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放陸資及外資政策】:【當政商沒份際】 清廉 雪上加霜!? 2010/3/2
2011/03/02 08:36:30瀏覽540|回應3|推薦0

【開放陸資及外資政策】:【當政商沒份際】 清廉 雪上加霜!? 2010/3/2
*************
開放陸資政策漸入佳境 
【經濟日報╱社論】 2011.03.02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184288.shtml
 
行政院即將公布第二波陸資來台開放清單,依目前初步敲定的方向,面板、半導體等陸資有高度興趣的產業可望入列。相較於第一波開放項目,第二波陸資鬆綁政策的研議,非但與產業利益有更為緊密的結合,而且在管理機制的架構上,也顯得更為成熟完備,值得肯定。若能維持這樣的趨勢,兩岸經貿良性互動的前景可期。

前次開放陸資,因為是第一次,政府自然顯得小心謹慎,卻也讓人不禁有「牛肉何在」之嘆。新一波開放投資的項目,除面板、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外,依現有資訊,尚包含部分機械、冶金、化工等製造業項目。整體而言,開放幅度仍然有限,但在循序漸進的原則指引下,這波的開放範圍已包含許多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產業,意味著未來將可出現有實質意義的陸資投資。這對於兩岸相互投資持續失衡的狀態而言,是一個正面的發展。

然而,第二波陸資開放最值得關注的,除了項目的性質或多寡,還包括管理機制的修正與改進。在2009年第一波開放陸資時,除「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相關審查規定外,對於納入開放範圍的行業項目,除二類電信等少數業別外,幾乎沒有設定任何投資限制條件,而是完全比照外資方式開放。在這種制度下,自然會壓縮如面板等敏感產業的開放空間。因此,我們一直呼籲主管部會,應秉持「廣開放、嚴管理」的精神,一方面加速陸資的鬆綁,另方面強化對投資個案的審查與管理。如今可能伴隨新一波開放而來的,正是符合此一精神的管理機制。

依據政府規劃,新一波開放項目中,對於陸資參股的持股比率,將依據產業的性質與敏感程度,分別訂出10%與20%的持股上限,並明定兩岸新組合資公司的持股比率(陸資投資上限不得超過50%)。除此之外,更規劃將投資與合作計畫之提出、不得成為單一最大股東、董事人事不得過半,以及任命經理人等事項納入規範。

這些透過股權及治理結構所建立的管理機制,其目的應在於確保開放投資、促進合作的同時,重要產業的關鍵技術智財權不會因此外流。這確實是正確的思考,亦有助於降低各界對陸資來台的不安,為後續擴大開放奠定基礎。但這些目標能否達成,還需要搭配依投資個案的敏感程度,量身訂作投資許可條件,並持續追蹤考核實際營運狀況等措施;否則僅有一次性的審核管理,恐將無法達成政策目標。然而,這種涉及關鍵技術保存的追蹤考核,其專業性絕非單純的查帳核對所可比擬,而且有持續性,政府有必要儘早構思後續執行機制的建立。

此外,在新一波陸資開放的討論中,服務業的開放範圍並未受到太多重視。台灣服務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有技術與市場敏銳度,但缺乏資金以供發展,遑論海外投資與布局。反觀中國大陸服務業雖以量取勝,但在服務質感與創意上,則仍略遜一籌。若能透過陸資開放,使兩岸業者能相互合作、借力使力,進軍大陸內需市場,無疑是提升台灣服務業競爭力與促進發展的良方。因此,期待政府第二波陸資開放的服務業名單,能展現這樣的精神。

必須強調的是,開放陸資固然是兩岸經貿正常化的一環,但相互投資的步調與方向,亦與產業發展的藍圖息息相關。目前在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下,雙方已成立產業合作小組,但具體的合作項目則仍不明朗。建議政府在構思、探索兩岸產業合作的整體及個別策略時,應將陸資開放政策,納入推動兩岸產業合作的工具之一,並透過相互投資項目的引導,強化產業合作的效果。

