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子宮頸抹片檢查的重要
2007/12/13 20:36:30瀏覽4125|回應8|推薦12

 

 

之前看到一則和我們女生很有關係的新聞﹐和大家分享。

也希望女生們都可以多愛自己一點﹐記得要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31歲陸明君 罹子宮頸癌》

【張哲鳴╱台北報導】陸明君12月4日剛過31歲生日,本該開心慶生的她,上月底被媽媽逼去做了生平第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竟驚察患「子宮頸原位癌」,她一度驚恐,生日前2天住進醫院切除病變癌細胞,她男友Paul和媽媽一路作陪,她挺身而出說:「女生要從年輕時就注意婦科問題。」

陸明君因演藝工作常熬夜、作息不正常、且不時有情緒壓力,她的經期經常大亂,1年多前甚至在大陸拍戲時昏倒,最關鍵的是她的家族有子宮病變病史,外婆、媽媽、阿姨都曾患子宮癌。她媽媽三不五時叮囑她去檢查身體,但她自覺仍年輕,也擔心身為藝人要被內診有點尷尬,所以從未注意婦科問題,直到上個月終於被媽媽說服去檢查。

已切除病變細胞

不幸中的大幸是她首次做抹片檢查就驗出病變癌細胞,她坦然說:「醫生一直說我很幸運,發現得早,已經切除病變細胞,還好是零期,沒有擴散或變成惡性,醫生說會百分百治癒,這1個月要好好休養、讓傷口恢復。」雖然她的子宮功能不會受影響,但仍需追蹤。

開刀前1天陸明君在媽媽陪同下住進醫院,交往2年、從事海運事業的男友Paul也陪她度過最緊張難熬的1夜,不停說笑逗她開心、讓她放鬆。她更感謝媽媽逼她去檢查,傳簡訊給媽媽:「謝謝妳救了我的命。」

起初陸明君不願罹癌一事曝光,但有公益團體建議她以自身例子幫助別人,她才坦白承認,她說:「希望女生不要因為自己年輕,就忽略婦科問題,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定要定期做抹片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演藝圈確有不少借鏡,已故藝人梅艷芳就因子宮頸癌病逝。傅娟和江怡蓉則已治癒,但切除了子宮。

子宮頸癌零期 仍有子望

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說,治療子宮頸癌零期可分2種,若患者沒有生育需求,多採用整體子宮切除,但當患者還有生育需求,則採用子宮錐狀切除,而採用錐狀切除治療後,患者還是可以生育,但若患者堅持不治療,將導致病情惡化,藝人梅艷芳就是一個例子。周輝政說,子宮頸癌從零期至一期,約2至3年,因此,若能零期就接受治療,依現今醫療都可治癒。

 

子宮頸癌症狀

子宮頸癌高危險群有:子宮頸抹片異常者、有多重性伴侶、持續性人類乳突病毒檢測陽性者、有過性行為的婦女,超過三年以上不做子宮頸檢查者、太早有性行為者、愛滋病患者或帶原者、抽菸者、長期使用避孕藥者。

早期子宮頸癌有哪些症狀:陰道不正常出血、惡臭的陰道分泌物、下肢疼痛、血便、有些甚至沒有症狀。

(資料來源:防癌協會理事台大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黃昭源)

【台灣新生報 2011/05/10】

 

以下是我在網路搜尋到的一些相關資訊﹐姐姐妹妹們記得要看哦! ^^

 一年一次,請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定期做子宫颈抹片检查

 子宫颈抹片检查

 子宫颈抹片检查注意事項

 子宫颈抹片检查(問與答)

 認識子宮頸抹片檢查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yjen&aid=1451793

 回應文章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忘了「6分鐘護一生」 子宮頸篩檢人數下降
2011/09/06 13:38

子宮頸抹片篩檢情況不佳!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去年共有36萬名新北市婦女進行抹片篩檢,但是,今年已過了三分之二,卻只有20萬人來檢查,為了提高民眾對子宮頸抹片篩檢的重視,衛生局舉辦「預防子宮頸癌標語競賽」,第1名獎金有2萬元。

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去年接受篩檢的新北市婦女共有36萬4608人,結果有5475人被發現異常,其中530人是原位癌、145人是侵襲癌,94人死亡,衛生局副局長林金富說,30歲以上的婦女,起碼每3年就要篩檢一次,健保也提供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但是,目前新北市有大約45萬名婦女,至少3年以上沒有進行檢查,比率超過4成。

