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05 21:40:56瀏覽1852|回應2|推薦13 | |
如果一家媒體誤讀、曲解也就罷了,其它媒體竟也未經求證就跟進引述,直接下標說馬英九是「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事實上這篇文章主旨根本不是這樣,不能因為原文第一句「TAIWAN may well have one of the most unpopular elected presidents in its history.」就斷章取義。其實第一段中前兩句「may well... but...」是典型句型,通常寫成一句,但在這篇文章中斷成兩句,意思仍是「雖然...但...」,因此原文應翻譯為「台灣或許又出現了另一位最不受歡迎的民選總統,但從本周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會議的表現判斷,馬英九仍有能力尋隙完成外交突破」(Ma Ying-jeou is still capable of creating a diplomatic breakthrough here and there.) 在這段中,前方句子為次要,後方才是主要論點。也就是說「主題句」是「馬英九有能力處理問題」,而非「最不受歡迎」。即使就從前方句來看,甚麼叫做「may」?就是「或許」、「可能」,並非100%確定,是種委婉表達,主要是與後方的but進行轉折,並非斷言馬最不受歡迎。另外,「one of the most unpopular elected presidents」是「眾多之一」,而非「唯一」最不受歡迎總統!事實上台灣每個民選總統在位時都被罵到臭頭,也不只馬英九而已,所以這篇文章主旨不是在分析馬英九民調低迷,而是在說,儘管民調低,必須分心處理內政,但馬英九仍有能力解決問題。
子曰:「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波普也說「一知半解最危險」(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明明淺白的文章,為何會被這樣荒謬解讀!?重點是,大致上的內容似乎正確,但經過刻意的修辭安排,雜誌原文的重點被模糊了,成為了另一種意義。這樣的翻譯,若不是有可議的政治動機,那麼就是英文閱讀實力有待加強。誠摯建議記者們應該好好回學校進修讀書,讓英文精進些,要翻譯至少得做足功課,詳細閱讀文章。新聞翻譯錯誤,實在是貽禍無窮!當然,不妨多學幾種語言,增加國際觀。更重要的是,要順便學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了解媒體的責任,不要再誤導民眾,更不要成為政治工具。而民眾自己也要有足夠的明智,不要人云亦云,進入「集體低能」的時代。最後,別說《經濟學人》並未謾罵馬英九,就算罵,台灣人為何要在意?台灣媒體拿外國人的批評來打擊同胞,很高明嗎?我個人認為這根本就是「狐假虎威」的文化自卑心態作祟。要罵,我們台灣人自己罵,而且要就事論事來罵,罵到重點,罵出問題,然後解決。解決完以後,槍口一致對外。具有政治目的的謾罵,那是巧言令色的小人行徑,君子所不為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