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23 23:28:17瀏覽1177|回應8|推薦61 | |
我們每回都是公事處理完了,就逛逛.對外國人來說,上海可看的不少,就從手上那本旅遊書上挑吧!我們四人都很隨興,由手上拿書的人當導遊,她決定去上海保留的老石庫門巷弄<田子坊>看看,她還選了一家餐廳叫:<公社>. 不記得是多少年前了,那時上海的五星級酒店屈指可數,我們出差時都住在希爾頓酒店,印象中延安高架路還未興建,由房間的窗口望出去,對街有一片典型的老上海房子,狹窄的巷弄,每戶人家的衣服,花盆,菜籃子,腳踏車....都堆在外頭,居民常坐在門口的板凳上,非常特殊的景象.一年又一年,每回去,那些房子就消失一片,附近蓋起了高架道路,也冒出了新的大廈,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後悔當初沒拍下相片留念.隨著中國的經濟起飛,上海的變化真是太快了! 上海的石庫門住宅興起於1860年代,以李秀成為首的太平軍攻進江蘇南部及浙江北部的城市,迫使大批難民湧入上海租界區避難.租界為收容難民,動員商人建住宅.這些住宅多是排聯式的石庫門里弄住宅.屋子的格局是仿江南的普通民居,以石頭做門框,以烏漆實心厚木做門扇,門上多有銅環一副.滬語稱包束成條柱狀為<箍>,於是用石條箍門的建築就被稱為<石箍門>.之後又訛作<石庫門>. <上海新天地>原本也是石庫門舊巷弄區,但它被修復的過份精緻了.田子坊,這個泰康路的幾個巷弄的石庫門建築,則仍可看到它原先的面貌,尤其是狹窄擁擠的巷弄.這一區現為藝術區,除有咖啡館,餐廳,服飾店...,這裡最多的是畫室和攝影工作室. 在田子坊,我們按旅遊書的推薦,來到這家名為<公社>的小酒館,這是一個極迷你的空間,顧名思義,它的一切裝飾都和當年的人民公社有關.連餐具也是百分百的人民公社式的.他們餐食的口味還不錯,唯一不方便的是位子太小,桌子像一條窄窄的板凳,或是狹小的圓形桌,一不小心桌上的東西就會翻覆,所以這一餐其實是吃的戰戰兢兢的. 那天室外溫度很低,又飄著雨,巷弄內看不到幾個人,相信天氣好的日子這裡應該是很熱鬧的.我們稍微逛了一圈,覺得若只看石庫門建築,好像看到台灣的違章建築區,但田子坊的各式商店及餐館就相當有特色了.我們兩位女生在羊絨店及絲織品店留連最久,真是物美價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