新北市因此舉辦標語比賽,希望喚起民眾對子宮頸抹片的重視,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賈淑麗說:「民眾最耳熟能詳的『六分鐘護一生』標語,在經過多年之後,大家沒有再去注意到底要護什麼、做什麼,所以希望透過這次競賽,找出更符合大家感受的標語。」

活動從即日起到9月30號,全國民眾都可以上網參加,前3名將有2萬元、1萬元和5千元的獎金,同時開放民眾票選;另外,衛生局也在臉書上開設「一抹健康粉絲團」,每天提供子宮頸癌防治的相關衛教內容。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2011/08/30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PV陽性婦女 1成罹患高度癌前病變
2011/05/12 16:57

每100名子宮頸侵襲癌患者,就有67人6年以上未做抹片。衛生署於99年起提供36歲以上且超過6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可在家自行採檢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統計數據發現,每10名HPV陽性婦女就有1名罹患高度癌前病變或癌症。

目前尚有4成HPV陽性婦女未進一步完成抹片檢查,國民健康局呼籲,HPV陽性婦女應盡速前往婦產科做抹片檢查,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機會。今年將再提供10萬名檢查服務,請符合對象的婦女逕洽各縣市衛生局所索取「HPV自我採檢套組」。

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指出,由於國內尚有160萬名36歲以上婦女超過6年未做抹片檢查,今年將再透過各縣市衛生局所提供10萬名檢查服務,符合對象婦女可直接向轄區衛生局所索取「HPV自我採檢套組」。

【台灣新生報 2011/05/11】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子宮頸癌年輕化 抹片檢查不可少
2011/05/11 15:33

一項調查發現,近4成受訪女性認為自己還年輕,不需要採取防範子宮頸癌措施,另有9成的年輕受訪女性認為,早期子宮頸癌會有症狀出現。醫師憂心表示,子宮頸癌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早期子宮頸癌不會出現症狀,一旦出現出血症狀多已是二、三期,年輕女性對防治子宮頸癌的認知還有待加強。

台灣女性癌症協會理事長曾志仁表示,子宮頸癌多發生在40到60歲之間,但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去年他的門診即發現一位23歲年輕女性罹患子宮頸癌。

臨床觀察及研究也發現,60歲以上的老年女性防治子宮頸癌的觀念也很不足,不少60歲以上的老年女性連一次抹片都沒有做過,呈M型化分佈。

王小姐的母親一個半月前因為子宮頸癌過世,王小姐表示,母親從未做抹片檢查,沒想到真的罹患子宮頸癌,如果時光能夠倒流,她一定會強迫母親做抹片,但現在一切都太遲了

曾志仁表示,王小姐的母親年輕時未交過其他的男朋友,王爸爸是唯一的性伴侶,王媽媽生前一直認為自己的性生活很單純,不會得到子宮頸癌,所以一直未做抹片檢查。事實上,這個保守觀念是錯誤的,只要有性行為就要做抹片檢查。

【自由時報 2011/05/10】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子宮頸「採檢棉棒套組」 北市聯醫免費索取
2011/04/16 14:32

依據國民健康局統計,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機率為一般做抹片婦女的2.5倍。為提供沒有做抹片的婦女掌握健康狀況,即日起到10月31日止,臺北市衛生局提供36歲以上,6年以上沒有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朋友,免費索取「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民眾只需要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六個院區,(陽明、中興、仁愛、和平、婦幼、忠孝六院區)或是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免費索取並且自我採檢後交給醫護人員,檢驗報告會在兩周後郵寄到家,檢查結果若為陽性,建議民眾進一步到醫療院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

【教育廣播 2011/03/24】

✽ 貓 ✽(fyjen) 於 2011-04-18 10:01 回覆:

防子宮頸癌 自我檢查 衛局提供器材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據統計,十年以上未做抹片的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機率是接受抹片婦女的二點五倍。台北市衛生局提供免費「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開放卅六歲以上、六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索取。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解釋,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女性一生約有五至七成的機率感染HPV,感染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約九成會在一年內消失,感染HPV沒有消失的話,未來得到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

游麗惠說,子宮頸抹片檢查於八十四年全面推動,子宮頸癌死亡率由八十五年的第四位降至九十八年第六位,全國約兩成女性沒有定期接受抹片檢查,但抹片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最有效的篩檢工具,五年存活率可達九十%以上。

