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1 12:25:13瀏覽5464|回應7|推薦11 | |
引用文章李國鼎錯了嗎? 對台灣而言,核心技術需求的價值不見了? 報載 趨勢觀察》科管創新 貼近消費者 全球科技管理產學界正面臨典範轉移的時刻。創新的概念,已從「技術驅動創新」轉向「需求導向創新(Demand Driven Innovation)」,而台灣的科管產學界面對新趨勢,該如何找到因應策略,尋找創新泉源呢? 日前,在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舉辦、政治大學科管所承辦的「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來自台灣科管產學界的菁英,聚焦「科技始終來自需求-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社會化」主題,在為期兩天的馬拉松式交流中,站在各種視角,共同研討、激盪台灣科管界的未來方向。 典範移轉 落實需求導向 *******************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 只談創新及應用? 不談核心技術需求的價值? 「技術驅動創新」轉向「需求導向創新(Demand Driven Innovation)」,本身並沒有錯,而且誰會只做「技術驅動創新」,而不做「需求導向創新」?沒有需求下,產品或服務要賣給誰呢? 對於在各方面已擁有相當技術的先進國家,不強調技術,但特別強調需求導向創新,是正確的做法。 但對於台灣而言,需求價值也包括掌握核心技術的價值,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價值,只做「需求導向創新」,此種創新對沒有掌握核心技術的台灣而言,可能是創新價值不高的創新,最後可能為擁有相當技術的先進國家作嫁吧了!? 但台灣為甚麼只談創新? 不太談創新價值呢? 其實道理也非常簡單! 因為政府科技智庫只談創新,核心技術的價值要靠外商,百姓也很容易騙!? 沒有多少人真正清楚!? 所以會有趨勢觀察》科管創新 貼近消費者 等此類的新聞報導,最後的產品或服務,絕大部份是採用外國的核心技術,加上自己所謂的"創新",讓外商賺大部份的錢,自己也賺些辛苦的錢! 但為甚麼要如此辛苦呢? 問題出在決策決定者及主導者(包括科技官員及智庫)沒有遠見,別人認為這樣是賺辛苦的錢! 但對於利益不迴避的"集團",這是輕鬆容易賺的錢!? 管它對國家是否真正有利!? 有個LivingLab應用,好聽好記反正沒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底是否對國家真正有利...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 設立緣起 民國七十九年國內產、學、研與政府機構之科技及管理界菁英,鑒於科技管理知識與實務應用之提升與普及,攸關產業永續發展,國內科技管理之推動仍亟待加強,爰共同發起組成全國性學會,期藉著學會為橋樑,結合產、學、研、政府人士,致力科技管理學術研究與產業界合作交流。經過多時之努力籌備,「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於同年十二月假國立交通大學於焉成立。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可能也只是個"工具"了!? 利益不迴避下的好處此誘因,掩蓋了多少政府本應深思的嚴重問題? ************************ 典範移轉 落實需求導向 日前,在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舉辦、政治大學科管所承辦的「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來自台灣科管產學界的菁英,聚焦「科技始終來自需求-創新的商業化、產業化、社會化」主題,在為期兩天的馬拉松式交流中,站在各種視角,共同研討、激盪台灣科管界的未來方向。 「科管界的典範轉移時刻到了!」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一針見血的說,在過去以製造為主的時代,重視的是生產效果,但商品品質好卻沒有特色,現今倡導的需求導向創新概念,關注如何創造消費者價值,用更多元化與特色商品,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滿足他們的生活基本需求。 開放式創新是落實需求導向創新的重要概念之一。本屆年會邀請到《開放式創新:研究新典範》作者之一Wim Vanhaverbeke擔任開幕主講。 Wim Vanhaverbeke提到,開放式創新能協助公司發展核心競爭力,但需由「機構」擔任指導並制定「標準」。他建議,由「學界」帶頭整合產業界資源,進行開放式創新。 大會亦安排研討會,由政大副教授蕭瑞麟主持,邀請Wim Vanhaverbeke與日本一橋大學副教授青島矢一共同發表與討論。另在台北深坑假日大飯店舉辦晚宴,邀請華碩電腦總經理沈振來分享「Eee PC的品牌與創新思維」。 特別的是,鑒於知識密集時代廠房設備並非企業靈魂,政大科管所所長吳豐祥表示,今年年會以深入的「產業個案座談」,由各校教授發表創新個案研究,取代以往的「企業參訪」,盼能激發更多新思維。 另外,當創新想法付諸實踐,推向市場後是否能熱賣,又是另一考驗,是否有個實驗場域可進行前測,協助產學界修正步伐,推出更貼近消費大眾的商品?起源於麻省理工學院(MIT),近來在歐洲興起,以用戶為中心實驗的創新作法「Living Lab」,或許可供參考。 政大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溫肇東指出,Living Lab的核心,是把產品和服務的研發過程,從傳統的理論研究到產品和服務開發,再到商業推廣的三點循環模式中,增加了實際應用測試的新階段。 民生社區 投身LivingLab應用
在台灣產學界摸索服務或系統創新如何測試之際,如何應用Living Lab概念也是年會關注的另一焦點。 年會特別安排「Living Lab與服務創新論壇」,邀請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所長楊仁達、財團法人工業技術院資深顧問李克勤、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蘇錦夥分享Living lab概念。 會中,資策會也分享在國內推動Living Lab的成果——在民生社區以Living Lab概念,測試當地居民對三合一整合支付卡片的接受度與反應。 經過一日的理論洗禮,第二天專題演講上,主辦單位跨海請到實務界專家北京華聯集團執行副總裁蔡元,分享「需求導向創新的成功要件」,帶領聽眾融會理論與實務,更深入體會需求導向創新概念。 創新議題 引領組織成長
創新議題對組織成長有關鍵性的影響,在創新概念面臨典範轉移的時刻,放眼未來,政大校長吳思華指出,這是個生活重組與分解的時代,台灣科管界所面臨最大的考驗是,如何在知識快速變化中,回歸消費者的基本需求與期待,將知識創造轉換為突破性技術,提供消費者解決問題的全方位解決方案,創造新的生活形貌與創新。 因應創新趨勢,政大副校長林碧炤透露,政大準備發展全台特有的理學院,新成立的應用物理研究所首創招收非理工背景學生,剛啟用的「實驗經濟學實驗室」是全台首座跨領域整合心理學、神經科學、物理學的實驗室,政大科管所也將因應新潮流,發展獨特特色。 【2008/12/21 經濟日報】 ****************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