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堪一擠 政府雲!?】 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
2012/10/18 23:54:54瀏覽786|回應0|推薦0

引用文章【雲端運算 先吃自己】 大家分食 政府創造的15朵政府雲 2010/4/8

>>>>>>

不堪一擠 政府雲!?】 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

怪!? 擠就會當機!? 電腦程式寫得好,就算擠 電腦反應會變慢 也不應導致當機!?

台灣花了多少錢於雲端運算!? 不堪一擠 政府雲,反應及凸顯了政府多少相關問題!?

*************

2012-10-18 自由時報

房屋實價查詢當機2天 今再上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18/today-e1.htm

上路第二天,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服務網http://lvr.land.moi.gov.tw/N11/)當機,內政部昨直接發布公告,網站因查詢量太大導致頻寬不足,已協商中華電信將頻寬加大,因此正停機進行相關設備及系統校調,預計今日將再度開放。

房仲查價網站流量增2成

網站連續兩天當機,引發想查價的民眾不滿,不斷留言開罵,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儘快解決。但房仲業者的查價網站,卻受惠於內政部實價查詢服務網連續兩天當機,導致查詢次數大增。

信義房屋網路事業部發現,十五日及十六日兩天,查詢成交行情的比率較上週同期增加兩成,總瀏覽量最高的前三名區域,分別是台北市中正區、新北市淡水區、台北市大安區。

房仲業者︰可降低哄抬房價

信義房屋網路事業部執行經理蕭政華表示,長久以來,台灣房地產交易資訊不透明,使得房地產交易紛爭不斷,因此民眾對於政府公布的實價渴望程度,可從近兩天網站被塞爆的狀況窺知一二。

他說,從信義查價網站來看,成交行情查詢瀏覽量最高的前三名中,北市有兩個行政區入列,分別是中正區及大安區,且都位於台北市中心,可見民眾相當關心精華區段房價。

蕭政華表示,由政府全面推動實價登錄,並揭露必要的價格資訊,讓每一筆交易都「有價可詢」,將可大幅降低價格哄抬機率。

***************

雲端組公司 搶15朵政府雲

2010-04-08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2050901x122010040800383,00.html

雲端運算產業聯盟擬合資新公司,搶15朵政府雲(Government Cloud)!雲端運算產業聯盟昨(7)日正式成軍,經濟部也表示未來將打造全國15朵政府雲計畫,據了解,由於聯盟將以爭取國內外訂單為主,因此,聯盟成員擬成立合資公司,加速進入商業營運模式。

 雲端產業聯盟昨日在行政院長吳敦義貼上「台灣雲豹」作為聯盟標識後正式成軍,總共結合中華電、台灣大、遠傳、英業達、緯創、華碩等69家廠商加入。

 會長呂學錦:未來商機10兆

 擔任首任會長的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表示,據經濟部預估,台灣利用雲端運算發展軟體資通訊的產值將從2009年的200億美元、在2014年增加至500億美元。而2020年時,台灣硬體資通訊的產值將達3,669億美元,折合新台幣將有10兆元的規模。

 副會長英業達總經理李詩欽則指出,聯盟首要任務就是透過產官學合作,將台灣的技術及軟、硬體結合,把雲端產業鏈整套輸出國際市場,他並預期最快年底就可以把第一個雲端整合服務外銷到國際市場,據了解,第一個市場目前鎖定雲端發展成熟的美國或大陸市場。

 合組公司爭取國內外訂單

 在此同時,經濟部正力促目前擔任聯盟首任會長的呂學錦、副會長李詩欽等人協商會員成立一家大型雲端公司,以便未來爭取國內外訂單,中華電信證實,確實正徵詢各會員意見中。

 呂學錦昨日表示,未來聯盟會先爭取政府釋出的政府雲公開招標訂單,經濟部技術處處長吳明機昨日則強調,行政院希望未來能夠打造15朵政府雲,包含財稅、電子化政府、教育、農業、防災、政府採購等15個政府雲實際投資額尚在最後確認中,市場人士推估超過新台幣100億元,政府雲也成為雲端產業聯盟成軍後,爭取訂單的首要標的。

********

打造政府雲 釋百億商機

2010-04-01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Money/News/News-Page-content/0,4993,11050701+122010040100363,00.html

