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閻家驊涉賭 閃辭台啤教頭 十四年磨一劍:世界盃決賽場外的兩個故事 鎖國救足球?看世足「把人們團結在一起」
2014/07/16 14:31:51瀏覽402|回應0|推薦0

 

 

閻總,你傷了孩子的心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277836?from=udn-relatednews_ch2

2017-02-11 04:29聯合報 苗知睿/小學教師(台南市)

台啤籃球隊總教練閻家驊陷涉賭風波,已請辭總教練一職。

家裡兩個讀小學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看棒球、打籃球;他們以前只聽說中華職棒經歷五次放水爭議事件,這次則親身感受籃球涉賭的震撼。

最震撼的莫過於他在二○一五年擔任瓊斯盃中華隊領隊期間,竟然同時簽賭瓊斯盃比賽,其敏感身分,不禁讓人質疑當年比賽勝負,是否存在人謀不臧的因素。

爭議再起,究竟是個人不肖簽賭行為,抑或是集體作弊放水事件,司法單位與中華籃協都不該掩蓋真相,否則只會讓貪婪人士食髓知味,重蹈中華職棒的覆轍。

那隻可能扭轉比賽勝負的黑手,讓小孩傷心莫名,有種被欺騙的感覺;小孩說他們用力吶喊,為球員加油的模樣看來有點傻。筆者期待,運動員都應潔身自愛,否則夜深人靜時,能問心無愧於自己運動明星的光環嗎?

 

 

 

閻家驊涉賭 閃辭台啤教頭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210000361-260106

台灣啤酒籃球隊總教練閻家驊涉嫌透過「天下運動」網路下注簽賭,並在2015年瓊斯盃擔任中華隊領隊時,簽賭中華隊,涉及賭博罪。台北地檢署前天指揮刑事局搜索組頭蔡政倫及閻家驊住處,約談蔡氏夫婦和閻及其盛姓女友4人,閻稱是友人簽賭,檢方以閻涉嫌重大,諭令50萬元交保。檢警不排除有球員涉嫌放水打假球,已擴大調查。

隨後閻家驊宣布辭去台啤總教練,並發表書面聲明:「針對媒體報導簽賭案,純屬個人行為,我已經在昨天於台北市刑事局說明並配合調查,並辭去台灣啤酒籃球隊總教練職務,以示負責,因為個人行為,對台啤籃球隊和喜愛籃球球迷造成傷害,深感抱歉,一切靜待調查結果出爐再作打算。」

遭搜索約談 50萬交保

檢方調查,蔡政倫與綽號「小柯」男子,自2014年起,由「小柯」提供「天下運動網」管理者帳號、密碼給蔡政倫,讓蔡取得賭客開立帳號權限,對外招攬賭客下注,案經新北市海山警分局查獲,台北地院去年已依賭博罪判處蔡徒刑3月,可易科罰金確定。

海山分局後續清查賭客名單,赫然發現台啤籃球隊總教練閻家驊,在2015年間多次透過天下網站下注美國職籃NBA、職棒大聯盟MLB等多場國際賽事,甚至閻在2015年擔任瓊斯盃中華隊領隊時,也下注中華隊賽事,涉及網路簽賭。

辯稱友人下注 受牽連

北檢前天上午指揮刑事局,兵分6路搜索閻家驊、蔡政倫等人住處,查扣閻的帳證金流資料,並拘提蔡政倫和以涉嫌人身分約談閻家驊,另約談閻的盛姓女友、蔡男蔡姓妻子2人作證,但蔡政倫未到案。閻從容地表示是朋友簽賭,自己遭受牽連,否認涉賭。

警方也向閻及其女友確認家中的網路、電腦等申用狀況後,下午將閻解送北檢複訊。據了解,閻家驊向檢方仍辯稱,他的朋友在2015年瓊斯盃時有簽賭瓊斯盃,當時他是中華隊領隊,不可能下注,否認任何簽賭。

但檢方依據查扣資料,認定閻涉及簽賭嫌疑重大,但沒有羈押必要性,前晚諭令閻50萬元交保,另盛女、蔡女獲請回,並持續拘提蔡政倫到案。

(相關新聞刊A3)

