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輻射污染海水擴散圖
或許是由於台灣過度泛政治化的環境,面對核四停建與否的議題,許多人激情抗爭,也有不少人冷漠以對,卻始終缺乏理性客觀的思考。事實上, 無論你關心或不關心,這是我們共同的未來!因為台灣只要有任何一座核電廠發生災變,除了極少數有錢有勢的人以外,我們都無處可逃。你、我一生經營呵護、深愛的一切,都將受到核汙染。即使可以逃離台灣,別人知道你來自核災地區,會不會排擠、歧視、用異樣眼光看你呢? 在此必須先強調,我並非情緒化「反核」,而是對於核能發電的安全性高度疑慮,因此主張必須認清其風險與後果,以及是不是真的需要核電廠。如果真的需要,至少大家應共同監督核能安全,並且積極努力投入替代能源研發。非理性的反核意義不大;然而一味擁護核能卻也極其危險。核能絕對不是單一選項,只是暫時的模式。日本核工研究學者小出裕章出版了《核電是騙人的》一書,盡陳核電風險。他並且指出:「石化能源耗盡前,鈾就先耗盡了,核電絕不會是未來能源。大三,電力公司要蓋核電廠給仙台人使用,沒蓋在仙台,卻蓋在偏遠人口稀少的女川,我不懂,開始探討,才發現核電廠燃燒鈾發電,產生核分裂生成物,就是死亡灰燼,是最大 危險源,都會完全無法承受。目前日本灰燼量已高達120萬顆廣島原子彈,台灣高達10萬顆。」 事實上,核能發電的潛在風險與對環境的危害超乎想像。只是,科技日益發展後人類對於能源的胃口被越養越大,如今「由奢入儉難」,再加上許多地區電力分配不均,萬不得已只好繼續沿用核能。而發電廠透過低成本發電,也才能將利潤最大化,自然就會不斷鼓吹核能發電的好處,恫嚇民眾倘若不用核電可能無電可用。此外,世界各地的電器製造業者,以及消費型電子產品製造商,也都一致支持增建電廠,原因無他,電價便宜,民眾才會樂於使用電器。許多資料都指出,無分海內外,許多電器製造業者都會暗中出資, 散播資訊、製造新聞、拍攝廣告、甚至收買學者,支持核電廠興建 。因為唯有低廉電價,電器銷售才會暢旺。 操弄民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製造似是而非的專家意見,無奈的是不少名嘴還經常「外行領導內行」,儼然成為資訊操弄者的幫兇。特別是在具有爭議性的專業議題上,經過有心人士包裝後的「知識」,不但可以有效混淆視聽,也可以讓既得利益者遂行其目的。正因為如此,有心人士始終認為「疑惑就是他們最有利的產品」(Doubt is their product)。曾經在二十世紀中葉,菸草商操弄媒體,提出許多矛盾的資訊,製造民眾疑惑,最後竟成功將吸菸塑造成有益身心健康的聖品,而且還是時尚的代表。如今,有誰會天真地認為抽煙有益健康?美國槍枝協會鼓吹人民有擁槍的自由。最後呢?舉世皆為美國屢次發生的恐怖校園槍擊案唏噓不已。 擁核團體提出不少數據,支持核電。然而很簡單的問題是:目前台灣已經累積過量核廢料,應該如處理?一旦發生核廢料災變該如何應付?其次,四座 核電廠都 接近首都、人口高密度城市,一旦災變如何因應?最後,世界鈾存量,將於石化燃料用盡前耗盡。仰賴核能發電,又能多久?一旦發生災變,再低廉的發電方式,再多的發電,都彌補不了災變的損失。做國民的,應該是監督台電,謹慎看待核安,又何必為台電的核電廠背書?
