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讓中華棒球隊再輸!中華隊?台灣隊? 還楊傳廣「1分」的公道 午餐闊綽 滴在壘包上的淚水 球場上沒有標準課綱
2015/08/07 11:47:11瀏覽278|回應0|推薦0

 

方祖涵/一朗曠世巨作的幕後推手

https://udn.com/news/story/7340/2239022?from=udn_ch2cate6643sub7340_pulldownmenu

2017-01-19 01:21聯合報 方祖涵

二○○四年九月,紐約時報登出一篇文章,標題「把球場當畫布的藝術家」,說的當然是剛打破高懸八十四年單季安打紀錄的鈴木一朗。那年,一朗總共打出驚人的兩百六十二支安打,不但超越過去的紀錄,事實上,從他加盟大聯盟開始計算,除去一朗,單季最多安打數來自二○一四年的太空人隊亞土維(Jose Altuve),只有兩百廿五支。

一朗的打擊武器繁多,他可以把球帶到全壘打牆外、剛好飛過內野手的頭頂,或是在內野緩慢滾動變成安打。許多人看不起的內野安打數據,在一朗手中卻是一門藝術,他巔峰時期從本壘到一壘只要三.六秒出頭,跟當今跑最快的紅人隊漢彌爾敦不相上下。前年球季已經四十一歲的他,本壘到一壘的速度,還保持在大聯盟前五名。

打破單季紀錄的二○○四年,一朗的五十七支內野安打也是大聯盟最佳。有些原本可以算內野安打的球還被記成失誤,各隊三壘手看到他,自然頭痛不已。「有人說內野安打像作弊,可是如果你放個攝影機看他擊出球的滾動痕跡,看那些球是如何騙倒防守球員,就會知道有多神奇。」說這段話的,正是昔日底特律老虎隊明星三壘手印吉,一朗神話的苦主之一。

就像紐約時報文章標題,鈴木一朗像藝術家,用球棒在球場上揮灑出一幅幅畫作,留下許多我們以後跟孩子慢慢分享的話題。不過,看了這麼多年的比賽,一直到上個月在西雅圖聽到下面這段故事,才知道原來畫家筆下的畫布,可能也是曠世巨作不可或缺的元素。

「你知道嗎?在二○○四年,因為一朗的緣故,我們在內野草坪做了件特別的事。」水手隊負責球場導覽的老先生說。水手隊內野草坪,是大聯盟最難養護的球場之一。西雅圖寒冷潮溼,球場又是巨蛋,雖然可以開啟棚頂,陽光受到天氣與遮蔽物的限制,還是不夠讓草坪健康成長。於是,他們在外野地下埋設加熱線圈,配合使用巨型燈具在陰暗時照射草地,球場工作人員說,「看起來像是種大麻的地方」。這些輔助措施,讓水手隊有非常漂亮的草地。

水手隊的草坪維護在聯盟裡獲得許多讚譽,好幾座球場在最近三年開始用跟他們相同的種子,希望能有類似結果。在大聯盟,草地維護是重要的細節,每支球隊都有一組人專門負責。不只是按時播種施肥或每天割草,他們更能夠因應球隊需求,用草坪做戰力調節。

像是在二○○四年,他們把除草機刀鋒調高,讓內野區草變長一些。一朗擊出的球,十四.二%因此成為內野安打,是他大聯盟生涯前半段最高點。整個球季結束,他打出的球(BABIP)將近四成變成安打,也是大聯盟難得出現的。不過,當年水手隊勝率是難堪的三成八九,隔年他們就把草弄短了,希望改變球隊整體戰績。

本壘到一壘只要三.六秒,加上滾動緩慢的內野草地,一朗單季安打紀錄,可能真的有不少要感謝水手隊的草坪維護呢。我想,任何一份偉大歷史,都像這樣,是許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方祖涵/職業選手的生涯賭局

2016-12-19 00:12聯合報 方祖涵

http://udn.com/news/story/7340/2177737

華盛頓國民隊近年的主戰捕手,是來自委內瑞拉的強打拉莫斯(Wilson Ramos)。他多舛的職業生涯包括數次嚴重受傷,還曾經在家鄉被歹徒綁架。二○一六年球季是他的合約年,球季後就能取得自由球員身分,如果能夠有整季的優異成績,就會有球隊捧著豐碩長約上門。

這一整年拉莫斯果真拿出佳績,他開刀解決近視看不清楚球的問題,大半季保持健康,全壘打、打擊率,還有出賽場次都創下生涯新高。九月底,國民隊向他提出續約條件,報價是三年十億台幣,不過很快就被拒絕了。經紀人與拉莫斯都覺得自己身價不僅於此,在自由球員市場可以拿到更高合約。

