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胡偉良觀點:台灣的房地產,未來將走向那裡?
2018/09/23 15:28:45瀏覽156|回應0|推薦0

房價已經停止上漲

房價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個政治問題、社會問題。房價繼續上漲將會催生更多的社會、經濟問題。

1、 高房價加劇了社會不勞而獲的浮躁心理,催生了靠炒房為生的寄生階層。

近幾年來,炒房炒地致富成了發財的最好手段,最敗家的則是賣房創業。做實(產)業辛辛苦苦一整年,往往不如輕輕鬆鬆炒房。這樣的氛圍之下,有多少人能坐冷板凳做實業?很多人都知道,娛樂明星、網紅隨便動動,就收益上萬,很不公平,加劇了年輕人的浮躁心態。但是房地產的連年暴漲,對實業的影響卻不亞於此。

試問炒房者為社會貢獻了什麼價值?炒作房子靠低價買進,在房價上漲之後,再賣給剛需(真正的需求者),從而大賺一筆,值得驕傲嗎?他們的付出對社會有造成任何貢獻嗎?沒有,可是這些人卻很驕傲,連年大賺之後,不覺得自己是寄生蟲,偷走了剛需辛勤創造的財富。

當今社會有多浮躁呢?現在採訪小學生長大以後想做什麼?據調查想當網紅的比例驚人。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都一心想當網紅了,國家還有未來?

總而言之,炒房帶來的暴利,帶動了社會資本的浮躁,加速了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從實體經濟轉向房地產炒作,進一步阻礙了實業的轉型升級。

2、 高房價加速社會的貧富分化,降低了社會內需。

高房價提高了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高房價就意味著生產者和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來買房子、支付房租等等。生活成本的提高必然會使社會的貧富分化更快,社會需求隨之迅速降低。

有人說,房價上漲也能夠提高需求啊。是的,房價上升能夠給房地產企業帶來利潤,也能夠帶動很多相關產業發展。「馬太效應」造成富有的更富有,貧窮的更貧窮。馬太效應能夠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利潤。利潤歸於有錢人,而不是窮人。

長期以來房地產一直是個高利潤的行業。貧富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利潤,利潤越高,貧富分化就越快。所以總體而言,社會的整體需求是在不斷被加速消滅。

3、房地產除了經濟功能外,更重要的是民生功能。

過去十多年的高房價已經脫離了台灣的經濟發展速度,高房價已經失去了經濟支撐。台灣近幾年的經濟增速不斷走低,GDP增速早已變成了5%以下的成長,而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卻在短短十幾年內快速翻倍。沒有經濟的增長支撐,高房價是難以持久的。

4、台灣的人口老齡化越來越明顯,房價增長缺少人口增長的支持。

「路易斯拐點」在台灣早已顯現,人口紅利早已消失。在人口低度成長甚至逐步走向負成長的趨勢下,房地產價格上漲已經失掉了長期的需求基礎。目前僅剩下「存量更新」(老屋改建)的需求。

高房價促進了貧富分化,甚至有不少人說買不起房的人將會永遠也買不起房,追根究底說的就是貧富分化的問題。

預期近期的美元加息將導致資金外流壓力加大,國內資金將會趨於緊張。美聯儲已經宣佈這一兩年還會繼續加息,2019年加息兩次。美聯儲的持續加息已經導致國內利率逐漸落後美國利率甚至加大利差。這將給國內資本一定的外流壓力。如果真的出現資本外流,國內房價的貨幣支撐將更為缺少。

很多人認為科技發展不會造成就業壓力,他們認為科技同時可以產生就業。但是根據歷史來看這個結論並不完全成立,否則也不會有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砸毀機器的事件了。要想讓科技減少就業人口後又能促進就業,難度不亞於一場革命。因為那需要一次全面的財富重新分配。

*作者為台大土木工程系畢/營管博士、企管博士、法學博士。現任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原刊於台灣商務平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iveman&aid=116374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