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家要統一
2012/12/29 04:02:29瀏覽2753|回應17|推薦12

王炳忠:

我在臉書問殷瑋:「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現狀,是永遠維持不統、不獨的現狀嗎?還是追求終極統一的過程呢?馬總統說現在不統、不獨,那以後是也能統、也能獨嗎?」他回應說: 「三不指的是馬總統任內,此前已多次說明,殆無疑義。」我再公開於臉書並私信給他追問:「中國國民黨作為一個政黨,即便馬總統下台後也還是存在吧,

國民黨覺得以後是也能統、也能獨嗎?」他至今未再回。

────────────

馬總統應宣示國家統一為終極目標         郁慕明

  《中華日報》1226日發表題為〈郁慕明應宣示「國家統一」的具體內容〉的社論,對新黨於1223日首場「請問台灣人民」巡迴演講中對馬總統及中國國民黨提出的呼籲有不解之處,故特藉此文回應,以向各界人士報告。

   誠如《中華日報》社論所言,「國家統一」是兩岸分治時代的大問題,是許多人所關心的。無疑地,此問題也將直接影響台灣人民的未來。二十餘年來,所謂統獨 之爭的起源,不是我們急於統一,而是有人急於破壞現狀,要推翻中華民國憲法(含增修條文)所建立的兩岸一中的架構,要切斷台灣和中國的法理聯繫。換言之, 我們始終依循憲法,維持當前國家統一前兩岸和平發展的大局,但有人卻是要另立新國家,因此才有「兩國論」、「一邊一國」、「公投制憲」這些「法理台獨」的 行徑,既讓台灣嚴重分裂,更使兩岸戰火一觸即發。

  2008年政黨二次輪替後,馬總統陸續完成兩岸三通、簽定ECFA, 宣示「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禁稱大陸為『中國』」等作為,我們都相當肯定並支持。但是,對於國家當前的現狀、未來的方向,馬總統卻仍在迴避,使得我們憂 心忡忡。在新黨「請問台灣人民」首站演講後,中國國民黨回應說:「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台海兩岸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試問憲法所言的現 狀,難道不應該是國家尚未統一、追求終極統一的過程嗎?遵循憲法一中的框架,我們可以「不統」嗎?

   當然,中國國民黨也多次重申,所謂「不統、不獨、不武」,指的是在馬總統任內的政策。那麼,在馬總統卸任以後,作為一個擁有百年歷史、企圖繼續執政的大 黨,中國國民黨所認同的國家方向是什麼?現在不統、不獨,是不是將來也可以統、也可以獨?對中國國民黨來說,台獨也可以是選項嗎?

  關於國家統一的具體內容,早在1991年由李登輝前總統所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就已經制定、通過了國家統一綱領,在當中提出了分階段、不預設時間表的終極統一藍圖。2006年 陳水扁宣布「終止」國統綱領,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先生還強烈要求陳水扁說明,發動罷免總統案。可如今馬總統自己執政已近五年,國統會與國統綱領卻都未 恢復。藍綠都迴避統一問題,視統一為洪水猛獸,無怪乎國家統一的具體內容,各黨至今都沒有共識!新黨正有鑒於此,乃呼籲馬總統必須恢復國統綱領,明確統一 目標。國家有了方向,政府才能進一步召集各黨,共商國家統一的具體內容。

  現在大家都說兩岸是「彼強我弱,彼大我小」,所以只能迴避統一問題。如此下來,既不能也不敢法理台獨,又不主動宣示追求統一,豈不就是「偏安獨台」、以拖待變、等待「被統」嗎?今天我們重 新省視國統綱領,兩岸不已進入到當初預言的「中程階段」嗎?兩岸高層人士互訪,今天不是每天都在進行嗎?連民進黨人士不也都積極參與嗎?當初我們還有自 信,要協助大陸經濟發展,和他們「共同開發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怎麼今天換成對岸提出平潭特區,邀我們「共同開發」,我們就說是「一國兩制」,拒之千里 呢?既然馬總統也說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為何不能將「去中國化」的教科書撥亂反正,增強民族意識,大大方方地宣示我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呢?

