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15 06:05:08瀏覽1063|回應1|推薦45 | |
" 政治人物受到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的影響越來越大,主動表達配合銀行家任何要求的意願。 " 文中精髓就是這句話. 仔細去回想臺灣的金融業不也是如此. 卡債, 不動產都是如此. 在等待自由市場的平衡中, 人民都死了. 社會科學不是自然科學, 可以在實驗室裡實驗失敗重來一百次或一千次. 社會科學沒有實驗,一旦實施,整個社會承受結果. 這是為什麼政府該對其政策仔細明白了解可能的利弊,並對可能有的最壞情形,政府會有的的對策一一列述並明確告知人民的.因為承擔實際政策結果的是人民不是官員.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有誰記RCA污染事件,當初的經濟部長,衛生署長,桃園縣長或相關官員是誰嗎? 【經濟日報╱陳世欽譯】 2009.12.15 04:04 am 我開始為紐時寫專欄時,對許多事物的看法很天真,最大的誤解是,我真的相信,證據絕對可以左右有影響力的人。如果事物徹底駁倒他們的主張,他們一定會改變立場。 平心而論,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多年來,我一直對(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不假辭色(早在這成為一種時尚之前),不過對他的一些表現也給予肯定。他坦承曾誤以為金融市場會知所節制。 葛林斯班是少有的例子。美國國會眾議院上周五發生的一件事也是如此。在我們對脫韁的金融體系一手闖下當前大禍,連帶引發嚴重失業的教訓記憶猶新的此時此刻,眾院的全體共和黨人及27名民主黨人竟然投票反對一項試圖約束華爾街脫軌行為的法案。 以下簡單回顧我們究竟如何陷入當前的危境。 大蕭條結束後的美國對金融體系實施嚴密監督。法規奏效: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將近40年的歲月中,美國免於再次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隨著人們逐漸淡忘大蕭條的歷史教訓,銀行家開始對他們必須面對的限制感到不耐。政治人物受到自由市場意識形態的影響越來越大,主動表達配合銀行家任何要求的意願。 第一波的管制解除在雷根總統任內發生,很快就導向1980年代的儲貸危機。為收拾善後,納稅人被迫承擔GDP百分之二以上的代價,約相當於今天的3,000億美元。 主張解除管制的人士毫不畏懼。在當前危機爆發前的10年,兩黨政治人物接受所謂新政時代對金融界實施的限制毫無意義的論點。2003年某日,部分金融界高階主管在鏡頭前以修剪花木的大剪刀及一把鏈鋸剪碎一疊象徵規範的紙。 銀行家終於擺脫傳統的束縛,再加上不相信規範有用的主管官員採取放任的態度,於是大膽放寬借貸標準,導致信用激增及駭人的房市泡沫,最後釀成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諷刺的是,解決危機的要件之一是,政府必須大舉介入,幅度且須大於危機將現之際,具體措施包括拯救有問題的金融機構,以及聯準會大舉向民間部門紓困等。 如果以史為鑑,你可能希望全國出現贊成恢復更有效金融規範的共識,以免重蹈覆轍。錯了。 如與保守派人士討論這場金融危機,你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政府官僚一手引發金融海嘯,而不是銀行家。在這個世界裡,即使民間放款機構承作絕大多數的次貸,政府保證的借貸機構仍然一手觸發危機。在這個世界裡,即使只有25家頂尖次貸承作機構當中的一家接受監督,主管官員仍然強迫銀行家向資格不符的貸款人放貸。 保守派人士忽略商業不動產的災難。在他們的世界裡,唯一不良的貸款貸給窮人與少數族裔,因為放給百貨商場與辦公大樓開發商的不良貸款不符合這個論述。 這種論述非常普遍,反映辛克萊闡釋的一項原則:「如果一個人因為不瞭解某些事物而得到手中的薪水,很難誘導他瞭解這些事物。」誠如民主黨人所說,在眾院針對金融改革法案進行表決的前三天,共和黨領袖與逾100名金融業的說客共商對策。它同時反映現代共和黨死抱已破產意識形態的事實。這種意識形態使它無法勇敢面對美國經濟翻天覆地的原因及事實。 在這種局面下,民主黨人,更確切的說,在眾院通過個別的法案後,參議院的「中間派」民主黨人已成為關鍵所在。他們是否願意記取這場災難的教訓,進而支持金融改革? 但願如此。有一點很清楚:如果政治人物不肯記取教訓,他們一定會引導我們重蹈覆轍。(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12/1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