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 世界No.1 誰的錯?】 假研發 可A錢;也可 A博士學位
2013/04/11 23:12:03瀏覽286|回應1|推薦2

參考文章台灣薪水低,別怪錯人

>>>>>

【誰的錯?】 假研發 可A錢;也可 A博士學位

創新可當研發 賺政府的補助 ,研發可當論文取得博士學位,

因此

創新成果可當論文取得博士學位,不足為奇!

【捨本逐末】 創新的假研發 還可取代論文,申請實用型博士學位...

創新的假研發 害產業無法升級;還害更多「博士滿街跑」....

報載 教育部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增實用型博士學位,可用創新研發和專業實務等研究、專題製作或研發成果等取得博士學位,不一定要寫論文才能畢業。

想起政府政策...

創新當研發補助,研發有假....因為產業無法真正升級!

博士專家政客 讓台灣成立一堆大學,以實用但低階技術為主的技職學校反而變少了,讓台灣「博士滿街跑」,不易找工作,一堆學非所用,也因創新當研發補助,研發有假....產業無法真正升級,薪資反而創新低...

現在創新的假研發的研究、專題製作或研發成果等,可取代寫論文,也要搞個實用型 假博士。

************

人才白皮書 培育實用型碩博士 人間福報-2013/4/9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01187

教育部委託專家學者制定「人才培育白皮書」,昨天公布初稿,文中大聲疾呼,應打破現今高等教育獨尊研究型碩博士現象,增加實用型人才,如工商管理博士、理科博士等,讓高階人才培育走向多元化、提升學用合一的產業競爭力。

台灣碩博士人數持續成長,學者專家擔心供過於求,可能形成「博士滿街跑」窘況。白皮書初稿指出,應「調整」國內長年來過度培養研究型博士的失衡現象,要推動碩博士分流,增加實用型人才,如DSc(理學博士)、DBA (工商管理博士)、DEng(工程博士)等,避免人才培育流於單一化。白皮書認為,國內偏重培育研究型碩博士,出路有限,應隨著社會需要,推動碩博士分流,分為研究型與實用型兩種課程,研究型課程為從事學術研究作準備,實用型課程培養創新研發和專業實務方面的高階人才。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表示,就像國外將碩博士培育分為「研究型」和「實用型」,台灣應參考他山之石,強化專業實務與創新研發領域的人才培育,以滿足多元化人才需求。

為因應「人才危機」,白皮書除建議企業應投入人才培育機制,讓十年後培育的人才,比目前提高兩倍生產競爭力,亦提出「加值技職教育」行動方案,希望透過建教合作等多元方式,強化「學用合一」成效。

白皮書初稿建議調整現行大學、研究所招生規模及方式,強調目前研究所招考方式已影響到大學部學生學習績效,不少大學生為報考研究所,無法專注於應有的學習,白皮書建議將碩士班入學方式調整為「申請為主、筆試為輔」,名額比例由各校自訂。

白皮書初稿也建議檢討大學入學制度,延後學測的考試時間,讓高三正常教學;同時檢討高中職學制與定位,將大學學測與四技二專的統測整併成另一個考試,而升學制度也以甄選入學為主,一改過去考試分發為主的狀況。

白皮書指出,目前只有百分之八的高職生畢業後就業,大多數繼續升學,導致中級技術人力缺乏,建議重新重視產學合作的二專學制,推動高職、二專的「雙聯學制」,高職三年級時赴業界實習,畢業後成為合作企業的正式員工,同時在科大進修特別設計的學程,以取得二專學歷。

教育部綜合規畫司長王俊權表示,白皮書內容都還只是初稿、尚未定案,教育部將舉辦三場公聽會,廣聽各界看法與整合相關建議,預計五月底正式公布白皮書定案內容,藉此做為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據。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7495199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科技領域最嚴重】論文品質差 學者:應刪減研究補助 台灣醒報 – 2014年6月12日
2014/06/13 07:03

