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莊子》的啟示:一生就這麼長,你要被他人眼光綁架?
2019/04/07 14:34:50瀏覽620|回應0|推薦0

這個單元要講的是,「世人眼中不循規矩、不合世用」的大樹。世人眼中怎麼看一棵不循規矩、不合世用的大樹呢?就好像世人一聽說誰的職業是「藝術家」,腦中可能馬上出現月收入是個大問號的印象。但是下個單元會講神人眼中又是怎麼看待這棵不循規矩、不合世用的大樹?你會發現,從不同的眼光,竟然有完全不同的價值判斷。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匠石歸,櫟社見夢曰:「女將惡乎比予哉?若將比予於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屬,實熟則剝,剝則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擊於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幾死,乃今得之,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幾死之散人,又惡知散木!」匠石覺而診其夢。弟子曰:「趣取无用,則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不為社者,且幾有翦乎!且也彼其所保與眾異,而以義譽之,不亦遠乎!」 (《莊子.人閒世》)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有一位名叫石的木匠,來到齊國曲轅這個地方。「見櫟社樹」,「社」就是古代舉行社祭的地方、祭祀的場所。匠石在祭祀土地神的廟社旁看見一棵巨大的櫟樹。有多大呢?還蠻驚人的,「其大蔽千牛」,它的樹蔭大到可以遮蔽上千頭牛。樹幹有多粗呢?「絜之百圍」,「絜」是丈量、約束,需要一百個人圍繞著樹幹,張開雙臂手牽手,才能把它圍抱住。那麼它有多高呢?「臨山十仞而後有枝」,一仞等於七尺,十仞就是七十尺,戰國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二三公尺,算一下這棵樹光是主幹就有十六.一公尺高,比五層樓還高,「而後有枝」,再往上才是它繁茂的枝條。

「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這個旁邊的「旁」念ㄈㄤ,在古書裏面是而且的「且」的意思。這棵櫟樹大到以它的木材可以造出十幾艘船。「觀者如市」,前來觀看這棵大櫟樹的人潮多得跟喧鬧的市集一樣。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匠伯不顧」,這位木匠經過時卻連看都不看一眼?「遂行不輟」,逕自走過而沒有停留。「弟子厭觀之」,他的徒弟欣賞了好久,直到大飽了眼福。這個討厭的「厭」是個假借字,假借為「猒」,就是討厭的「厭」字去掉上方一橫一撇的「厂」部,這個字的小篆字形中,有一個甘美的「甘」,用舌頭上面的一點,來形容甘味。「甘」下面有一個肉部,加上右邊一個犬部,就是狗肉。或許在小篆的時代,認為狗肉很甘美吧。所以「猒」這個字就是吃飽狗肉、飽足的意思,吃了以後覺得很飽足、很好吃。「弟子厭觀之」,匠石的弟子終於、不是吃飽了而是看飽了。「走及匠石」,好不容易追上腳步都不停留、早已走遠的師傅,好奇地問道:「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自從我拿起斧頭跟隨您學藝到現在,「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碩大的木材。「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可老師卻連看也不看、停也不停,這是為什麼呢?「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散」就是閒散,匠石回答:罷了,別提了,那不過是棵閒散、沒什麼用的樹啊!什麼叫閒散沒用?所謂「能者多勞」,當我們說一個人是散人,聽起來就很閒、沒什麼用。那匠石為什麼說這棵樹是散木呢?「以為舟則沉」,拿它來造船,那船浮不起來而會沉沒。「以為棺槨則速腐」,拿來做棺材,放進土裏很快就會腐壞。我們知道越是富貴人家,越希望棺木可以千秋萬世,怎麼可能用一下子就爛掉的木頭呢?「以為器則速毀」,拿來做成器具,用沒多久就壞了。「以為門戶則液樠」,用來做門片、窗框,木頭的汁液會一直滲出來。我以前看這一段不太理解,木頭怎麼會一直流出汁液呢?幾年前我去拜訪無垢劇團的林麗珍老師,那天林老師的先生,也是藝術家陳念舟老師剛好取得一塊木頭,自己做了一張漂亮的小椅子,正拿著砂紙打磨。那塊木頭是青色的,非常美。可是我聽他講了一句話:「這木頭這麼美,只可惜會滲出汁液來。」原來莊子寫的就是這樣會滲出汁液來的木頭!「以為門戶則液樠」,想像今天有一張椅子,竟然會滲出汁液,那還合適拿來坐嗎?不只如此,「以為柱則蠹」,拿來做成柱子,卻防不了蠹蟲來蛀蝕,沒有蛀蟲害怕的味道。「是不材之木也」,總之,是一棵無法拿來做為材料的木頭。下一句話很有意思,「无所可用」,根本沒有用處,「故能若是之壽」,因此才能長得那麼高大,活得那麼長壽。

有時候人世間真的是這樣。我在臺大教書,有兩個跟我非常熟的學生,現在一位是醫生,一位是律師,薪水是一般人的好多倍。可是,他們的工作都很辛苦、很忙,忙到沒有時間運動,忙到年紀輕輕就有了白髮。當然他們在工作之餘還要扮演好爸爸、好媽媽,好丈夫、好太太的角色。為了讓病人、客戶滿意,太太、先生、小孩,大家都滿意,每天忙到不可開交,就是因為太有用了!這時候我就會想起匠石眼中毫無用處的櫟社樹,「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如果把人想成一棵樹,到底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樹?這個問題是值得深思的。尤其當你要選擇職業、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我教書這些年聽過很多故事,有的同學覺得伴侶只要相互照顧就可以;有的覺得最好還能侍奉自己的父母;有的覺得婚後就該男主外女主內。每個人對另一半的期待或要求都不一樣。伴侶以及職業的選擇,會影響你的生活型態,甚至會決定你的人生花費在符合他人期待的時間,以及能用在自我心身的時間。