圖為產官學合作推展雲端產業一覽。

 行政院打造政府雲(G Cloud,Government Cloud),計畫將全省4,000多個政府機構資訊系統最終整併為2-3個雲端資訊中心,市場推估,將釋出超過新台幣百億元的雲端設備採購商機。

 除此之外,經濟部正評估於全省科學園區各自成立一個雲端IDC中心,提供工業區內科技大廠就地租用的可行性。

 中華電信昨(31)日表示,公司將在板橋成立雲端IDC營運中心,做為統籌全國散落各地的IDC機房,協助政府推動雲端產業快速起飛。

 行政院將在組織改造計畫中、推動政府機構資訊系統全面改造,據了解,該項計畫已交由行政院研考會負責,研考會指出,行政院推展雲端產業發展計畫中,確實希望透過全國資訊改造計畫,在行政院組織改造同時、建立全國政府機構資訊系統的「共構機房」,並逐步導入雲端技術,但相關投資金額目前尚未確定。

 行政院目前全省共有4,000多個政府機構,每一個機構各自建立一套資訊系統、總計約4,000個,中華電在10多年前拿下「政府服務網」標案,將全省IDC機房出租供內政部、交通部等各部會及所屬局處相關戶政、教育、農業、賦稅等單位建置資訊系統。

 由於韓國及美國等國外政府已經走向全國行政機構資訊整併為2-3個資訊中心,並逐步導入雲端技術,達到降低軟體租用成本、資源集中共享目的,因此,行政院希望向國際看齊,並將在近年透過建立「共構機房」、完成全國行政機構資訊系統改造。

 市場人士分析表示,政府的「全國網路網」目前是向中華電租用GSN國光IDC機房,未來,行政院推動政府資訊改造時,可以在中華電既有機房導入雲端技術、及採購相關設備,將政府資訊網逐步轉型為「政府雲」。

 透過這套G Cloud的建置,行政院除將扮演台灣推動雲端產業鏈的領頭羊角色,尤其未來建構完整「共構機房」時,勢必投資相關雲端設支出,市場推估政府相關單位將因此釋出超過100億元的雲端設備採購商機,藉此達到政府刺激內需,帶動相關雲端產業鏈商機。

 中華電信已率先拿下財政部賦稅資訊系統改造標案高達31億元,將把雲端技術導入該套系統外,由於該司公已拿到「政府服務網」多年,未來除將協助行政院導入雲端技術、建構這套「共構機房」外,並將爭取未來政府釋出龐大的設備採購商機。

************

兆元雲端產業

2010-04-27 工商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0,5249,12050901x122010042700384,00.html

 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出爐!行政院預訂本週四(29日)院會將拍板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政府決在5年投入230億元,從事網路頻寬基礎建設、應用開發等層面,將財稅、中小企業、教育、電子發票、健保等「政府雲」商機釋出培養民間練兵機會,以爭取國際雲端產業商機。

 行政院昨召開政務審查會,由政委張進福主持,討論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內容,預估至2014年雲端運算產業發展可創造兆元產值,新增就業機會5萬人。

 據悉,發展雲端產業,政府秉持民間能做的,政府就不碰為原則,在這次方案中,將建構一朵「政府雲」(government clouds),並將政府雲分割成各種不同資訊服務領域的雲端,全部開放招標讓民間參與,也就是將政府資訊「雲端化」,以此策略協助民間企業練兵,培養我國雲端產業實力,進一步進軍海外爭取外銷商機。

 「政府雲」中可供雲端化的服務資訊項目包括中小企業、醫療健保、國土安全、智慧校園(教育)、數位內容(網路音樂、網路電視、子圖書、網路遊戲)、財稅、電子發票、優質經貿網路、貿易服務,及金融等。未來電腦功能大幅簡化,所有資料都儲存在貨櫃式機房的雲端抓取,資料存取不必下載儲存。

 政府高層認為,我國在資料中心(雲基地)、伺服器等基礎很強,端末硬體設備包括手持式iphone也是強項,經過政府機關釋出練兵商機後,應能將技術、應用、環境建構、軟硬體及加值服務進一步整合,創出更具競爭力商業營運模式,有助至大陸或東南亞爭取商機。

 政府將在五年內投入230億元預算,從事網路頻寬建設、技術研究、環境建構、應用開發等,指導民間走在技術研發的前端。

 依經濟部提出產業效益,雲端運算可促成4萬民眾體驗,促成1,000億元新增投資,增加5萬個就業人口,將帶動資通訊產業發展,在2015年時終端產品、雲端運算系統及加值服務等,產值可達1兆元,創新興兆元產業。