因此,與其迎合永遠都不會滿足的能源無底洞,不如從長遠來看,降低用電量,節能減碳,才是治本之道。一直增加消費、製造需求,然後不斷增建電廠 (無論是否為核能),無疑都是惡性循環。而核電廠雖然效率高,但若災變,後果不堪設想,因此「非核」、「減核」、「積極防災」,更是全民共識,否則一朝災變,貽害萬年。
上圖為車諾比災變後附近孩童受到輻射影響的病變情形
核四興建計畫早於 1980 年代便提出,但車諾比事件後,蔣經國指示暫緩興建。1992年李登輝批准,直到 1999 年 3 月 17 日方始動工。當年蔣經國的遠見,後來卻因經濟發展的壓力,甚至是政府為討好資本家與產業界,因而遭到改變。核能一旦災變便貽禍無窮,幾乎是「飲鴆止渴」。其他發電方式固然也有污染、危險,但其影響範圍與時間不像輻射那麼廣、那麼長。核災影響的地區廣達方圓數百公里,時間將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核能短期或可帶來便利繁榮,但倘若發生災變,付出代價將遠遠超過所得。 如今俄國車諾比核電廠災變已經發生近 27 年,但方圓四百公里仍然遭受核輻射侵害,許多人罹患癌症與其他疾病死亡。俄國人只要知道某人來自於車諾比附近,就會疏遠他們,不希望與他們接觸。無辜的車諾比附近居民,只因為某天深夜的巨變,至今都仍遭受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折磨。倘若爽快地死去,或許還乾脆些。然而這些無辜災民,卻是零碎而緩慢地受到怪病折磨。直至今日,已有數百萬人受害,損失難以估計 。 不只車諾比,福島民眾許多人也生活在身心痛苦的陰霾中。一方面,外界因不瞭解而歧視,許多人禁止子女與來自福島周遭的人通婚,甚至有人拒絕為來自福島的車加油。即使是福島人自己,許多也不敢生育,生怕產下畸形的下一代。災變至今,許多人罹患癌症,特別以甲狀腺癌居多。當然,政府與核電廠都否認這些癌症與輻射有關,甚至日前連台灣都有名嘴聲稱福島事故沒有任何人死傷。但事實上,根據 NHK 報導,在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工作的1名50多歲男性作業員,因身體不適送醫,2月27日晚上死亡。東京電力以沒有確認診斷書為由,拒絕公布他的死因。當然,這名男子輻射曝露量為25毫西弗,比作業員通常 1 年內限量的 50 毫西弗還低,死因與輻射沒有直接關係,電廠樂得否認。只是,福島核災後,已有 5 名男性作業員因心肌梗塞等原因死亡,如此高的死亡率與同質性,令人不禁懷疑,是否有更多資訊遭到隱藏,並未公開。 因此旅日作家劉黎兒指出:「單單福島核一廠內,東電原已承認有 5 名搶救的核電工因心肌梗塞喪生;有位輻射污水庫人員白血病死亡,心臟疾病跟輻射有關;另有 2 人在搶救前就死亡... 核災對普通人的傷害開始出現,福島兒童現狀慘不忍睹... 輻射是無色無味無臭的隱形殺人刀,若非當場死在眼前,擁核的人都不認帳;福島核災發生2年,現至少30幾萬人為躲輻射有家歸不得,連擁核首相安倍晉三也承認福島核災還是現在進行式;若說不會死人、不會得病,請台電高層、原能會高官及散謠的媒體人攜家帶眷住到福島去。」台灣,全長也才 395 公里,竟然密集部署了四座核電廠,一旦發生災變,我們根本無處可逃。因此,全台灣人的命運,出乎想像地緊密相連,不容我們冷漠看待。 千萬不要以為台灣核電廠運轉多年,過去沒問題,如今也不會有問題。車諾比建於 1970 年,運轉 16 年後於 1986 年發生災變。福島第一核電廠建於 1971 年,運轉 40 年後於 2011 年災變。台灣核一廠商業運轉至今 34 年,核二廠 32 年,核三廠約 29 年,都已經是頗有年紀的核電廠,其耐震係數僅為日本電廠的一半,電廠管理也未必有日本嚴謹,其安全實在堪慮。 核能發電,當然帶來許多便利,例如低廉的電價,生活品質的提升,經濟的發展。然而,在這一切光鮮的表象背後,卻是恐怖的事實。《華爾街日報》所載全世界最危險的十四座核電廠中,台灣四座全部入列,它們全部建在斷層帶,一旦強震發生不堪設想,且極有可能受到海嘯威脅。這些核電廠全都接近人口稠密的都市,三座位於首都區附近 (全世界唯一核電廠如此逼近首都的國家),而且無論耐震等級、安全防護,都不像政府聲稱的可靠。英國獨立報 2012 年 4 月指出,不管從地震或海嘯風險來評比世界最危險核電,台灣都上榜,Maplecroft自然災害分析師海倫.候居說:「雖然日本核電風險特別高,但南韓、台灣、中國南部等的核電也都在海嘯可能衝擊的沿海地區。」 此外,英國著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評定全球最危險的3個核電廠,除了亞美尼亞之外,就是台灣核一、核二。2013 年 2 月法國「世界報」更指出,「台灣輻射核廢料不當管理,已達可能立即發生核災的危險,運轉中3座核電廠6個爐的燃料冷卻池存放至今累積用過的燃料棒,已達原本預估容量的4倍,發生意外時將導致釀 成嚴重災害。」 台灣四座核電廠,個個都是未爆彈。舉台灣核四廠為例,其發電機組由美國奇異公司得標,日立公司製造,台灣電力公司安裝。但根據自由時報的報導,「台灣方面違反變更設計達三百九十件以上,其中屬「核能安全相關」達十八件,甚至連安全防護的零件都被任意更改為劣質品」,因此美、日雙方都不願提出發電機組的最終安全保證。2011年八月底, 日本富士常葉大學講師塩坂邦雄等人再度來台測量核四周遭斷層分布,初步發現核四廠外的的地質是古老破碎帶,面積相當大,他擔心破碎帶內飽含水分,容易導致兩邊地層滑動,建議「台灣政府對於當地地質沒有全盤了解之前,應該要全面停止核四工程」。 雖然台灣原能會表示上述問題不會構成危險,但是身為民眾,誰能不擔心?