   我們當然清楚,兩岸因歷史的分合、制度的不同、習慣的差異,統一絕非一蹴可幾。但是,作為領導辛亥革命、八年抗戰、為爭取民族復興有過光榮歷史的中國國 民黨,為何不能自信地追求終極統一的目標?台灣好像很小,但依靠憲法一中的法理及中華文化的傳承,台灣可以有很大的主動權。同樣地,新黨雖小,但我們有大 格局、大方向,我們會勇敢地向前行!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crane&aid=718266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閱讀
2013/01/17 11:22
剛讀了夙鳳凰網上一篇旺報文章,文意應是合情合理的,先引這段分享:
[追根究柢,两岸间的不信任感与敌意并未消除,反而“大陆元素”随着交流以各种人事物的形态充斥于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所建构的未必是正面与善意的形象。  因此两岸关系自然陷入一方自信增加而开始抱怨“只经不政”,另一方不安全感犹存、敌意未消而趋向“固经守政”的僵局。扭转僵局与降低敌意的关键在于大陆能否“合情合理”的正视“中华民国”的存在,在“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以自己的方式承认“一国两府”的事实。合情系指合乎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认知与感情;合理可谓合乎“一中框架”的底线。]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327397.html  [----正視中華民國----]
又:
一直覺得臺灣有作風不同的兩派人士。恰恰剛讀到的鳳凰網上另一篇旺報文章,大致看到了梗概的: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452957.html [大陸因素------]

尊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理越辯越明
2013/01/14 01:28
我主張獨立,這裏的人主張統一,我雖然反對你們,但是你們至少立場是明白的。但是馬英九的國民黨呢?不統不獨不武?整個一只混球,政治沒立場,治國沒方向,什麼也搞砸。這種爛貨還不如兩蔣。敵人像北七,打起來沒勁。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早遇文,分享視角
2013/01/12 09:12

[經濟→社會→政治是一個連鎖],開放經濟逐漸推向自由社會推向民主政治,是必然趨勢/時代潮流,且待以時日;時間,始終是所需。(今早遇文)

"经济改革和行政改革的成果也离不开来自民主法治的政治运行机制的保护。否则,已获得的改革成果就有可能遭受旧有政治与行政文化的蚕食,已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有可能被既得利益联盟所瓦解,已形成的正确改革与发展方向就有可能因为有缺陷的管理模式的裹挟而走形脱偏。

在我国经济改革和行政改革的能量和张力臻于极限的时候,及早点燃政治改革的第三级火箭,为中国发展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性增加源源不绝的动能供给。争早日使我国能够有一个更加科学、民主、法治的政治与行政体制。"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6578305.html (經學評論者)

"习近平勇于突破传统的表现像春雷般打响了大陆的政坛,他主张「劳教」制度的改革,表示要让民众感受公平正义。外界认为这是他上任后首个改革,显示他对「依法治国」的强烈决心。

大陆近年来的「官的权威」不断下降,依法治国不再是理想,成为真实的需求。舆论对劳教的鞭挞,希望能加速推动司法改革,劳教是大陆特有的制度,公安机关可不经法庭审判关押民众、强迫劳动等,是大陆近年来维稳的重要手段。香港人对此颇为忌惮,因之不能接受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以保障人身的自由与安全。"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2388913.html (媒體人)


Archangel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互不承認是技術性問題
2013/01/10 08:29

國際公法對國家承認的定義是很空虛模糊的概念,

國家承認其實是以暴力為基礎的獨斷意見,更多的情況是權謀大於正義。

即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承認,

兩個政治實體仍有各自的邦交國,大家都活得好好的,

別被民進黨那種「別人不承認我,我就會死」的詭計誤導。

而外交實務中涉及國家承認的實例,並非全是冠冕堂皇或完全正義。

兩德模式是代理人戰爭,兩韓模式也是代理人戰爭,

雙方都必須互相承認才可以發動戰爭。

而兩中模式的困境在於我國不想當美國的代理人,

美國也不想讓我國當代理人(季辛吉的意見),

所以兩岸就像兩個幼稚的小孩在吵架,互相不承認。

但一個男人會因為不被別人承認為男人,就不是男人嗎?