 資策會、工研院聯合展開雲端運算研發,且擬與緯創合作開發第1版開放性雲端運算作業系統,開發貨櫃式伺服器,發展智能終端產品及加值服務。其中工研院將設立雲端運算中心,擬積極邀請英業達、緯創、普安、喬鼎、康舒、智邦等大廠共同參與,推動發展高度軟硬體整合與綠色節能貨櫃型電腦系統。

 鴻海與廣達均投入在開發貨櫃式伺服器及資料中心,宏達電則投入雲端的終端設備開發。

*************

造「雲」之道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4.10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528528.shtml

由中華電信、英業達、工研院、資策會、電電公會、資訊軟體協會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台灣雲端運算產業聯盟7日成立,並預言雲端運算相關產業的發展,將帶動台灣資通訊硬體產業的產值,於2020年達到新台幣10兆元。

現在,好像只要沾上雲端,就擁有會生金蛋的金雞母,許多網際網路服務提供業者(ISP)的股價,可以從前年每股3元多,漲到今年最高25元以上。但試問,這期間改變了什麼?實質上什麼改變也沒有,有的只是雲端的想像。從產業前瞻的趨勢來看,從現在到2020年,主流產業的確仍是資訊科技(IT)的硬體、軟體及服務三大領域,而雲端則試圖整合這三大領域,以提供低成本但更強大的服務能量。也因此,雲端下的三個分層,包括軟體、平台及基礎設備;雲端形成,雲端上的軟、硬體及平台,都隨時可以透過網路取得服務。

不過,網路服務也不是從喊雲端才開始的。網路ISP業者提供的服務,除了提供個人基本的連線服務外,更大的商機是在其他的商業服務上,包括各種的加值服務,例如專業資料庫查詢、電子商業交易(銀行轉帳查詢等)、虛擬主機(Virtual Host)、網路購物中心等,都是目前大型ISP業者的努力方向;但現在的實際狀況是,消費者除上網收發電子信件、查查資料外,實際參與加值服務的還是有限,這也反映出先前許多ISP業者公司的低股價。

之所以如此,除了企業本身的創新能力及競爭力外,頻寬不足也限制了許多加值服務的功能,因為固網最後一哩仍把持在中華電信的手裡,在沒有競爭者下,要有所突破,簡直是不可能。因此,政府曾嘗試利用無線通訊,打破中華電信壟斷電信最後一哩的局面,從電腦網際網路,擴至雙網的物聯網服務,結果也不太成功,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及台灣大哥大等電信業者在2006至2008年間的獲利,平均每年每家都超過220億元,以致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都看不下去,要求強制降價。

依照日本的規劃,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消費者可以享受到150 Mbps速度,費率則是每月1,000日圓(約合新台幣338元)以下。台灣的消費者跟日本及韓國比起來,簡直像極了冤大頭,還談什麼加值服務及雲端服務?這樣的頻寬,又能提供什麼樣的雲端服務?這些業者在電信費早就賺飽了,誰會相信他們真的在乎雲端?

網路服務發展的另一項隱憂,便是資訊安全。雲端號稱可以隨時隨地無所不在,透過物聯網取得服務,但倘若資訊安全疑慮不除,豈不也無時無刻暴露在資訊風險中。台灣的詐騙集團橫行,還輸出到中國大陸,這些詐騙集團所得的個人資訊情報,又有多少是從這些網路服務業者、電信公司流出呢?別的不說,推動雲端前,先把已經躺在立法院不知多久的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案通過吧。

到處高喊雲端下,據稱政府也編列10幾億元的科技預算,要每一個部會,甚至許多局處的研究計畫,都要有雲端的主題,到處在「造雲」然而,企業把雲端產業喊得震天價響,但別說實際獲利,就連獲利模式、顧客定位、服務對象及內容等,目前也還沒完全搞清楚,政府單位跟著亂喊,是胡亂安排政府的資源。既然雲端商機如此大,就讓企業去衝吧;政府現在最該做的事,是努力做好雲端的基礎建設:何時可以給我們低價快速的網路條件?何時給我們一個安心優質的物聯網資安環境?