(中國時報)

 

 

比京隨筆/大力神杯 照亮德國魅力

 

http://udn.com/NEWS/WORLD/WOR3/8809356.shtml

德國奪下世足賽大力神杯,讓德國精神再成議題。德國這幾年稱霸歐洲,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冠軍賽後與球員的合照,短短一小時就在推特上被數百萬次轉載,德國王朝地位在本周被推上高峰

最近遇到德國人,個個都是一臉開心樣,還有荷蘭人跟德國人開玩笑要喝免費啤酒;英國媒體更在此時提出德國除了足球以外的十大魅力,從各地特色啤酒、到巴哈、貝多芬等音樂家及著名城堡、湖光山色等,都讓這個國家在世足賽奪冠後,更加吸引全球目光。

梅克爾這位足球迷創造的話題也不輸球星,雖然政治對手批評她「厚臉皮」,硬要去沾德國隊的光。但球員與她自拍或她與球員賽後大合照的照片,總能在媒體上搶得明顯版面,並在社群網路上瘋狂轉載。

德國一家民調機構從長期民意調查結果發現,世足賽期間,梅克爾的滿意度微幅上揚,分析家說,梅克爾的世足賽之旅讓她更贏得民眾的心。

她在本屆世足賽兩度親臨現場,德國隊都贏得勝利,她這幾年親臨球場的賽事,德國隊取得十一勝一敗佳績,讓她披上「勝利女神」皇袍。

德國品牌愛迪達則沾著德國足球隊的光,不但賣場銷售佳績頻傳,股價更是上揚;畢竟光是球衣、球鞋、足球預估今年就可賣廿億歐元,單單德國隊球衣已賣出兩百萬件、德國奪冠後推出的紀念版四星球衣更是一推出就被搶購一空,讓部分德國經濟學者認為,奪冠有助推升德國經濟。

【2014/07/17 聯合報

 

 

 

十四年磨一劍:世界盃決賽場外的兩個故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07049.shtml#104

世界盃足球賽終於落幕。兩個足壇巨人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馬拉卡納體育場,為國家和團隊的榮耀拚盡全力;最後,勝利女神把微笑留給了德國。經過一百二十分鐘的鏖戰,球王梅西領軍的阿根廷未能演出「大衛擊敗歌利亞」的奇蹟,讓德國抱走了大力神盃。

在這場高潮迭起的比賽背後,有兩個關於決賽雙方的故事,其扣人心弦的程度,絲毫不亞於雙方在球場上的競技。巧合的是,兩個故事的起點,都在西元兩千年:當世人歡慶進入千禧年的那一年。

那一年,一個瘦弱的阿根廷小男孩來到了西班牙。這個男孩在五、六歲時就展現出優異的足球天分,但因為被診斷出有生長遲緩的疾病需要治療,阿根廷的球會不願負擔他的龐大醫藥費;於是,他不得不飄洋過海,與巴塞隆納球隊簽約。這一年,他只有十三歲,他的名字叫梅西。

四年後,他開始在職業隊正式露臉出賽。接下來的十四年間,這個當年罹患難治之疾的瘦弱男孩,幾乎打破足球界所有可以打破的紀錄,拿下所有可以拿下的個人及團體獎項,成為熠熠之星。今年,他終於站在世足賽決賽場上,填補自己獎盃座上的最後一個空缺。儘管今年的冠軍獎盃仍然與他擦身而過,但才廿七歲的梅西仍在巔峰狀態,下屆仍有機會捲土重來問鼎冠軍。

就在梅西前往西班牙的同一年,曾經叱吒世界足壇的德國隊陷入了一次低潮,它在歐洲國家盃的分組賽裡一勝未得,早早遭到淘汰。為此,德國痛定思痛,立即啟動「足球復興計畫」。接下來的十年裡,德國花費了相當台幣二百億元的經費,由下而上打造了超過四百個足球培訓學校、青訓基地,並培育了超過萬名足球菁英。