拒絕報價後的第五天,拉莫斯受傷了,前十字韌帶撕裂。不但球季報銷,連明年開季都趕不上。球季結束後,國民隊不再跟他續約;前兩周拉莫斯跟坦帕灣光芒隊簽下的新約只有兩年,合約總額減少的損失,可能超過五億台幣。

職棒球員的生涯,並沒有想像中容易。要從激烈的競爭中出頭,原本已經就是萬中選一的難得機會,熬過新人合約之後,每次換約又要遇到像是拉莫斯面臨的賭局:該接受已經得手的報價,還是拿未來的表現賭上一把?

拉莫斯無疑暫時是輸家,才短短五天,身價就少了五億。相反地,今年開季前先迎後拒,戲耍金鶯隊一陣的外野手佛勒(Dexter Fowler),就是絕對的贏家了。他推掉金鶯三年十億多的合約,以一年兩億出頭低薪回到芝加哥,不但變成小熊破解百年魔咒的主要功臣,更在季後拿到紅雀隊廿五億的長約。

當然也有逆轉勝的例子。跟拉莫斯曾經同屬國民隊的強打者戴斯蒙(Ian Desmond),在二○一五年球季開始前拒絕球隊提出七年卅四億的報價,結果當年球季打擊糟透、游擊守備又頻頻失誤,二○一六球季差點找不到新東家。最後他以低薪加盟遊騎兵隊轉任外野手,竟然表現優異還被選進明星賽,幾個星期前跟洛磯隊簽下五年廿幾億的長約,彌補兩年前錯失的遺憾。

不論結果如何,當選手被問到這些生涯當中的重要抉擇,答案經常很一致:下注在自己身上,他們一點都不後悔。這不僅是願賭服輸的態度,而是職業球員對未來該有的自信。拉莫斯、佛勒,與戴斯蒙都認為自己的能力超過球隊依照過去成績提出的價碼;他們相信將來表現會更勝今日,選擇相信自己,就算最後沒有達到希望的目標,至少那是當下該做的選擇。身為職業選手,倘若一時失去機會,與其怨天尤人,沉溺早知如此的想像,不如還是昂首走進球場,用成績證明別人是錯的。

球員如此,你我的職場生涯不也是如此?瞭解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潛能,在面臨抉擇的分叉路口,押寶在自己身上,通常是正確的決定。

「我相信世界上每件發生的事情,都有一個理由。」今年球季前,幾乎從來沒有守過外野的戴斯蒙說,「我一點都不後悔。」也正因為如此的信念,他在生涯的賭局裡,從游擊跨越外野,從輸家變回贏家。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聯合筆記/除了林智勝 別忘了張泰山

2016-01-07 01:38 聯合報 張立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425941

聯合筆記/除了林智勝 別忘了張泰山

張泰山對中職還有夢。 記者謝靜雯/攝影

 

一生,能有幾個廿年?一個運動員,若能在球場縱橫廿年,肯定是有不凡的成績。

美國NBA球星布萊恩,即將在本球季結束後退休,距離一九九六年進入NBA,剛好廿年。隨著年齡增長,體力衰退、準度下降,但仍無損於他的偉大成就。

布萊恩目前正進行「畢業旅行」,作客的每一個球場,都可能是他球員生涯的最後一次出賽,對手給他熱情擁抱,他每投進一球,球迷總是鼓掌歡呼。

這是對偉大球員的尊重,即使,你未必欣賞他。

張泰山,也是大家熟悉的名字。一九九六年時他十九歲,加盟味全龍成為中華職棒最年輕的球員,球團破紀錄地在季中幫他加薪,他也奪下當年新人王作為回報。

與布萊恩相同的是,他們都在球場上馳騁了廿年,不同的是,布萊恩正在接受歡呼與掌聲;而張泰山則是在年前接到了球團的一則簡訊,要他轉任教練;但這並不是他的選項。

球員的運動生涯本來就不長,能撐到廿年已是難能可貴,只是泰山仍有夢,為了只差十一支的三百轟夢想,他還想拎著球棒上場,卻終究求之不可得。

站在球隊與球員的不同角色,確實會有不同考量,但聽聽布萊恩說的一句話,也許可以有些領悟。

布萊恩最近接受訪問時被問到「如果再回到十八歲,你會對自己說什麼?」小布說:「同理心」。他認為,想要帶隊奪冠,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理解他人。

球團真的應該用同理心來看待張泰山的抉擇。一輩子的運動生涯,有機會留一個夢想的紀錄,何不讓他再拚一次;球迷也想再看看他挑戰極限的能力。

更何況,泰山公仔、T恤、簽名球等周邊商品將可大賣,每場賽事門票收入必然增加;對球團來說,不必然是門賠本生意。

在美國職棒闖蕩十五年的日本選手鈴木一朗,四十二歲了,馬林魚隊願意與他簽約,讓他有機會挑戰三千安;洋基最偉大的救援投手李維拉、隊長基特,在球場退休的畫面何等動人,難道場景換到了台灣,就只值一張離隊同意書?