論文品質差 學者:應刪減研究補助

台灣醒報 – 2014年6月12日

http://anntw.com/articles/20140612-VBVy

國內碩博士論文品質不良的現象,令人擔憂。

「畢業季來臨,但國內碩博士論文的品質仍在格式上良莠不齊,但這些碩博士論文卻是社會發展下的產物。」教育部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江彰吉認為,學術研究已不復從前,注重學理貢獻,如今反而重視「專業貢獻」。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建議,教育部應在大學系所與教授指導論文的品質上做好抽查,若不合格,就刪減研究補助經費。

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11日在媒體上撰文《從碩博士論文看頂尖大學的卓越性》指出,每年六、七月是各大專院校研究所畢業前碩博士論文的口試階段,許多學生為了趕緊畢業,通常會看到論文架構不完整、文句邏輯、錯字百出、格式不正確等狀況,且認為學生的論文品質,已不再像過去電腦不普及的年代來得謹慎、小心。他質疑,如此良莠不齊的論文,如何追求「頂尖大學」? 【研究素養偏差】 「國內碩博士論文每年約有3至4成以上,品質都有問題,且不同系所與研究領域差異很大!」國家圖書館碩博士論文資料庫館員王老師根據多年的觀察指出,論文品質不良在國內已常見,不只歸因於老師在研究素養中的教育偏差,最後把關的「校方」責任更重大,不僅沒有強制規定遵守論文寫作守則,甚至還會發現學生格式混亂,連紙本與電子檔都不相同。

【科技領域最嚴重】 「『科技領域』的研究最為明顯。」王老師說,科技領域的相關系所,其老師多數與業界合作,「重視研發成果,不重視學理研究,」學生就像「附屬品」一樣,幫老師達到研究成果,盡速讓學生畢業就業;他認為,管理碩博士論文品質的關鍵,不在公權力或立法機關能否做到品質把關,以目前管理碩博士論文的「學位授予法」來說,無法就「論文格式」訂出較細則的規定,所以關鍵仍在校方。

【刪減補助預算】 「教育部必須要針對某些自稱『頂尖大學』的系所,做好論文品質的定期抽查,若不合格,就得刪減研究補助!」嚴震生建議。國內碩士論文開始出現品質不良的問題,不僅與唸碩士學位的學生增加有關,因為老師負擔不僅變大,一次可能連同在職專班的學生,共指導20多位學生,要把關論文品質確實有困難的地方,但老師仍必須捍衛學術最基本的尊重與嚴謹。

【注重專業價值】 台大電機系教授陳在相受訪時表示,理工學院與其他社會科學所重視的學術價值不同,若一個老師對研究較嚴謹,學生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趕出論文,因為工學院重視研究結果與貢獻,老師口試論文時很少會翻閱學生前面所寫的內容,只看實驗動機、過程與結果貢獻,才決定是否通過。

「勿用菁英時代的學術發展來看現代學術研究的趨勢。」教育部高教評鑑中心執行長江彰吉認為,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高級人力,不像早期務農時期的學術發展一樣,注重「理論貢獻」,反而現在注重實務上的「專業運用價值」,因應商業需求,須注重研究的附加價值,老師也會考量學生是否從研究中,學到獨特的技能才是畢業的重點。至於論文格式,校方也應加強宣導才能抑止頻繁的出錯。


李深耕(glee) 於 2014-06-13 07:04 回覆:

假研發、真補助。差論文、真A博士學位。假公部門、真科技部。

【台灣 大危機】 私部門 偽裝 公部門 掌千億預算

http://blog.udn.com/glee/6702779

當 年掌千億預算分配 行政院科技會報(及CIO 辦公室 )廢了,多少林益世可能 下台入獄?

http://blog.udn.com/glee/6600665

從八德合宜住宅招標案 看【產官學研 交相勾結 政風盛行! 2014/5/31

http://blog.udn.com/glee/1377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