VIDEO
是不是沒有核能發電廠,台灣真的就「無電可用」?根據 2012 年 5 月 8 日《天下》雜誌的分析,「以供應來說,台電所有的發電廠,如果全都同時發電,3座核電廠發的電只佔12.4%。但台電真正發的電,核電比率高達19%,原因是台電把核能發電極大化,因為若只看發電本身,核電最便宜」。 此外, 《 天下》亦指出「【核電廠全停 電都夠用】以需求來說,台灣就算是用電高峰的7、8月,台電的備用率超過20%,也就是指在用電最高峰的7、8月,還有20%的發電產能閒置。如果核一、核二、核三全都停爐,而其他電廠機組不故障、不同時歲修,也還有6%的備用產能。 以成本來說,台電每度電的發電成本,核能0.69元,天然氣發電是核能的4.7倍,而每度電成本高達5.96元的燃油,更是核能的8.6倍,台電因此依賴核能,而閒置其他發電機組。」意思就是說,台灣對於核能的依賴度根本只有一成二,即使最大化也才一成九,而且之所以台電將核能發電量最大化,主要是為了台電節省成本。我們為什麼要為了台電節省發電成本的考量,而將自己的家園置於核災的高度風險之中? 根據 2012 年 5 月 5 日台灣環保聯盟提供資料指出,台灣計畫中興建的燃煤、水力發電廠,其總發電量早就超過台灣四座核電廠的總和。 目前台灣核一、二、三廠發電量共計 5,144 MW,核四將產生 2,700 MW,因此四廠共計 7,844 MW。但是目前正在興建的數個大型燃煤、水力電廠,包括以下六座,總計 8,850 MW :
1. 彰工火力電廠(新設, 燃煤, 800MW兩座), 共 1,600 MW 2. 林口火力電廠更新擴建,共增加 1,800 MW 3.深澳火力電廠更新,增加 1,200 MW 4.大林火力電廠,增加 1,850 MW 5.台中火力電廠增設 800 MW 燃煤兩座,增加1,600 MW 6.民營和平火力電廠, 增 800MW燃煤機組一座
當然,火力發電也不是完美解決問題之道。只是,這些電廠早已在興建,可以完全替代核能電廠,為何一定要使用核能不可?這是我們可以共同思考的方向。另外,火力發電只是提供一個時間的緩衝,以利替代能源研發。我們其實真的引領期盼更多綠色能源的出現 ,特別是台灣河流短促湍急,適合發展水力發電,而四面環海,更是潮汐能發電的理想地區。至於台灣陸地或許不適合風力發電,但卻可參考北歐國家,在外海建立「風車農場」(windmill farm),大量利用海風產生電能。沒有核能發電,就一定會經濟衰退,淪為「落後國家」嗎?請參考以下各國經驗: 1. 新加坡無任何核能發電廠 2. 奧地利座落於地震帶,全民了解核電廠風險,因此於 1997 年通過全國反核能政策
3. 丹麥曾是核電發展先驅,但卻於 1985 年立法限制境內核電廠設置,目前仰賴火力、風力發電
4. 希臘也位於地震帶,境內無核電廠。你或許可以說它因而經濟衰退,成為「歐豬四國」,但是至少它絕對不會發生核子災變
5. 愛爾蘭亦位於地震帶,全民公投決定不建核電廠
6. 挪威是全球第六個發展核能發電的國家,但如今全靠水力發電
7. 葡萄牙自 1995年開始,政府決定不再設立核電廠 8. 德國、荷蘭、西班牙雖然有核電廠,但無增建計畫 9. 菲律賓興建核電廠後,封存不使用。
日本福島核電廠災變後,葡萄牙、西班牙促使歐盟加速核電廠除役。 瑞士政府於 2011 年 5 月 25 日宣布分梯次關閉現有 5 座反應爐。德國總理梅克爾於同年 6 月3 日宣布,將於 2022 年前關閉現有的 17 座反應爐。同時,義大利於 6 月13 日舉辦公民投票,以 94% 比率反對發展核電。反觀擁有 4 座全世界最危險核電廠的台灣,卻以經濟發展為理由,無視於高度危機,仍然對核電廠隱憂無動於衷。無論藍、綠,台灣執政的政府從未正視過核能發電潛在的風險。真的沒有其他替代能源方案了嗎?請參考下圖比利時武端市 (Butuan City) 將高速鐵路隧道頂端鋪上太陽能板發電的做法 (資料來源 ) 。