【2011/03/02 經濟日報】
*************
個人看法:
1. 政府一堆劫貧濟富政策及其產生的根源問題,若不被先解決,開放陸資及外資,如同黨政軍投資媒體大鬆綁,將使問題更嚴重及讓日後更難解決。

參考文章政商沒份際、監督失衡、大權在握、難清廉 2011/2/11

>>>>>>>>>

參考文章一魚好幾吃!? 畫大餅!? 資策會: 已發掘中東新台幣190億元商機!?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ee&aid=4936798

 回應文章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開放陸資 公共建設鬆綁
2011/10/19 08:54

第一類電信不開放 公共建設鬆綁
2011-10-19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1101900129.html
     馬英九總統宣示未來將擴大開放陸資來台後,昨天經濟部官員表示,對第三波陸資開放檢討仍在持續進行中,但第一類電信因政策考慮,不在檢討開放之列,但公共建設鬆綁則會持續進行。至於今年三月初開放大陸半導體業、面板等高科技產業來台參股、投資,至今都沒有大陸業者買單,官員說:「景氣不好,連帶影響陸資來台投資意願」。

     此外,工程會官員指出,陸資爭取台灣開放投資港埠、航空站、重要道路等管制區內設施,但基於國家安全不可能開放;至於已開放投資的港埠、航空站周邊設施,陸資希望能提高參股可超過五成,將由交通部研究;更有陸資爭取來台投資重粒子檢測等高級醫療檢測設施,已轉交衛生署檢討中。

     經濟部官員說,經合會下兩岸將會持續關注對岸希望投資台灣的產業項目,工業局也持續檢討中,目前方向是,第一類電信不開放,公共建設鬆綁則會持續進行。

     今年三月,經濟部公布第二波陸資來台開放項目。至今已開放陸資來台投資高科技產業與港埠業,且開放大陸半導體業、面板、封測等高科技產業,來台參股比率上限十%、合資比率則是五成。

     不過,先前傳出的京東方有意來投資面板,以及中國遠洋運輸集團與陽明海運投資高雄第六洲際貨櫃碼頭,都「只見樓梯響、未聞人下來」。官員表示,台灣面板、半導體業者今年業績慘兮兮,陸資也要評估投資效益,所以連帶影響投資意願。

     經濟部指出,雖然中國移動表明希望來台入股遠傳電信,但基於第一類電信不開放陸資投資是既定政策,因此第三波陸資檢討項目中,不會觸及第一類電信事業開放問題。至於未來是否將開放項目由正面表列改為負面表列,也就是擴大開放範圍,官員表示,目前還不到這個階段。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愛「引外兵 合組公司及入關」的智庫 2010/3/3
2011/03/03 08:20

2011-3-3 自由時報
中資再鬆綁 立委斥擴大台灣失業潮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3/today-fo1.htm

經濟部長施顏祥昨天傍晚在經濟部舉行記者會,公布第二階段開放中資來台投資業別項目,包括製造業二十五項、服務業八項與公共建設九項。

經濟部昨日公布第二階段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項目,此次共開放製造業二十五項、服務業八項與公共建設九項。其中最敏感的開放中資參股國內現有積體電路製造業、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液晶面板及其零組件製造業、金屬切削工具機製造業與電子及半導體生產用機械設備製造業五項產業部分,要求中資持股上限不得逾十%,嚴禁中資取得控制權。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若有違反,將要求撤銷或出售股權。

經部公布再開放42投資項目

加上昨天第二波開放項目,馬政府執政後已累計開放中資來台投資二四七項。馬政府首先在二○○九年六月三十日先開放中資來台投資項目一九二項,去年五月中旬再開放銀行、證券、期貨等十二項,今年一月起則配合ECFA服務業早收清單開放其他運動服務業一項。

民進黨團書記長翁金珠昨痛批,第一波的投資項目都還未檢討就開放第二波,非常不應該!未來台灣失業潮將更嚴重,台灣人恐將到中國當「台勞」!