匠石回去以後,「櫟社見夢曰」,當晚櫟社樹竟然來到他的夢中,並且開口說話了:「女將惡乎比予哉?」「惡」是「何」的意思,你是拿什麼來和我相比呢?「若將比予於文木邪?」你是拿我跟那些能長果實吃或能當木材、所謂有用的樹木相比嗎?什麼是有用的樹呢?「柤、梨、橘、柚」,像是山楂、梨子、柑橘、柚子這些「果蓏之屬」,木本的果實叫「果」、草本的果實叫「蓏」。「實熟則剝」,這些能夠結出果實供人食用的果樹或是瓜藤,果實成熟了就會被敲擊剝落。「剝則辱」,遭受到枝幹被扭折、果實被採摘的侵害折辱。「大枝折」,粗大的枝條被硬生生地折斷。「小枝泄」,細小的枝條也遭到拉扯。「泄」這個字可以當作手提旁的「抴」,「抴」俗作「拖拽」的「拽」,唸ㄓㄨㄞˋ,或是唸ㄧㄝˋ,不管是假借做「抴」還是「拽」,都是拖拉、牽引的意思。

為什麼說枝幹被扭折、果實被採摘是羞辱?各位想像一下,如果妳因為長得亭亭玉立、漂漂亮亮,耳朵就被捏掉了、手就被拔下一隻烤來吃,不覺得非常可怕嗎?可這不就是一棵果樹的一生?不就是一棵木材的一生嗎?你說:好險我的手、腳、耳朵都還在。可真的還完好如初嗎?我在臺大當老師,常聽到學生跟我說學術界的黑幕。有些教授指導研究生寫論文,實驗是學生做的、論文是學生寫的,老師也沒什麼指導,最後掛個名就是第一作者。有的教授會收非常多學生,讓學生工作非常久,一整天要站著做實驗八、九個小時,一年站下來就罹患足底筋膜炎,所以工作資歷最深的學長不是腰痠背痛,要不就是禿頭,這不是很可怕嗎?茫茫人海,工作、生活如此不容易,一不小心,就犧牲了你的腳、你的腰、你茂密的頭髮,甚至爆肝、過勞,再難回復原有的健康。所以當一棵大家覺得很有用的樹,或者擁有很高的收入,真的幸福嗎?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就是因為它們有才能、有結出果實的能力,反而害苦了自己的一生。「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因此無法活到可以有的歲數,中途便夭折了。正是因為具備符合世俗價值的用途,「自掊擊於世俗者也」,自己給自己招來了被剖開擊破的下場。這個剖開的動作讓人想起〈逍遙遊〉裏惠子的大葫蘆,如果它可以當瓢,有這樣的用處,就被剖成兩半了。《莊子》書中很多意象是相呼應的。我生病以後開始過比較早睡早起的生活,投入工作的時間也沒有以前那麼多。這對我的助理來講也是一種佳音,他們可以跟著過比較早睡早起的生活,順隨太陽週期作息、運動、工作。因為病後的我明白,不管怎麼樣付出、怎麼樣努力,都要讓自己身心放鬆、健康。去年有個孩子進入我的團隊,第一次工作就讓我眼睛一亮,我請他整理東西,他整理得井井有條。後來他跟我說:「我剛開始幫老師工作的時候好緊張啊,一心想著要有完美的表現。」也因為這樣變得睡不好。我跟他說:「你有心要把工作做好是很好的,在這個年齡也屬難得。可是你還要有一個心,要更重視讓自己睡好、不要緊張。」只是因為自己對一份工作的重視以及對自我表現的要求,就已經是「以其能苦其生」了。更不要講要是你遇到惡老闆,只在乎你能提供的工具意義,以及可以生產的價值,不斷壓榨你,結果工作沒幾年整個身體壞掉,也沒時間去經營自己的家庭、愛情,那不更是害苦了自己的一生嗎?我之前提過一個在科學園區工作,年收入數百萬的例子。我就跟這個同學講:「這麼高的薪水,很容易交到女朋友吧!」他說:「別傻了!整個科學園區只有男人。老師妳不知道嗎?科學園區又稱為『回收區』,科學園區的男人稱為回收商。」我聽不懂,他跟我解釋:「有一種很愛玩感情遊戲的女生,一輩子不知道換過多少男朋友,最後風韻不在,需要嫁個人定下來的時候,就會去回收區找回收商,這些女生來科學園區尋找的絕對不是愛情。」我聽完忽然覺得很悲涼,這個工作唯一的好處只有收入高嗎?我絕對不是希望各位聽過這門課程之後,覺得年薪百萬、千萬不值錢,而是希望各位可以更重視自我心身安適的價值。可以看重一個人的心靈、氣度、乃至愛的能力,更甚於物質上的財富。

各位學過《老》、《莊》以後,當你選擇自己的人生,要思考怎麼樣能讓你的心身至少不要消耗得那麼快、不要被負面情緒綑綁。如果你的生活是可以選擇的,你應該選擇可以有多一些空閒時間照顧自我心身的人生吧?當你隨時去注意這件事,面對那些永遠追不上的進度、做不完的工作或者外在目標,你取捨的標準、優先序位就會很清楚,不值得花費時間的事情就馬上捨棄,因為你的時間就只有這麼多,你的一生就只有這麼長。

本文摘自:《醫道同源: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蔡璧名著,平安文化出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12535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