這條 2010 年由 Enfinity 太陽能公司承造的太陽能發電計畫,使用 16,000 片太陽能面板,全長 3.6 公里,發電量為 3,300 HMW, 諷刺的是,這條高鐵的太陽能板,大部分來自台灣。 根據新聞報導,有網友引用這則新聞,誤認它的發電量大於核四,成本更低。事實上核四發電量為這條高速鐵路發電量的 7,167.2 倍,若換算投資成本,太陽能高鐵隧道發電量要達到核四全年發電量,需耗費 4兆1568 億元,其實並不划算, 擁核人士因而群起圍剿。然而我想要提醒的是,如果發電成本那麼高,為何比利時人要選擇這種發電方式?為什麼他們不選擇經濟、省錢的核電?原因無他,就是由於他們明白,經濟衰退可能再復甦,錢花掉可以再賺,但一旦核災變,那就萬事皆休。
許多擁護核四的人不斷恫嚇民眾斷電的危險,卻刻意無視核能發電一旦災變的風險。因此從來不曾仔細想過,是否有富有創意的替代能源產生方式。他們不斷強調台灣陰雨時間長,不適合太陽能發電,卻沒有思考,如何增加太陽能板覆蓋率,以彌補日照不足的問題。比利時位處西歐,屬溫帶海洋氣候,夏季同樣多雨。如果比利時可以為了「非核」下定決心發展替代能源,台灣為何不能?成本高的確會造成財政負擔,然而長期來看,卻是永續發展的必要選項。
上圖為比利時武端市的太陽能發電高速公路。
上圖為 Enfinity 公司鋪設太陽能電板的情形
對於能源無法饜足的需求,來自於台灣政府予取予求的能源政策。這樣的政策彷彿是不斷緩緩加熱的溫水,讓民眾如青蛙般舒適優游地身處其中,而且視為理所當然,真正節約能源的非常少,卻無法警覺核能發電所隱含的莫大風險。核能災變危機所影響的範圍之大,時間之長遠,實在不是台灣所能承受的。其他如石化能源、綠色能源,或許也有發電風險,或許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汙染。然而只要透過適當的空氣污染處理,並且妥善處理能源生產過程中的有毒物質,無論如何都比處理核廢料來得風險低。
日本福島核電廠災變前15年前,在該核電廠工作的資深員工平井憲夫便曾預言核電廠遲早會發生災變。他的重要論點如下: 一、核電廠維修不安全:「 核電工人有 95% 以上都是素人 (非專業人士),他們大多數是漁民或農夫,在工作閒暇時來核電廠打工」。關於這點,我一開始也覺得難以置信,因為進入核電廠工作不是需要專業證照嘛!?然而,根據下方《台灣紀實:核安危機解密》影片所訪談的內容看來,不只是日本,似乎連台灣核一、二廠附近居民,也有很多毫無核能專業知識的民眾,以打零工方式投入核電廠維修。而且是進行「大修」。受訪民眾表示,「做大修的打工民眾根本沒有專業背景,即使台電內部有核能專業背景的也不多」。關於這樣的說法,令我非常震驚!當然,相關人士可能會反駁,指稱有些保養只是「清潔」而已,並未涉及機件維修。但是,沒有核能專業背景的人進入核電廠,即使是進行清潔,也不能保證完全沒有安全風險。因為所謂的意外,就是在完全無法預期的情形下,看似細微的問題卻引發致命後果!二、核電員工遭受輻射汙染: 平井憲夫指出;「我們沒有料到短短的幾十分鐘,會為我們帶來白血病或癌症等疾病,電力公司完全不告訴我們這些事情」。台灣核電廠內部員工自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下方影片中,就有談到許多平均約四十幾歲,台電核電廠員工就罹患癌症過世。三、核廢料問題無解: 無論在日本、台灣,或是世界各地,核廢料依舊無法解決。台灣目前核廢料都存放在蘭嶼,但是目前許多鋼桶都有鏽蝕爆裂的情形。蘭嶼人多年來默默承受了台灣這塊土地繁榮成長後所排泄的汙穢,而且深受其害,是弱勢中的弱勢。接下來,核廢料該儲存在何處?這已經是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每一個人所享受的文明與經濟品質,其實都是在壓榨弱勢民眾的權益,都是在透支未來子孫的環境。四、核電廠建造不安全: 平井憲夫指出,「如果核電廠按照設計圖建造,或許是安全的,問題是施工現場並沒有真正照設計建造」。這兩天的新聞驚爆核四圍阻體水泥牆上嵌著工人裝尿的寶特瓶。原因是因為核一、二、三廠剛運轉時常跳機,後來發現造成「機組電路板控制卡片異常」的元兇竟是施工工人隨地小便的「尿酸」造成。核四興建時因此禁止工人隨地小便。結果呢?寶特瓶被任意丟棄,甚至被埋入了水泥圍阻體牆。