立委潘孟安表示,馬政府開放第二波中資來台根本是殺雞取卵,將台灣經濟賴以維生的中小企業連根拔起,極度危險,等於讓台灣門戶洞開,他痛批馬政府根本是「引清兵入關」!

翁金珠指出,當初經濟部開放第一波中資來台項目時,民進黨就非常擔憂,因此提出中國來台投資管理條例草案,卻受阻無法過關,第二波開放後,台灣敏感產業的關鍵技術恐流失到中國,一旦技術被中國拿走,台灣要與其競爭就更難,台灣的競爭力下降,失業潮勢必擴大,台灣年輕人要找工作將愈來愈困難。

潘孟安說,馬政府以行政命令做出各項開放,實是「濫權」行為,攸關台灣的重大經濟決策完全看不到經濟戰略,只讓高科技產業外移、高污染產業留台,他強烈質疑馬英九「你到底是中華民國總統,還是中國在台灣的代理人?」

面板等產業持股不得逾10%

對開放中資投資積體電路製造業等五項敏感度高的業別,中資雖可來台與國內企業合資設立子公司,但不能單獨新設公司,且中資持股必須低於五十%。不論是參股或合資,都須提出產業合作策略,並由經濟部工業局專案審查通過。

其次,包括肥料製造與部分工具機產業及污染防治設備等十項敏感度較低業別,本次亦開放中資可參股,但持股比率不得超過二十%。合資部分,中資持股比率同樣也只能到四十九%,並不得具控制力。累計至今,國內製造業開放中資投資項目總計八十九項,達整體產業的四十二%。

服務業部分,累計至今已開放一三八項,占整體產業的四十二%。公共建設部分,累計開放二十項,占整體項目的二十四%;其中在對民用航空站與其設施維修棚廠,除軍民合用機場不開放外,亦只能投資維修棚廠,不包括航空站本身,且其持股比率最高亦為四十九%。

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截至今年二月底,共計核准中資來台投資案一二○件、增資案六件,投(增)資金額達一.三九億美元,核准設立辦事處三十三件。這一二○件中資投資案件中,已有七十六件完成公司(商號)設立登記,到位率達六十三%。截至去年十一月底止,中資在台投資事業已僱用我國員工人數計三○八二人。

就產業別而言,以投資服務業居多,並以批發零售業為主,達五十七件;其次為資訊軟體服務業的十七件。另在製造業部分則有十六件,金額達五九九六萬美元,主要係從事於「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電力設備」、「塑膠製品」、「電子零組件」及「成衣及服飾品」等製造業。



李深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具機業者 憂技術外流中國
2011/03/03 08:15

2011-3-3 自由時報
工具機業者 憂技術外流中國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3/today-fo1-4.htm

經濟部昨日公告開放第二波中資來台投資項目,工具機也在內,業者看法不同,有的樂觀以對,認為台灣廠商品質、服務都較中國廠商強,沒什麼好怕,但也有業者認為開放腳步快了點,擔心中資會以參股方式來偷學台灣廠商的技術,造成技術外流。

機器公會理事長徐秀滄較樂觀,他認為台灣廠商在交貨品質、售後服務都勝過中國業者,假如有中國通路業者願意參股投資,反而有助於台灣廠商開拓中國市場。

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表示,台灣工具機業者早就赴中國投資,理應也歡迎中國業者來台投資,但由於中國產業規模比台灣大很多,且台灣廠商正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現在開放是早了點,或許應該再爭取一些時間,讓台灣廠商更強後再開放。

程泰機械較憂心技術會外流到中國。程泰指出,中國工具機產業正苦於沒有管道可技術升級,未來恐會透過參股方式,派出具技術背景者來擔任董事,難保技術不會外流到中國,最後造成台灣業者在競爭上失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