指定地點索取 醫護人員協助

游麗惠表示,人類乳突病毒自採活動即日至十月卅一日,卅六歲以上、六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可至指定地點索取,現場有醫護人員提供使用說明及協助,完成採檢後直接交給醫護人員,結果約兩週時間郵寄到府。

游麗惠提醒,若檢查結果為陽性,需至醫療院所進一步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確定是否有子宮頸癌前病變,結果若為陰性,仍應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

索取地點包括聯合醫院陽明、中興、仁愛、和平、婦幼、忠孝六院區及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洽詢電話:1999。

【自由時報 2011/03/25】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3/06 14:15
    
✽ 貓 ✽(fyjen) 於 2011-03-06 14:17 回覆:

6年未做抹片 子宮頸癌風險高

國民健康局今天表示,6年以上未做抹片的婦女,罹患子宮頸高度癌前病變的風險,是一般婦女的2.8倍,鼓勵民眾進行篩檢。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上午在記者會表示,國內仍有160萬名36歲以上、超過6年未做過抹片的婦女,這群婦女為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

為確保婦女健康,國健局從去年起提供6年以上未做過抹片婦女人類乳突病毒 (HPV)自採篩檢,截至目前已經完成3萬7366名婦女篩檢,發現有2956名HPV陽性,佔8%。

邱淑媞說,6年以上未做抹片的婦女,罹患子宮頸高度癌前病變的風險,是一般婦女的2.8倍,若HPV陽性,風險更高。

邱淑媞說,研究顯示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持續感染所引起,雖然婦女感染後大部分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仍有部分婦女會持續進展為低度癌前病變、高度癌前病變與癌症,而疾病進展過程,可以透過子宮頸抹片早期發現癌前病變,提早治療可以避免進展為子宮頸癌。

另外,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很多65歲以上婦女認為年紀大了且沒有性生活,就不會感染HPV,也不擔心罹患子宮頸癌,但這群高齡婦女若持續感染HPV,罹患子宮頸癌風險高達100倍,因此,呼籲婦女朋友一定要定期篩檢。

【中央社 2011/02/25】

 

不做子宮頸抹片 癌前病變機率高

從來不做,或久久才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婦女別再鐵齒!衛生署去年針對六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提供「自抹」服務,結果發現其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是一般婦女二.八倍,若合併人類乳毒病毒陽性,癌前病變風險更達卅五倍,此時若不積極治療,有可能進展為癌症。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衛生署八十四年起針對卅歲以上婦女每年公費提供一次子宮抹片檢查,目前至少每三年接受一次抹片比例為五成七。但另一方面,還是有高達一六○萬名婦女,以太忙、害羞、自覺健康為藉口,至少六年以上未做抹片,其中從來不曾做過抹片者就有八十萬人,佔了一半。

因此,去年五月起衛生署透過各基層衛生局所,針對這群婦女提供自抹服務,至去年底為止,共有三萬七千人接受檢查,經分析發現,其中八%為人類乳突病毒(HPV)陽性,罹患子宮頸癌前病變風險是一般人的卅五倍。

另統計計顯示,長期或完全不做抹片者,有相當比例為六十五歲以上婦女,她們多以為「老公都走了,我已無性行為,應該不需要抹片了吧!」,影響所及,其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比例明顯陡降,到七十歲甚至掉到三成以下。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說,沒有性行為的銀髮婦女就不會罹患子宮頸癌,是錯誤的觀念!其最新研究顯示,HPV感染至癌前病變約需十到廿年的時間,所以,只要年輕時曾持續感染HPV,年長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將是一般人的一百倍。

陳建仁呼籲,為人子女應主動關心婆婆媽媽,勸說或陪伴她們按期接受抹片檢查。

【中國時報 2011/02/26】

 

子宮頸癌風險 婆婆媽媽更高

5歲以上婦女即便沒有性生活,也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昨日表示,根據他的研究發現,65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頸癌風險是一般婦女的100倍。

65歲以上風險是一般婦女100倍

陳建仁進一步指出,很多65歲以上婦女因有些先生已經不在了,自認為沒有性生活,誤以為不會得到子宮頸癌,就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這是錯誤的觀念,即便現在沒有性生活,也不代表過去沒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HPV要轉變成侵襲癌,往往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再加上年長的婦女誤以為不會感染就不做抹片,使得她們更容易罹患子宮頸癌。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衛生署自84年起,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經分析民國84至99年的子宮頸抹片資料顯示,30歲以上婦女每3年做一次篩檢比率由民國86年的36%提升至99年的57%,5年篩檢率則由57%提升至69%。年齡別部分,30到64歲3年篩檢率介於53%至60%之間,65到69歲則降至52%,70歲以上則大幅下降至29%。