對球員的尊重應該無分國界,不僅是對張泰山一個人,也會讓所有後進看在眼裡;沒有保障的職業,有誰肯賣命?談什麼發展職業運動?當年紅葉球員淒涼的晚景,不該再發生在這代球員身上。

大師兄林智勝風光轉隊,合約總值創下中職最高紀錄,這對職棒是個正面發展,只是,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更有價值,如果球團能用同理心看待張泰山,讓球員有「被需要」的感覺,或許會更圓滿。

 

方祖涵/走出雖敗猶榮的心碎輪迴

2015-12-02 01:40 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351013

「不管是在糟糕的球隊打球,或是支持這樣的球隊,就不會嚐到心碎的感覺。在漫長的球季裡,大家的心已經漸漸地死去,到最後剩下的共同目標,只是不要輸一百場球而已。」感覺好像在敘述當下台灣選情的一段話,來自棒球作家喬納.基瑞的一本書,就像他所說的,身為一位球迷,能夠喜歡上一支夠好的球隊,值得讓我們心碎,已經是件難得的事情。

這種感覺,每個台灣棒球迷都能夠理解。不管是世界棒壘球總會主導的賽事,或是大聯盟辦的經典賽,我們的球隊總是充滿希望,卻在一場一場比賽後讓人心碎。二○一五年十二強賽,第九名預賽淘汰;二○一三年經典賽,進入複賽以第八名作收;二○一一年世界盃,第十一名;二○○九年經典賽,第十四名並且失去下屆會內賽資格…

這些年的比賽裡,總有讓人感動的橋段,像是彭政閔用身體擋下強襲的飛球,林智勝、陳金鋒力挽狂瀾的全壘打,都在我們的生活裡留下重要的記憶,可是每兩年就重複一次的結果,彷彿呼應昔日大聯盟會長吉雅馬帝的詩:「棒球會讓你心碎,它的一切設計,就是為了讓你心碎。」

事實上,這就是台灣棒球的現況:我們的國球,只是剛剛好到有一點僥倖的希望,足夠讓人心碎而已。短期的國際賽有很重的運氣成分,遇上實力較強的對手偶爾還是可以贏球,可是樣本數一拉大,就是八強邊緣的成績。我們跟美、日、古巴的距離愈來愈遠,昔日韓國曾經是實力相近的對手,現在卻有顯著的差距。

台灣職棒只有四支球隊的窘境,是球員發展有限的原因之一。整個職棒有一半的球隊可以打總冠軍賽,門檻實在太低,而仿效韓國職棒的自由球員制度,轉隊代價太高,可能轉隊的對象太少,使得迄今仍然沒有任何一位球員真正得到自由,死水般的環境,更讓每一支球隊都有明顯的漏洞。

甫落幕的總冠軍賽雖然過程精彩,可是冠軍隊竟然有位置讓只受過短暫外野訓練的選手先發上場,是職業球場上罕見的畫面;關鍵性的最後一戰,落敗的隊伍其實根本沒有投手可以先發,如此的比賽對抗性,對認真打球的球員來說,真的很可惜。球員的發展受到聯盟整體水準的限制,就算有再多的全壘打,再多的盜壘,再好的防禦率,其他國家的職棒都難以認同;國際賽屢次的雖敗猶榮,也讓外界看低台灣球員的水準。

那又怎樣?或許有人會問。上個月韓國職棒耐克森隊的朴炳鎬,替母隊拿到一千兩百八十五萬美金的補償金,轉籍到美國大聯盟打球。耐克森賺的轉隊費,跟整個中華職棒二○一五年,全聯盟一百多位球員的薪資總和一樣。我們的林智勝或許比朴炳鎬還要好,卻很可能因為成績不被認可,永遠沒有機會證明。當中職球團還在把球員當成私產,用高額加盟金讓新球隊難產的同時,韓國職棒已經坐著太空梭前進了,辛苦經營的台灣球團,錯失更大的商機,也只能繼續共體時艱。