為了重返光榮,驕傲的德國人不惜向西班牙低頭,向這個足球場上的老對手取經,汲取他們培養青年球員的經驗。終於,往下扎根計畫奏效,在年輕一代中培養出來的足球種子,在二○○六年的德國世界盃初試啼聲,並在二○○八的歐洲國家盃和二○一○年的世界盃登台亮相,皆為歐洲掀起足球的「青春風暴」,以嶄新的球風和陣容出現在世人眼前。

這兩場賽事,雖然德國都被當時更強大的西班牙所擊敗,但足壇幾乎沒有人懷疑,這支全新的「德國黃金一代」有朝一日問鼎世界盃冠軍的實力。四年之後,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得以在世界盃決賽與宿敵阿根廷來一場「巔峰對決」。

當然,既是體育賽事,不免有勝有負。以結果論,德國打破「美洲魔咒」,獲得他們胸前的第四顆星星,拿下了睽違二十四年的冠軍,收割了十四年生聚的果實。遺憾的是,阿根廷持續扮演悲情角色,梅西藉由率隊奪得大力神盃證明自己是足以比肩比利、馬拉度納的「球王」的願望無法達成;多年努力,缺了最重要的臨門一腳。

但「結果論」不是一切。無論對德國、對阿根廷、或者對梅西而言,在這十四年裡,他們早就已經證明了一件事:失敗或挫折,其實是砥礪成功的試金石,而不是邁向成功的阻礙。十四年磨一劍,磨出德國國家隊的世界盃桂冠,也磨出新科世界盃金球獎得主梅西在足壇不可替代的地位。對雙方而言,都是贏家。

世界盃足球賽除了帶給人們華麗的視覺饗宴,更有意義的,還是從中汲取有價值的人生哲學和處事態度。德國從挫折中再起,審慎規劃,謀定後動,因此才能不斷超越,讓自己更強大;梅西克服先天缺陷,將自己的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兩者都證明了天下事終究「事在人為」,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做不做、怎麼做罷了。這個道理,不只適用於運動場上,也適用於職場、商場、政壇、乃至國家的競爭。十四年磨一劍,比的是意志,比的是氣長。

【2014/07/16 聯合報

 

 

方祖涵/鎖國救足球?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804698.shtml

「我們的年輕人沒有競爭機會」、「外國人搶走稀少的工作」、「這是嚴重損害國家競爭力的問題」、「外籍工作簽證的數量需要受到嚴格限制…」這些話聽起來像是極右派政黨候選人的政見,卻是來自英國足球總會主席戴克,在世界杯之前發表的報告。簡單地說,他認為挽救英國的足球,唯一的方法是走向鎖國政策。

英國在第一輪出局,完全呼應了主席先生的憂慮。他們有全世界水準最高,也最受歡迎的「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卻在世界杯連前十六強都進不去。事實上,根據戴克的報告,英超的成功,正是英國失敗的原因。這個聯盟的球隊被認為最具有競爭力,吸引了許多全世界最好的球員,也因此不管是從球員的數量,或是真正在球場上比賽的時間來看,英國籍球員在自己聯盟的分量,僅僅只剩三分之一。

全球化的快速進展,讓傳統足球強國捉襟見肘,在這次世界杯清晰可見。本屆世界杯首度有三支中北美洲及加勒比海球隊,以及兩支非洲球隊進入十六強,而這些球隊都只以些微差距落敗,才無法繼續晉級。歐洲球隊已經連續兩屆在十六強裡面占不到一半,二○○二年的世界杯,他們在十六強還有六成的比例,已經是當時的新低,現在回顧起來,卻是令人唏噓的光輝餘燼。

「足球衰退是整個歐洲普遍的問題,在英國情況是最糟的」,戴克說。自從歐洲法庭宣告球員們可以自由移動之後,足球世界的版圖加速轉變。南美跟非洲頂尖球員大批進入歐洲職業足壇,根據去年瑞士的運動研究機構CIES發表的數據指出,歐陸卅一個主要足球國家,外籍球員的人數逐年上升,目前是史上的最高點。

