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8 00:47:05瀏覽4747|回應5|推薦54 | |
南人食米,烹來水少成飯,水多成粥。一樣的南人,一樣的米,食的粥却是多種風情。 家裡是閩南人。在大家圖方便,改吃麵包牛奶西式早餐之前,餐桌上的早餐最常見的是閩南話叫作「糜」的粥。這「糜」或用隔夜飯,或用生米去煮,就是一鍋白粥拿來配菜的。小菜不拘,鹹的惹味的,能配白粥的就可以。 長大離家以後,家裡煮的粥吃不著了,倒是在外頭餐館裡碰上了廣東人吃的廣東粥。那粥裡加了澎湃食材的吃法,和以前在家裡餐桌上的那一鍋白粥長得完全不同。 其實閩南人也吃加了料的鹹粥的。「菜豆」當季的時候我娘就常拿它來和香菇肉絲蝦米乾魷魚煮「鹹糜」。可這「鹹糜」和廣東粥最大的差別不在於裡頭加的東西,而在於那米的煮法。閩南人的粥是用來「喝」的。米湯和米粒楚河漢界。小時候常常一鍋粥重複加水要吃上好些天,原因在於有人喜歡喝那個米湯,到頭來一鍋粥總是吃得只有米而無湯,只好加水再煮。以前復興南路上到處可見的「清粥小菜」店賣的就是這種閩南式的「清」粥。廣東粥不一樣的,重點全在那個「濃稠」。米要熬到開花,熬到軟綿滑潤,熬到見米不是米,吃來黏嘴的境界。這和閩南人吃的「清」粥在方向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離家之後,粥也很少吃了。現在大家都忙,誰有那個空閒去熬那鍋粥。台灣的清粥小菜也好,香港的廣東粥品也罷,碰上了也還要吃吃來回味一下這記憶中的米食好滋味。台灣一般食肆賣的廣東粥其實有一大部分的濃稠度介於閩南式鹹粥和廣東粥中間的那個境界,真正要找到熬出火候的也少。這回來香港,便尋來了上環的「生記」,結結實實地吃上它一碗又濃又稠的廣東粥。 店的外觀。是滴,這家也是出名的排隊名店。 生意真的很好。 裡面很小,不過大家反正併桌坐,東挪挪,西挪挪,也不過是來吃粥的,所以隊伍動得也挺快的。 點了皮蛋。可惜没薑配。 香煎魚餅。 沾粥裡食材的薑蔥豉油。 一個魚腩魚骨粥。它們粥給得分量十足,便宜又大碗。食量不大的像我們這樣兩個人分食一碗也盡夠了。 它們的魚腩完全不腥,處理得很好。 這碗粥濃稠滑潤,魚骨魚腩的滋味盡在粥裡,吃得碗底朝天。好吃啦! 地址:上環畢街7-9號地下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