不管怎樣,我們的心還繼續跳著,可愛的球員們仍然在球場上拚戰,很快地,春天就要來了。希望林智勝跟陳金鋒在新的球隊展開生涯,希望大家找到方法讓新球團加盟,下一次的國際賽,不要再讓大家只能期待奇蹟。(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HTML5 Player

 

 

社論-不要讓中華棒球隊再輸!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127000536-260109

PREMIER 12戰情超緊繃 中華沒退路

中華12日對戰加拿大,球迷興奮加油。(黃國峰攝)

 

 

 

第一屆世界12強棒球賽落幕了,台灣長久以來自詡為亞洲棒壇「三強」,實際卻是永遠的「老三」,不小心還會輸給老四中國大陸。果然,中華隊雖擊敗古巴,卻輸給實力並不特別強的波多黎各。韓國隊卻在準決賽神奇逆轉勝宿敵日本,冠軍戰再以懸殊比數8比0擊潰棒球母國山姆大叔,繼2008年奧運奪金後,再次向國際棒壇證明足以世界稱雄。台灣參加世界棒球經典賽、奧運棒球、世界盃到洲際盃等一、二級國際賽,中華代表隊最佳成績只有1992年的巴賽隆納奧運奪銀。

蟬聯前兩屆經典賽冠軍的日本,無疑是棒壇強權。日本隊不但在7屆奧運棒球拿過1金、2銀、2銅,世界盃及洲際盃等賽事曾多次封王;標榜棒球為國球的台灣,始終不曾在世界一級賽事登頂,近年來連四強也難以擠入,甚至連八強也闖不進。

本屆12強預賽在台灣開打,中華隊在「地利人和」優勢下,竟以2勝3敗淘汰於八強之外,不免有失地主國顏面,也辜負全國球迷的期盼。雖然我國在「世界棒球排名」仍居第四,但那是包括各級棒球的總積分,若以成人代表隊而論,「七上八下」可能更符合實際名次。

2008年北京奧運、2009年東京經典賽,中華隊「兵敗兩京」兩度輸給中國大陸,猶記當時舉國悲憤、輿情譁然,隨後職棒再次爆發假球案,政府趕緊召開「棒球國是座談會」,提出為期4年、斥資20億的「振興棒球計畫」,即使後來預算縮編,去年初又持續加碼,4年「強棒計畫」再度上路。

兩項計畫時程共8年,如今已過四分之三;然而在2010~2015年期間,中華隊的成績仍未達國人期待,只在2010年邀請賽性質的末代洲際盃奪冠,2011年末代世界盃第四名,2010及2014年兩屆亞運皆不敵韓國無緣奪金,2013年經典賽首度打進八強,但在東京複賽兩戰皆墨,日前的12強賽更令國人大失所望。

自1972年我國首次參與世界盃以來,40餘年我們的成棒隊伍不曾抵達「世界第一」的最高境界。美洲列強姑且不論,日本能、韓國也能,為何我們不能?我們真有從失敗中得到教訓,再轉化成繼續拚搏的動力?為何每次皆是充滿信心「有備而來」,結果卻經常垂頭喪氣「敗興而歸」?

中華隊近年戰績不佳,歸根究柢主要是政出多門。早期業餘時代,官方是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前身是教育部體育司,2013年降編為教育部體育署),民間則是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官民合作相安無事;但自1998年國際棒總開放職業球員參與國際賽事後,先有中華職棒大聯盟不願屈居人後,再有職棒球員工會爭取權益,加上旅外球員身受所屬美日球團節制。國家隊組成前爭議不斷,組成後又因倉促成軍,無論是教練團及選手群皆難以在短期內發揮戰力。

日本棒球界早年「職業」(日本野球機構)與「業餘」(全日本野球協會)也曾相互抵制;但在國際頂級賽事職業化浪潮下,雙方於1999年捐棄前嫌攜手合作,歷經過兩屆奧運磨合期,終於在2006年首屆經典賽開花結果,「世界最強」夙願得償。2013年初第三屆經典賽,日本未能達成「三連霸」,僅在四強止步,在檢討缺失後,兩大龍頭隨即取得共識,當年5月中旬成立「日本棒球行銷委員會」(JBMC)統合「日本武士」(Samurai Japan)各級國家代表隊的各項事務。 2014年「行銷委員會」易名「管理委員會」,成員涵蓋各級棒球協會,一條鞭式的組織,釐清賽事分級與選訓事宜,從U-12(少棒)、U-15(青少棒)、U-18(青棒)、大學、U-21(成人)、社會選手(業餘)到頂級隊伍,甚至女子隊伍,全部都是「日本武士」代表隊,連制服也特別量身打造並一體適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為求事權統一,台灣何不仿效日本作法,成立層級最高、立場超然的「管理委員會」,整合體育署、職棒聯盟、棒球協會及學生棒球聯盟等組織,團結一致為國家爭取最高榮譽。事不宜遲,第四屆經典賽後年開打,2020年棒球也可望重回東京奧運,而4年後第二屆12強賽更攸關隔年奧運的參賽權。