VIDEO
VIDEO 提出上述疑慮,並非毫無理性地反對核能發電,而是透過資料收集,呈現出核能的隱憂,從而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一、高唱反核後,替代能源是什麼? 目前太陽能、風力、地熱、潮汐能發電量都不足以支應台灣用電量。完全以燃油、天然氣取代,污染過大。空氣汙染雖沒有立即危害,卻是慢性自殺。因此台灣不能僅僅以激情與浪漫的想像反對核能,而是應該務實地加強替代能源的研發,否則未來在替代能源不足的情形發生後,核能發電勢必會「復辟」。台灣是塊技術成熟且充滿創意的土地。倘若台灣政府能夠鼓勵產業,研發替代能源,或許未來我們可能會成為「綠色能源發電技術輸出國」也未可知?二、可否重新調整台灣配電與用電比例,紓解用電壓力? 在台灣,工業用電量約佔總用電量的七成,而民生用電僅僅近三成。政府以納稅人的錢補貼工業用電,美其名振興經濟,但卻也形成台灣產業普遍不夠重視節約能源的結果。如果台灣產業沒有節能措施,民間省電省到死,也只是零頭。 因此,台灣的電力分配、用電習慣都 應該重新調整,以達到節省電力,合理分配的目標,而不是一直建造核電廠填補永無饜足之日的用電需求。 事實上,電力吃緊是「分配」的問題,世界各地電力不患貧,是患不均。特別是尖峰時間用電吃緊,離峰時間卻有大量備載電力。因此,只有在民眾產生共識,施加廣大壓力下,政府才會認真思考分配 (分配牽涉電價,又是政府避免的地雷),盡量不要再用核電這種簡單卻會造成大量潛在危害的解決方式。
第三,民眾是否已養成節能的習慣? 台灣電價普遍過於便宜,幾乎沒有人節約能源,電價一上漲就只會罵政府。全民喊停建核四非常阿莎力,但大家是否真能節約用電以共體時艱?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接受電價上漲的事實?「以價制量」,調高電價以降低用電,這是能源需求逐日增價後,難以避免的現象。一方面透過合理電費調整節制使用者用電習慣,一方面宣導節能省電的嘗試,確實開源節流。有些人可能一邊高喊廢核四,一邊卻又夏天狂開冷氣、冬天死命用暖爐,從不隨手關閉電器,如此用電習慣不改變,需求無法下降,實在很難抗拒核能發電的誘惑。要真正廢除核能發電,就要從節約用電開始。我必須說,我之所以對核能發電抱持疑慮,是因為對於政府建造、維修核能電廠的方式無法放心、信任,同時也對於核廢料最終的儲存放置感到非常憂心。因此,即使核能發電是一種看似乾淨、經濟的方式,我卻深深感到疑慮。台灣目前對於核電廠的興建早已充滿泛政治化,而且政治凌駕專業,這正是我最害怕且不安的地方。因為即使今天所有官員拍著胸脯擔保一切安全,但是倘若台灣真的發生了災變,大家同受其害,官員們負責又有甚麼用?其次,對於台電人員經常前後矛盾的說法,我們也想質疑,該不會連核電安全,也充滿了矛盾吧?我誠摯地希望,核四停止興建,並且不要運轉。而在不久的未來,核一、二、三可以完全除役。畢竟,經濟衰退了,可以有重新振作的一天。但是,倘若核能災變爆發,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徒務眼前近利而不知隱患,那是愚昧之極的思維。因此,台灣政府、民間都應該要積極採取行動,確實打造「非核家園」。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