同理可證,政治實體不會因為不被承認而不存在,只是最終雙方仍要決一死戰。

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真槍實彈的戰爭與人心思想的戰爭,都能決定國家的存亡。

共產黨當年用花言巧語奪取大陸地區,

現在就看共產黨能不能繼續為持他們說謊所建立的假象,

我國該做的是以中國文化融合民主政治,改良原始儒家學說,

就像西德的基督教民主黨那種做法,得到大陸地區人民的支持,

才可以讓中華民國達成民主共和政治。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妨分享SCFTw2的回覆吧,我被引得想到底
2013/01/09 18:35

後來,SCFTw2部落格友回覆了,頗詳。下面是開頭,然後四大段:

"我所說的【歷史解釋】、【文字】、【土地制度】、【政治制度】這四方面的衝突並不是你所認為的“技術性難題”。

------
------
------
------
?X?B: [2012-12-14] 簡談兩岸六十年來累積的四大歧異可能永久阻絕兩岸的政治統一 - FAGACEAE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SCFtw2/7139146#ixzz2HTIgKtST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再想----
2013/01/07 08:02

今早回應一篇久違的UDN部落格友兩則回應。他的思考也很有意思:

討論-2

大陸一度常提"一國兩制",這岸難信任啊。這樣,大陸極可能是主力政權,而且兩岸大大的政制社會歧異,遇上內政外交大政策那能運作呢?

討論-1

SCFtw2您好。久違。您曾一陣子不發文,休息了呢。
佩服您的觀察,這些確是技術性難題:

"【歷史解釋】問題、【文字】問題、【土地制度】問題、【政治制度】問題這四大衝突幾乎無解,因為兩邊都不會放手,事實上有些東西早就烙在那裡了,想移都移不開,想變都不可能變。"

(?X?B: [2012-12-14] 簡談兩岸六十年來累積的四大歧異可能永久阻絕兩岸的政治統一 - FAGACEAE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SCFtw2/7139146#ixzz2HEy5fvNi)

最近有些思考兩岸的言論,我讀了,也被引進思考裡,只是想也想不通。以下,引一篇昨晚的回應,想一想:技術性問題多難也能愚公移山地排山倒海般解决吧;不過時日可長,可能幾代都不會看到。

以下引文:

------

[在這裡]:http://blog.udn.com/SCFtw2/7139146#reply_list


廢棄網頁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專罵天字第1號賤嘴奴狗!
2013/01/07 03:07

自封為共匪圈養的天字第1號賤嘴奴狗:

怎麼又跑到這裡來了?

別到處發賤,老子看你不順眼。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兩岸的問題太難了----
2013/01/06 23:22

前曾說的回應是向國先生的文章,他回覆了。我再讀他的著作,又想了一下,覺得兩岸問題太難了。以下,是再回應的後部,也合在這兒分享一下:

[---
只是,若終極有統,是"民主統一",應是可能的,大陸經濟開放了,社會隨着愈來愈開放,擋不了的變遷,政治也將走向開放;經濟→社會→政治,是一個連鎖。借一篇文章的幾句話,正好也是我依稀所看,是說得細微一點啊:

"我們評斷大陸,最重要的還是看中共的專權統治有沒有改革的希望。從某些跡象看,並非全無可能。像大陸領導人的任期制、對貪汙的追究、言論自由尺度較前放寬,以及對民怨的逐漸在意等等,都是好現象。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來在國內外都坦言中共應進行政治改革,否則經濟改革的成果就無法確保。溫的話雖然在政治局內好像未引起反應,但若說他的意見毫無官方代表性恐亦非實情。
大陸的經濟規模已居世界第二,它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大陸若無安定的環境,經濟成長遲滯,甚至產生危機,則全世界受害,而台灣首當其衝。"

引自:感時篇/願共產黨在大陸做得好 - 張作錦 - 名家專欄 - udn閱讀藝文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26532#ixzz2GxRrSxCg
Power By udn.com   ]

(?X?B: 臺灣特色的國際視野 - 國政論2005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gzhl2005/7193330)

 


战争风云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1
2013/01/06 23:06
可以借鉴南北塞浦路斯模式或美国南北战争模式

joycelinlin愷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德國的經驗可借嗎
2013/01/04 09:11

今早回應一位udn部落格主的覆文,他,應說是主統者,前曾提過"一中兩國",怕誤會又強力聲明異於一邊一國,而文思仍在構想(已幾個月了),正文還未誕生,於是,我想先問了。也可在這兒分享一下啊。

【"一中兩國",是類似德國統一以前的"兩德"嗎?問題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如何從互不否認到互相承認,和平共存,至統一各種條件和心態上的水到渠成,是嗎?若交流互助至有需要,則在"中華"或"中國"名義下才適合統一啊。否則一國兩制,這岸沒信心,聯邦,彼岸不信任;政制和自由度的不同,始終是大鴻溝。德國呢?統一之前,也曾是大鴻溝吧?】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