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本應監督政府的媒體 不再像媒體...
【不是公共電視】反是台灣媒體的美麗與哀愁 !?
政府高官讓公共電視成龐然大物、組織複雜!?
但 公共電視成監督政府的主流派!?
政府鬆綁黨政軍投資媒體限制,看似民營企業的媒體反成了監督政府的非主流派!?
非主流 反批 主流媒體監督政府的主流派的美麗與哀愁!?
這是台灣媒體的美麗與哀愁 !?
**************
公共電視的美麗與哀愁
【聯合報╱社論】 2011.04.14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272479.shtml
台灣自從有公共電視,已有十二年了,但始終有兩個問題:一是內容能見度甚低,也就是收視率不高,一般人對公視的節目或新聞沒有深刻印象;另一是政治能見度太高,
也就是政治爭議不斷,一直到公視董事長與政府打官司,終於達到最高潮。公視創辦到今天,少人知道內容,多人記得爭議,真是諷刺到極點。
最近日本東北大地震、海嘯、核災,日本公共電視系統(NHK)充分發揮了告知及安定社會的功能,表現節制而理性,又引起許多人對我們自己公視體系的討論;
這代表社會對公視仍有期待,未嘗不是讓公視振衰起敝的契機。
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最大的差別在其公共性,而公共性的基礎必須植建在公民社會之上。公共電視的經營成本由納稅人或捐贈者來支撐,既然納稅人出錢,則政府似乎又有管轄監督權,
但偏偏公視營運成功的重要基礎便是公權力不宜涉入,而應交由專家來管理運作,最後對國會負責。英國的公視系統BBC和日本的NHK,是舉世稱道的公視典範,在他們發展的過程中,
不乏與政府對立和抗爭,但大體上不偏離公視營運體系必須獨立的原則,從長遠來看,這才能排除政治力的滲透,在內容上找到一片淨土。
英國的BBC由內閣的「文化、媒體與體育部」代管,但也只是代管而已,不涉實質內容,BBC的年度報告由該部送往國會審核,BBC的負責人甚至不必直接赴國會報告。這樣的設計,讓BBC有相當大的自主空間,但前提是政府在提名公視督導委員會時,便要有交付專業的胸襟,國會審查時也要有不涉政爭的認知,否則BBC仍難逃政治的凌虐。
公共電視的另一個問題是節目品質及收視率。做為一個公共電視台,本來不應太強調高收視率,但做為一個用納稅人的錢支撐的電視台,又不能全然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此事看來無解,但又未必盡然。日本NHK製作的「大河劇」膾炙人口,韓國文化放送的「大長今」更是傳誦一時,可見優質節目未必等同於低收視率;而高收視率的節目也未必一定要低俗膚淺。如果,一個優良品質的公共電視必須要花比現在更高的預算,政府或納稅人就要儘量設法提供,不能一面高喊開發文化創意產業,一面又剋扣公共電視的預算,徒然扼殺了文化傳媒最重要的一個面向的生機。
台灣的傳媒環境有諸多問題,商業電視追逐小數點以下的收視率,罔顧對閱聽大眾的文化侵害,此為其一。但公共電視沒有能力在這個惡劣環境中扮演對比的角色,提供觀眾另一個選擇,也很讓人沮喪;於是很多人提出乾脆廢除公視以節省公帑的主張,這是鋸箭法,眼不見為淨,但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從NHK,可以看到一個優良的公視體系在平時能夠提升文化水平,災難時可以發生積極的安定、教育作用。但我們現在的問題,在公視的公共性不足;要強化其公共性,就要先從政治人物開始,約束公權力的強勢主導,尤其是必須遴選專業人士進入董事會和經營系統。至於經費問題,目前的公廣體系(包括公視、華視、客家電視、原住民電視等等)不可謂不大,但這個架構是否只是政治正確,而未重視實質的內容,現在也有檢討的必要。民主政治學者曾說:「民主的問題要用更民主的方法來解決。」同理,公視的問題,要用更具「公共性」的高度來解決。
公共電視本來可為民眾的文化生活提供一個美麗的圖像,在嘈雜的政治性節目和膚淺的綜藝節目之外,提供一個精神的寄託和出路。但我們現在卻是相率討論公視的存廢問題,似乎又成社會對立、政治對決的犧牲品;總統大選將屆,候選人們行行好,給國人一幅公視的美麗願景,而非將公視搞成政爭祭品,只剩滿腹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