【2010/04/10 經濟日報】

***************

張善政:政府帶頭 造10朵有感雲【經濟日報】2012.07.12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7219628.shtml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表示,國內發展雲端產業今後要「產值」和「價值」並重,發展出10個「有感雲」。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昨(11)日表示,新出爐的「雲端運算應用與產業推動方案」,將兼顧應用和產業發展,全力推動讓民眾有感覺的「有感雲」,由經濟部和研考會帶頭推動發展雲端產業。

張善政將於7月18日參加由經濟日報主辦的「雲端大未來」高峰會,昨天接受專訪時表示,台灣很多廠商發展雲端產業「天真的不得了」,停留在幼稚園程度。舉例來說,成立貨櫃機房,就是沒有實務經驗、人云亦云的作法,面臨很多先天技術和後天營運的瓶頸。

張善政指出,政府此次發展雲端運算,有別以往發展產業時只重「產值」,不再「打腫臉充胖子」,今後要強調「價值」,「產值」和「價值」並重,發展出10個「有感雲」遠勝產值的「數字遊戲」。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政府對於雲端產業的發展政策規畫為何?

答:行政院10 日已召集各部會檢討「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並將方案調整為「雲端運算應用與產業發展方案」,強調應用及產業發展並重的精神。

當前雲端應用面臨技術開發及市場行銷兩大挑戰。實質面計畫上,將在台灣打造一個雲端開發測試平台,整合國內外可用的雲端工具及解決方案,讓開發商可以在平台上測試;一旦「試婚」成功,未來有助於爭取台灣政府雲端標案。

另由研考會打造一個共用的政府雲端運算中心,各部會共用雲端機房及伺服器,全面發展雲端應用。而未來扶植產業研究開發的過程,將要跟應用掛勾,除協助開發,政府也要成為第1個使用者,為台灣雲端應用找出路。

目前政府資通訊預算萎縮,但將優先分配給雲端應用開發。未來3年,雲端計畫每年預算可望超過10億元,將由研考會持續電子化政府的推動,發展政府雲端應用;經濟部則負責研發,並訂下3年繳出成果的落日條款。

問:如何評估政府發展雲端所帶動的產業效益?

答:我上任後刪除雲端應用及產值的目標,因為發展雲端是要讓每個應用都紮實、讓民眾有感,且有利於節能減碳。

未來雲端目標,是開發深耕且優質的雲端應用,而不單看應用數量及產值,政府計劃要推出10個有衝擊性且民眾有感的雲端服務。

部分雲端應用的軟體可能商機不大,無法賣到全球但是對社會貢獻度大,因此看雲端效益,不僅要看產值面,更要產值跟價值並進。

問:什麼是優質且有影響性的雲端應用?

答:例如電子病歷跟食品追溯履歷,就可望成為優質且具影響力的雲端應用。衛生署推動電子病歷,台灣400多所醫療院所中,有200所已完成電子病歷。

未來由政府打造醫療雲,整合電子病歷目錄,民眾需要時可提出要求,並抓取電子病歷,落實雲端開放及分享的概念,X光片等資源共享也可以減少健保支出。

問:政府引進國際大廠來台灣投資雲端產業,策略為何?

答: 政府面對國際廠商到台灣投資,要很小心,不是阿貓阿狗的企業都接。首先公司要夠大,例如Googl到台灣投資後,帶動臉書及微軟也評估來台投資。

Google在台灣設雲端中心,引起能源應用疑慮,不過,Google除因為台灣用電便宜外,也肯定台灣法規及資訊系統的保障,對台灣整體形象加分,在台灣帶起就業機會雖僅100 到200人,卻可拓展台灣人才國際視野

國際大廠來台投資雲端中心,對台灣連外頻寬也是一大挑戰,政府將促使電信業者加速建設。

問:如何看待台灣雲端產業發展及商機?

答:很多台灣廠商發展雲端,還在幼稚園程度。雲端產業挑戰很大,不這麼樂觀。例如貨櫃機房的概念,還需面對很多技術及營運上的瓶頸,可能還需要更周延的思考,以硬體帶軟體銷售的方式也不可行。

廣達等硬體廠商無需政府幫忙就可做的很好,最需要扶植的是中小型軟體應用開發商。目前系統軟體已被微軟、亞馬遜及VMware等大廠盤踞,中小企業做帳軟體、人力管理、庫存管理等應用,還沒有大型軟體公司主導,這就是台廠機會

【2012/07/12 經濟日報】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695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