孔憲蘭進一步指出,自民國84年至99年止,共提供了2529萬人次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其中抹片結果為低度癌前病變有13萬人,高度癌前病變則有12萬人,二者總計為25萬人。

進一步分析發現,低度癌前病變的篩出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下降,高度癌前病變與侵襲癌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尤其是65歲以上上升幅度大為增加,65歲以上婦女更應定期做抹片檢查。

孔憲蘭表示,全台有160萬名36歲以上婦女,超過6年沒做過抹片。她們是子宮頸癌最高危險群,其罹患高度癌前病變風險是一般婦女2.8倍,若篩檢同時發現人類乳突病毒(HPV)呈陽性反應者,其風險更高達35倍。

國健局在去年提供6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自採篩檢,計有3萬多名婦女參與,今年將動員衛生局人員,希望至少要找出10萬名高危險群婦女做篩檢。

【自由時報 2011/02/26】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切除子宮者仍要做抹片防癌
2010/06/11 13:11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明明都切除子宮了,為何還接到衛生所來電,提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有婦人覺得太離譜,但中市中區衛生所主任、婦產科醫師黃意惇指出,不是衛生所弄錯了,而是即使切除子宮,仍建議每3年做一次陰道抹片檢查,因為仍有可能罹患陰道癌。

中市衛生局大力推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各區衛生所卯足勁拚「業績」,昨天有婦人打電話到中西區衛生所抱怨,她的子宮已切除了,竟然還接到衛生所打電話提醒她去做子宮頸抹片的電話,她覺得真的是有夠離譜。

中市中區衛生所主任黃意惇指出,以前在某大醫學中心服務時,曾親眼見過一名70多歲的老婦人,已切除子宮多年,但下體竟然常常出血,經就醫證實罹患陰道癌,因為時已晚,拖了兩年即過世了。

她說,女性雖已切除子宮,但陰道仍有可能出現癌病變,此時進行子宮頸抹片,抹片位置會從子宮頸改成陰道,早發現早治療,是防治婦女癌症的不二法門。

台中榮總婦科部婦癌專科醫師黃曉峰昨天表示,子宮切除了,仍需進行抹片檢查,不會就沒事了,如果切除子宮的原因與子宮頸癌無關,一般雖建議每3年做一次陰道抹片檢查,但因隔太久容易搞混,所以還是建議每年做一次檢查。

如果子宮切除的原因與子宮頸癌有關,術後第一年至第二年,每3個月就要做一次陰道抹片檢查;第三年起,每4個月做一次陰道抹片;第四年及第五年、改為每半年做一次,希望提早偵測癌症是否復發;第六年起,每年做一次抹片即可。

【自由時報 2010/06/11】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抹片檢查 + 疫苗 = 防子宮頸癌良方
2009/09/15 20:10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子宮頸癌是女性最常發生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於乳癌,也是造成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五位的癌症,成大醫院病理部專科醫師彭淑玲指出,與其他常見的癌症不同之處在於,子宮頸癌可經由子宮頸抹片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並加以治療,因此定期子宮頸癌篩檢、注射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的良方。

彭淑玲醫師說,除老年婦女外,年輕婦女(小於30歲)篩檢率也偏低,因為年輕婦女常誤認自己並不屬於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另一方面健保規定30歲以上才提供免費抹片檢查,因此子宮頸抹片篩檢在年輕婦女成為一個漏洞。

【台灣新生報 2009/08/27】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篩檢求精準!子宮頸抹片前的簡易常識
2008/11/12 16:17

子宮頸抹片是簡單易做的,凡是已經有性經驗的女性,無論年齡大小都需做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新增的子宮頸薄層抹片檢查,可提高檢測的準確度。

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陳曼玲醫師指出,在台灣子宮頸癌一直高居婦女癌症發生的前五名,子宮頸癌是婦女癌症中最容易早期發現的,但不少女性朋友因為害羞、怕沒隱私權等因素,不敢做子宮頸抹片篩檢,讓每年死於子宮頸癌的女性高達800人,其實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相當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子宮頸癌的治癒率是很高的。

凡是已經有性經驗的女性,無論年齡大小都需做定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尤其是太早有性行為者、多重性伴侶、早婚、生育子女較多或子宮頸曾受病毒感染者,更須特別注意。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應受檢的年齡上限,老年婦女亦須繼續定期身體檢查,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及骨盆腔檢查。