中華隊要加油,政壇諸公及棒壇大老也請加油,不要讓中華隊再輸球。(中國時報)

校正編輯:林宜靜

 

 

 

 

 

 

方祖涵/我們追的世界冠軍

2015-08-06 02:01:55 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102773

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拉法葉市念了兩年的書,那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東邊市區是郡政府所在地,西邊大學城是我們念書的地方,兩邊加起來的人口不到十萬。

畢業以後已經十多年沒有回去,直到幾個月前帶家人參觀,開車經過,才發現小小的市區裡,有個小小的公園,而小小的公園裡,有座小小的球場。

一看之下大吃一驚,原來,在那個小球場,已經舉辦了四十多年的世界錦標賽,只是曾為鄰居的我,從來都不知道而已。每年八月在拉法葉舉辦的是「Colt公馬級世界次青少棒錦標賽」,那是16U(十六歲及以下)的比賽。

公馬是小馬聯盟的年齡分級之一,提供美國學童組隊打棒球的協助。台灣並沒有參加過公馬級比賽,不過從野馬級少棒,到帕馬級青棒,我們都是常客。

小馬在美國並不是強度最高的聯盟,來自中華台北隊的震撼教育,留下許多難以打破的紀錄,尤其在少棒階層,像在比賽單場得到廿七分,林哲瑄跟鄭凱文在單局內各打一支滿貫全壘打等等。

那些為國爭光的比賽,其實沒有比乏人問津的公馬級錦標賽重要多少,只是十六歲對台灣學制來說不上不下,所以沒有派隊參加,於是大家對它完全陌生。學齡時期的球員,能夠選擇的比賽種類實在很多,只是我們知不知道而已。像台灣熱烈舉辦WBSC少棒錦標賽的同時,職棒金鶯隊退休名將鐵人瑞普肯的棒球夏令營,也正進行同年齡的世界大賽。

那項比賽的規模,不管從新聞數量或是網路搜尋的結果來看,都比台灣的比賽大了不少,日韓都有組隊到美國參加,比賽時候有大聯盟的會長親自蒞臨,更助長了聲勢。

你沒聽過的瑞普肯世界少棒大賽,與台南WBSC少棒錦標賽,在台灣國內與國外的知名度,剛好相反。前幾天日本少棒隊的總教練仁志敏久將遲到的小朋友禁賽,因為「品格教育比較重要」,精神雖然值得鼓勵,卻也間接證明了這個比賽對其他國家的次要程度。

說到這裡,遊戲規則應該很清楚,其實,這麼多年來,我們只是一直在找剛好可以拿冠軍的比賽。便宜、離家近、強度又要適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其中有兩項也不錯。

威廉波特的少棒夏令營曾經是首選,不過改了規則以後冠軍難拿,小馬聯盟變成台灣的目標,可是它強級太低又讓人不滿,瑞普肯聯盟太重視保護選手的新規則很麻煩,現在WBSC的比賽出現,如果可以填滿中間的空隙就太好了。

可是,那畢竟是孩子們的比賽啊!從電視轉播裡可以看到,看台上的觀眾不吝給來台做客的外國小朋友噓聲,「打爆」、「奧步」、「打哭」的報導文字不斷在媒體出現,很顯然地,我們經常忘記棒球只是一個遊戲,也忘記輸、贏對孩子們一樣珍貴。

甫進名人堂的巨投史默茲在領獎時說:「不要讓孩子們太早參與強度太高的競賽,太早把自己弄壞,拜託,請照顧好這些未來的手臂。」雖是手肘韌帶置換手術的成功典範,他仍然擔心下一代選手被過度使用的情況。

每年夏天都要說同樣的事情:請讓全世界的小朋友開心打球吧。比賽應該是他們流著汗水,開心交朋友的場合,我們大人缺乏的快樂,國家失去的尊嚴,孩子們,真的沒有義務去填滿。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聯合/中華隊?台灣隊?莫讓政治汙損球賽精神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319063

2015-11-17 01:5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正在台灣舉行的世界十二強棒球錦標賽,中華隊雖無緣晉級八強,但幾場出賽皆扣人心弦,選手們力拚到最後一刻,帶給球迷無限感動,對手也對中華隊的表現讚不絕口。作為地主國及中華隊球迷,相信多數台灣民眾都感到與有榮焉。

