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5/21 07:16:06瀏覽3977|回應6|推薦38 | |
路旁的牽牛花 李速萊/攝影 行政院剛成立的「文化部」的Logo是「牽牛花」,這種花的形狀像喇叭,顏色是紫色,您想知道牽牛花名稱的由來嗎?請看本文介紹。 牽牛花,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詞義是植物名;旋花科牽牛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整株被有絨毛,莖纏繞,葉互生,通常呈心形,三裂,有長柄;花冠成漏斗形,連花梗看起來像一支喇叭,故亦稱為「喇叭花」;葉形和花色因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原產於亞洲,我國各地野生者多。 關於牽牛花名稱的由來,根據《維基》網站的記載:「牽牛花的名稱由來有兩個說法: 一是根據唐慎微《證類本草》記載,有一農夫因為服用牽牛花種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餘牽著自家的水牛,到田間蔓生牽牛花的地方謝恩;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花期又與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相同,故而稱之。」 對於說法二,由於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是農曆7月7日,而牽牛花一年四季皆能開花,故此說法不可信。至於說法一,無法直接從名稱看出來,因此筆者嘗試從漢字去作研究,有著如下的發現: 牽,根據《國語辭典》的解釋:注音是ㄑㄧㄢ,當動詞用,字義一是拉、挽引;字義二是拘束、受制;字義三是連帶、涉及。牽,根據《閩南語辭典》的解釋:音讀是khan,當動詞用,釋義1.攜、拉;2.從一端拉出;3.引導、帶領;4.使有關聯;5.說話東拉西扯。 牽牛花,根據莊溪植物網站的解釋:牽牛花是一年生纏繞草本,它的蔓莖是以反時針方向向左旋轉,環繞著支柱,而花苞則是順著時針方向盤旋生長。 「牽」字用在牽牛花的名稱,是指它的蔓莖像「牽藤」;牽藤,根據《閩南語辭典》的解釋:當動詞用,指蔓生植物,如葡萄等,攀附在別的東西上延伸成長。 至於牽牛花的「牛」字,若當成牛(ㄋㄧㄡˊ)字解釋,是指被牽的牛;牽牛,根據《閩南語辭典》的解釋是指拉牛前進。「牛」字也可轉化當成扭(ㄋㄧㄡˇ)字解釋;若當成「扭」字,是指牽牛花的藤蔓呈牽扭方式攀爬。「牛」字暗指「扭」字的諧音和簡寫。 宋朝的唐慎微是從感恩的觀點,解讀牽牛花的名稱;但筆者卻從漢字的觀點,解讀牽牛花的名稱,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 牽牛花的莖,以「牽扭」的方式到處攀爬。 (二) 牽牛花的「牽」字,除了意指牽藤;其組字部件是「玄冖牛」,其中的「玄」和「旋」字同音,可暗指該花是 「旋花科」植物。 (三) 牽牛花的「牽牛」,可意指牽著牛隻在外,可以見到路邊到處都有牽牛花。 [參考資料] (1) 莊溪老師《認識植物》網站:http://kplant.biodiv.tw/ (2) 谷歌網站:http://www.google.com.tw/ (3)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國語辭典》) (4)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閩南語辭典》) [相關閱讀]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