陳曼玲醫師強調,子宮頸抹片是簡單易做的,一般婦女可於月經後,至婦產科門診檢查,醫師會利用鴨嘴(陰道張開器)打開陰道,再用抹片刷將子宮頸表皮細胞刷落送檢,在顯微鏡下做癌細胞之篩檢,這個檢查能夠顯示出子宮頸有無感染、發炎、異常細胞或是癌症發生的可能,當在做抹片時只要深呼吸放輕鬆即可,並不會感到疼痛或不適。

但影響抹片品質的原因包括抹片固定或保存不良、細胞太少、太厚或太多血液、沒有子宮內頸成分、發炎細胞過多、存在外來物質(如潤滑劑)、過多細胞溶解或自溶等。因此,檢查前兩天必須避免陰道沖洗,避免盆浴,勿使用陰道塞劑、殺精蟲劑或潤滑劑,因為這些可能會沖掉或隱藏異常細胞,前一晚不能有性行為,因房事後,抹片上會發現大量精子而影響判讀。檢查完畢之後,只要在家等候檢查結果通知即可,少數人會有幾天血絲樣、咖啡色的分泌物,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無需多慮。

報告通知單上有三種結果:正常細胞(須定期抹片檢查一次)、有發炎細胞(需回門診進一步追蹤)、有問題細胞(需切片檢查)。抹片為發炎現象者,絕大部分是出現較多的白血球或膿細胞而已,亦即真的只是發炎,不過由於少部分可能潛藏有異常變化的細胞,因此建議治療後,重做檢查。

一般醫師會給予陰道塞劑,或合併口服藥物,大約一至二週即可痊癒,不過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炎性反應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因此理想的狀況是四至六個月之後再做一次抹片檢查。

若抹片發現有問題細胞時,婦產科醫師會使用一種光學儀器-陰道鏡,去觀察子宮頸上皮,找出疑似病變的位置,做子宮頸切片。不同於抹片的是,切片摘取了小塊的子宮頸組織,因此可以有比較肯定的病理學診斷,過程約需十至十五分鐘,切片也幾乎不會痛,不用太緊張。

陳曼玲醫師表示,傳統抹片是把子宮頸上刷下來的細胞直接塗抹在玻璃片上,然而這有幾個缺點:

第一、只能將抹片刷上約20%的細胞塗在玻璃片上,80%則仍在抹片刷上而被扔進垃圾桶了;第二、容易有多層細胞重疊在玻璃片上的情形,影響判讀;第三、如果有白帶、出血、精液等,容易掩蓋子宮頸上皮細胞,而影響判讀,因此傳統的子宮頸抹片的偽陰性偏高(約20%),診斷上僅能產生70%的敏感度。

近年來由於「薄層抹片」的問世,採檢方法如同傳統抹片,不同的是將整個抹片刷上的檢體放入液態的懸浮液來保存,然後透過電腦自動化儀器將檢體中的血液、黏液、發炎物質等會產生遮蔽干擾物質先清除掉。再透過特殊濾淨方式集中欲檢查的子宮頸上皮細胞並製成薄層的細胞抹片,可大大減少傳統抹片因檢體不良、固定不良等影響判讀的因素,同時比傳統抹片多取五至十倍的細胞,抹片品質得以改善,偽陰性也大幅度下降,從一般抹片偽陰性約20%,薄層抹片的偽陰性可降至5%。

惟薄層抹片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民眾須自費,因此若想採用此法的女性,在做抹片時直接告知婦產科醫師即可。陳曼玲醫師呼籲,子宮頸抹片篩檢是發現子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重要方法,可有效減少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大部份的子宮頸癌是由子宮頸癌前病變演變而來且需時數年之久。

子宮頸抹片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藉著檢查剝落的子宮頸細胞,希望能找出癌前的病變,避免演變成侵犯性癌症。在毫無臨床症狀的時候,就用不痛不癢簡易方法,在子宮頸癌還沒產生之前,就找出來,並做進一步的治療。

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的人,如果出現異常報告,大都只是這些癌症之前的病變而已,做個小小的檢查或手術,連子宮都不必割掉,零期子宮頸癌的治癒率幾乎可達100%。全民健保提供三十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連續三年陰性者,則至少每三年檢查乙次,受檢時請攜帶健保卡和身分證至婦產科就診即可,為了方便記住,可於每年生日時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優活健康網 2008/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