巴西是最大的輸出國,有五百多名球員在歐陸主要的聯盟比賽,連非洲的奈及利亞,也有一百多個。外籍球員的大量進口,讓不少歐洲年輕球員失去發展的舞台,也讓新興國家能夠學到他們的技術,國家間的差距就迅速地被拉近。從足球,到吳郭魚的養殖,或者是晶圓的研發,全球化對許多產業的衝擊是類似的。

也難怪英國足球總會要大聲呼籲鎖國救國球。可是,這樣的吶喊有實質的效果嗎?今年德國拿了四年一度比賽的冠軍,並不會立即增加德國職業聯盟的收入,或是多賣幾輛德製的汽車;然而英超的經濟貢獻,不管是依據德勤會計公司或是英國政府的估計,每年至少占了英國國民生產毛額的千分之一。英超雇用大量的外籍好手,營造出全球第一聯盟的地位,回收立即可見。要為了國家榮譽去限制聯盟的發展,很難獲得球隊或是球迷的支持。這樣說好了,如果台灣決定對進口車再課徵從前的超級重稅,要大家回去開國產的裕隆速利1.2,不會有人願意。

或許應該同時被檢視的,是在全球化之後的國家主義。全球化之後,國與國的實質界線逐漸模糊,這個潮流不管幸與不幸,在可見的未來沒有停滯的跡象。頂級的人才會繼續快速移動,世界杯會繼續是一群跨國巨富兼演員的遊樂場,我們倘若一直沉溺在昔日國家界限的想像,錯失創造自己獨特價值的機會,那就只有永遠在台下,羨幕別人踢球的份了。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2014/07/15 聯合報

 

看世足「把人們團結在一起」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805498.shtml

世足結束,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在慶功宴、道別離聲中畫下句點。全球多少球迷滿足地嘆一口氣,連月來的亢奮感要暫時休息一下,等待著四年後再迎接下一場盛會。就像奧運或任何重要賽事一般,運動員懷抱著「十年磨一劍」的雄心,運動迷觀賽也有如投身「儀式」一般抱以近乎宗教的熱情。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說,其他活動很難像運動一般,具有改變世界、激勵人心的力量,「能夠把人們團結在一起」。曼德拉和運動的故事,最有名當屬他全力支持以白人為主力的橄欖球國家代表隊「跳羚隊」,並呼籲初嚐政治權力的黑人同胞勿持偏見以對。曼德拉屢次親身為「跳羚隊」打氣,結果球員將士用命,在1995年的世界盃橄欖球賽,一舉擊敗實力超強的紐西蘭隊而奪冠。南非舉國瘋狂,也將黑白種族和解帶入新境界。

這段故事後來由美國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搬上銀幕,老牌演員摩根費里曼飾演曼德拉,77歲的老總統身著跳羚隊綠色球衣,親上球場為國家代表隊加油的那一刻,南非上上下下的黑人白人舉國同心,共享榮耀,「把人們團結在一起」所言不虛!

這種「舉國榮辱感」,台灣曾有過。在四十多年前由紅葉少棒隊催生出金龍少棒隊,赴亞洲、美國參賽而奪冠的年代,全國同胞半夜看球,一起悲一起喜。在台灣退出聯合國、與日美等國陸續斷交的「風雨飄搖」年代,全國同胞一起悲憤,一起咬牙互勉「風雨生信心」。如今社會多元化了,仍有棒球迷在球場上同聲一氣,也有動漫迷、電玩迷各有所好。但若問還有什麼事可激起「舉國榮辱感」,恐怕沒有明確的答案。

「舉國榮辱感」其實也有其弊,運動賽事後的球迷暴動時有所聞,若煽動出強烈的國族主義,甚至演變成排外風潮,後果更難控制。但社會多少還是需要內部的凝聚力和團結意識,這是國民「認同感」的基本著合劑。台灣內部因藍綠對立而造成的分裂太強,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還能讓我們一起笑一起哭?「把人們團結在一起」的力量,還有待建立。

(世足系列三)

【2014/07/15 聯合晚報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15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