然而,除了場上的賽局,一些台灣球迷卻為了應該幫「中華隊」還是「台灣隊」加油,陷入紛爭。

台灣是個多元社會,喜歡稱這支國家代表隊為「中華隊」或者「台灣隊」,是個人選擇與喜好問題;但「各取所好」的結果,卻慢慢地走調變質,儼然成為有我無你的意識形態之爭。

於是,從看台上出現「中華台北不等於台灣」的布條,到有人大呼「中華隊不是台灣隊」;在網路社群平台,則有人發起「正名」,要求大家不要再稱「中華隊」,而應該稱「台灣隊」。

不僅如此,甚至有人因發言喊「中華隊」加油,而遭到社群平台的管理者辱罵、並逐出討論平台。這些作法,顯然悖離了民眾為國家球隊加油的宗旨,而是在強將自己的政治理念施加於人了。

數月前的「威廉瓊斯盃籃球邀請賽」,就曾發生過類似事例。有球迷在看台拉出「別再說中華台北了,台灣就是台灣」的布條,現任籃球教練的前國手顏行書因而感嘆球場「淪陷」於政治;不料,竟因此遭到許多網民圍剿。除了顏行書,許多曾披「中華隊」戰袍的各項目國手,多數人應皆不願意看到這種場面。

我們完全同意,「中華台北」確實不等於「台灣」;事實上,我們的正式國號叫做中華民國,「中華台北」也不等於「中華民國」。

「中華台北」是國際奧會組織賦予我國代表隊的名稱,這是國際政治角力下的結果,有其現實及無奈。但在國際競賽場上,這就是我們參與國際體育賽事不得不接受的名稱;在國內,一廂情願地認為自稱「台灣隊」就能改變形勢,並不切實際。

再說,自稱「台灣隊」,就真的是「提升國家地位」了嗎?這恐怕也是太天真的想法。過去,各界在討論中華民國護照到底要不要加註「issued in Taiwan」字樣時,就曾發現,如此反而正中北京下懷,因為對岸將中華民國定位為「台灣特區」。

諸如此類的爭議越演越烈,與政治人物的推波助瀾有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自稱「一直在捍衛中華民國存在」的民進黨,從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到其他公職、民代,都言必稱「台灣隊」而幾乎不提「中華隊」。

顏行書遭網民圍攻時,蔡英文被詢及應如何稱呼國家隊,也只是快閃逃避。很顯然,在名稱上,民進黨並未「捍衛中華民國的存在」。

其實,無論我們稱國家球隊為「中華隊」或「台灣隊」,都不會改變它的結構或實力。就感情面而言,老球迷對「中華隊」有更多難以割捨的情感,何況,稱「中華隊」,「中華」二字並不代表「中華台北」,而是「中華民國」。

有人對「台灣」二字的認同感較強,要稱「台灣隊」也無妨,但有必要將認同「中華隊」之名的人視為寇讎嗎?

事實上,有人認為,此次棒球賽先發球員以原住民阿美族最多,乾脆叫「阿美隊」;或打擊群以中職桃猿隊球員表現最好,應稱「桃猿隊」。這些也許扯遠了,但在球場上為了「台灣」而排斥「中華」,只能說政治中毒太深。

五年前,西班牙國家隊拿下世界杯足球賽冠軍。那支西班牙國家隊,主力多半來自獨立聲浪高漲的加泰隆尼亞地區。多數加泰隆尼亞人不但以這支國家隊為傲,而且在決賽獲勝後,加泰隆尼亞籍球員更拿著加泰隆尼亞旗幟,與西班牙國旗一起在場中揮舞,透過電視在全世界放送。

政治雖然不能完全與體育切割,但體育卻可以超脫政治,原因在此。

當運動員在球場上為國家榮耀揮灑他們的鬥志和汗水時,場邊的觀眾不論高喊「中華隊加油」或是「Go Go Taiwan」,都是對球員們最好的鼓勵。但那種自我設限的意識形態,用「台灣」來排擠「中華」,其實大可不必。球場是比賽的場所,不是宣揚政治理念的地方,強要其他球迷甚至球員在政治上「選邊站」,只會模糊比賽焦點,更扭曲運動精神。

 

 

還楊傳廣「1分」的公道

2015-09-22 01:24:01 聯合報 曾清淡/資深媒體人(台北市)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02015

