是顆甚為專注的眼珠子。 歲月的傷痕佈滿在臉龐的四周,似乎他被大地的海風吹拂過無以計數而留下無法抹滅的痕路。 他坐在航行室中唯一的椅子,外形似星際奇航的艦長椅,下方有緩衝抗晃簧,使船長椅可以穩立在一個角度,不過像這類大貨櫃船,通常不會有太大的搖晃,尤其是在這暴風雨前的平靜。 室內各員負責各項對外聯絡、導航事宜,不過大部分時間他們只是看著空無一物的海面,心中祈禱早日到達岸邊。 這時對講機傳來嘶嘶流水聲,一個聲音傳了過來:「你們從旁繞進來吧,對,從那一串在進港航道積結的船隻旁繞進來,不用登記等候啦,我知道你們是幹什麼的,檢察官承德有跟我提過,是為了”統一大典”而運來的物資嘛,快、快,趁著颱風還沒來臨先進港準備吧,免得到時高雄食物不足呢,哈哈,我說阿,大家一定會大吃大喝的………」 連絡員握著對講機朝昭華船長看,昭華仍面向前方,他看到為躲颱風而在前方擠成一長串的各種船隻一直延伸到第2座燈塔雷達站處,雷達站裡聽說裡面有一些軍人駐守著,他們負責軍艦的引導和通訊。 昭華點了點頭。 連絡員立即回話:「好,那我們就直接進港了,碼頭位置是9、10、11、12號碼頭對吧?」 對方傳出:「是啦,是啦,不然怎麼夠擺這麼大的船,大位置都被你們佔光了,你看看。喔,對了,你們直接往”出港航道”進來,反正現在沒人要出港對吧,哈~~~,快快,引水人已經出發了。」 “喀啦”,對講機流水聲變微弱。 昭華眼神閃耀出光芒,他細細思索著,這一批貨櫃的”東西”,而他們的用途更是重要,台灣南部地區都靠它們了! 貨船稍微偏轉了航向,穩定的航入了隔著一些海上浮樁的左側航道--出海航道,這一條航道上,他們的方向是逆向的,但因颱風的關係,根本無船隻要出港。沉重的體積使整艘貨船顯得老而沉重,排熱煙囪一吐一噗,宛如巨龍的口中火焰餘煙,一晃眼已纏綿出一段段的黑煙出來。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