我國田徑協會最近有一項破天荒之舉,更改其中一項全國紀錄,將昔日「亞洲鐵人」楊傳廣在半個多世紀以前締造的八○○九分修正為八○一○分,並主動向國際田徑總會報備。

一分之差,看來沒什麼大不了,況且楊傳廣已經辭世八年多,他在生前並未察覺總分有異,田協這項做法可視為忠於田徑史、忠於紀錄。

楊傳廣曾兩度榮獲亞運金牌(一九五四年在馬尼拉、一九五八年在東京),赴美受訓後躋身為世界級選手,一九六○年在義大利羅馬雖以些微差距輸給美國名將強生,以銀牌飲恨,但仍成為史上首位在奧運奪牌的炎黃子孫。楊傳廣獲修正的這項全國紀錄是一九六三年在美國創造,楊傳廣締造九一二一分世界紀錄,成為十項選手突破九千分大關的先驅。

楊傳廣當年主項包括第八項撐竿跳高,他這項成績屢次超越計分法的上限,迫使國際田總兩度修訂計分法,楊傳廣的九一二一分在新版計分法一直被折算為八○○九分。之後。我國後起之秀在亞洲田徑錦標賽共獲三面男子十項金牌(李福恩一九八三年在科威特、一九八九年在新德里;古金水一九八五年在雅加達),但兩人始終無法撼動鐵人的紀錄,最佳成績同為七千七百多分。

田協最近接獲田徑迷質疑楊傳廣的總分,於是重新複查單項成績,發現核分有異,問題出在第七項鐵餅,四十公尺九九歷經計分法的兩度變革,獲得六八四分,其實應為六八五分。田協如果抱著鴕鳥心態,可以不理會,反正年代久遠,不太有人會注意,但田協以嚴謹態度勇於面對,反覆查證,並邀請專家開會討論,作成修正的決議,也算是還給楊傳廣一個公道。

 

 

冷眼集/午餐闊綽 校務推展寒酸

2015-08-08 03:03:05 聯合報 本報記者張家樂

http://udn.com/news/story/7874/1107743

南投縣前縣長李朝卿競選連任時,開出學童免費午餐政見,順利連任後,於二○○九年兌現政見。當時這項政績獲得不少肯定,但另一種聲音擔心縣府財政欠佳,「大家都來吃政府」,到底能撐多久?如今苗栗財政破產的教訓,終讓縣府面對現實。

南投縣府統計,六年多來,全縣免費午餐吃掉廿一億多元。這筆錢花得闊綽,但對照南投縣國中小學校務推展的「寒酸」現況,反差實在太大。

南投國中小學校務一直在經費拮据情況下勉力推動,小學球隊參加重要比賽,教練要自籌旅費;學校圖書館缺人手,得找志工幫忙整理書庫。

以一年九十五億的教育經費來看,人事費占七成九,非人事費的廿億元中,補助午餐費三億餘元,占掉近一成六,相當程度排擠學校設備汰換、活動等經費,致教育處預算執行一直綁手綁腳。

校長、老師對此感受格外深刻;不少老師都說,學校對小康以上家庭免收午餐費,家長無感,甚至惹來「免錢的不好吃」的抱怨。

南投縣府曾對各校教職員工問卷調查免費午餐,結果有百分之八十二點五同意考量縣府財政,優先補助貧困學生,一般生應繳交午餐費。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財政不佳、卻還堅持免費午餐的縣市應引以為鑑。

 

 

 

 

聯合筆記/滴在壘包上的淚水

2015-08-06 02:01:51 聯合報 張立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102750-%E8%81%AF%E5%90%88%E7%AD%86%E8%A8%98%EF%BC%8F%E6%BB%B4%E5%9C%A8%E5%A3%98%E5%8C%85%E4%B8%8A%E7%9A%84%E6%B7%9A%E6%B0%B4

剛結束的U12世界少棒賽,中華與美國爭冠,五局下,我們一位小球員奮力衝向一壘,企圖製造一次「不死三振」,功敗垂成,小球員趴倒在地,半天沒起身。他不是受傷,只是懊惱揮棒追打了一個壞球。

鏡頭沒照到的,是他滴在壘包上的淚水。

這場比賽,中華隊自第三局開始就落後,最後輸給美國,屈居第二。電視轉播畫面上,清楚看到結束時小將們淚如雨下;預賽時,我們曾經打敗美國,不是沒有機會贏,但大家都已經盡力,沒有人會苛責。

這些奮力拚戰的畫面,一幕幕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得到,而這些淚水,才最彌足珍貴。因為他們堅持要贏的心,是大人們最缺乏的。

棒球曾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國球,多少人對當年半夜起身看轉播的往事,念念不忘;後來的職棒簽賭,幾乎徹底打垮了棒球的未來,還好經典賽及幾項大型賽事成績優異,才又喚回球迷熱切的心。贏,才是球場上慰藉心靈的唯一良方。

美職金鶯隊的陳偉殷,與中華隊少棒小球員一樣有著想贏的心情。前些天登板先發,在領先狀況下被教練換下場,他萬分不情願,進入休息區後,重重地摔下球帽。

陳偉殷在球場上情緒管理算是好的,少見動怒。他說「在那種情況下退場誰都會生氣」。運動員上場,本來求的就是勝利,跟臉書上郊遊打卡絕不一樣,更何況是在美國職棒,這種高張力、弱肉強食的殘酷環境。陳偉殷的怒,正是緣自他堅定的求勝意志。

棒球場上爭的是輸贏,籃球場上也是。高中籃球聯賽(HBL)去年的電視轉播權利金已突破一千萬元,因為人氣火熱,這屆冠軍賽甚至在台北小巨蛋舉行,滿場觀眾,一票難求,即使連獲勝的球員們,也流下淚水。

HBL自一九八八年開辦,曾經慘澹經營,經過幾次修改制度及分級,愈來愈多學校及球員投入,現在喊得出名號的球星,幾乎都出自HBL。行銷當然是HBL成功因素之一,但如果沒有球員認真的態度以及精采的表現,靠什麼宣傳也不會有效。

高中球員在球場上的拚勁,遠勝於成年人,有人戲稱,台灣的籃球比賽,年紀愈大的愈難看,原因是速度與求勝意志。比對國內超級籃球聯賽觀眾席上冷冷清清的慘況,已說明一切。

羅家倫寫過一篇「運動家風度」,他說,要在運動場上養成人生的正大態度、政治的光明修養,以陶鑄優良的民族性。看到少棒球員在球場上奮戰的精神、看到高中同學在籃框下拚鬥的汗水,他們確實已經做到。如果已經厭惡了台灣社會滿天的烏煙瘴氣,不如把時間放在球場上。

 

聯晚/球場上沒有標準課綱

2015-08-04 15:01:50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http://udn.com/news/story/7338/1098746-%E8%81%AF%E6%99%9A%EF%BC%8F%E7%90%83%E5%A0%B4%E4%B8%8A%E6%B2%92%E6%9C%89%E6%A8%99%E6%BA%96%E8%AA%B2%E7%B6%B1

U12世界杯少棒賽,中華隊在冠軍戰對決美國隊落敗,小將們流下不甘心的眼淚,如果事先有一本教科書,叫做「對上美國隊打者,該投什麼球」,或許中華隊先發投手李灝宇不會亂了手腳,投不到3局就退場,中繼投手陳浩恩大概不會被美國隊轟出兩支全壘打,連失四分,造成局勢難以挽回。

同時間在蘇格蘭進行的英國女子高球公開賽,是國際女子高球界最高等級的大賽,前三輪結束原本領先的台灣選手盧曉晴,如果手頭上有一本教科書叫「在英國公開賽第四輪,如何在每一洞抓鳥」,或許在第一洞就出現「雙柏忌」、第二洞再吞「柏忌」,最終以第六名作收。

NBA史上最成功的教頭「禪師」傑克森(Phil Jackson),執教生涯贏得最多的11冠,教育過無數球員,也寫了不少著作;他的「三角進攻」已被喻為籃球聖經,但就是寫不出「保證贏得NBA總冠軍」的勝利教科書。

代表台灣在國際比賽爭取榮譽的運動選手,在迎接考驗的過程中,同樣沒有標準課綱可參考。

決定勝敗的關鍵瞬間,往往取決於選手的抗壓力與心理建設;不僅得倚靠平常的扎實訓練,更重要的是挑戰終極勝利的心理素質。這些都無法從教科書中獲得,而是從一次次的考驗,磨練出不服輸的鬥志與堅強的毅力。

運動競技的過程如何看待輸贏,端視指導者要透過運動比賽,賦予選手什麼樣的教育目的。這次參加U12世界杯少棒賽的日本隊,就給大家上了寶貴的一課。

日本隊在預賽第二場對美國隊賽前,有7名球員集合遲到,總教練仁志敏久決定下達禁賽令,不准7位選手上場,結果日本隊以0:8慘敗。顯然,教練看重的是運動對孩子的教育意義,孩子要學會尊重團隊紀律,尊重比賽,因此寧願犧牲戰績,也要讓小球員了解,他們做錯了什麼?

運動場上的競技,沒有標準的課綱,但一步一腳印的精神絕不可少;以扎實的球技為後盾,就有機會贏得最後勝利;即使輸掉近在眼前的冠軍,也不必氣餒,只要能繼續站在舞台上,機會永遠存在。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2738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