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3/07 03:46:36瀏覽1612|回應3|推薦28 | |
原來不想發這篇文,因為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常有「學好一步、撇掉一步」的情形,所以在不同時期常常練法、側重的點會不同。我在練拳的前三、四年以低架子、開展為主,現在則側重放鬆、練意,難保以後側重的點又變到不同的地方,所以怕誤導別人。不過,想想這篇文是我目前練習的心得,也許對少部分程度接近的人有幫助(對初學者幫助有限,對程度更高的人而言則沒有參考價值),最差也能達到記錄的作用,最後還是決定貼了。 在談到基本的發勁前必須言明,要先能掌握幾個要點,否則只是用蠻力硬推,而不是真正的發勁,而要掌握這幾個要點,從完全不會開始通常再快也要一到兩年的時間。第一個要點是全身大致能放鬆(氣下沉是全身放鬆的結果,而不是刻意讓氣下沉,因為鬆是因,沉是果。想要用手力、身體過於僵硬、或沒有沉肩墜肘都是不鬆,氣必然無法下沉),或是能達到某種程度的節節貫串,通常這個時候拳架早已學完,打拳架時從外表已經看不太出來有僵硬的動作。第二個要點是身體要分出虛實(無雙重的弊端)。 第三個要點是要練出腳底的根勁,其實如果把腳底當成「全身」的一部分,那麼連第三個要點也沒有(因為被第一個要點所涵蓋),但是由於根勁很重要,光練拳架也不容易練到腳底的筋膜(或是說需時甚久),再加上獲得真傳的前輩怕傳入壞人手上,所以練法成謎。鄭曼青在《體用歌》有言:「我有一轉語,今為知(智,古文中知字可當智字來用)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依鄭曼青的作風,不會知而不言,守口如瓶的原因應該是有人要他不要講,而守信重諾的他就只能用「暗示」的方式為後人指路,所以才要用「轉語」,而不能明說,《太極拳經》有言:「其根於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湧泉穴在腳底,屬於腳的一部分,鄭曼青點出「湧泉無根腰無主」無異於說明若腳無根那麼腰也無法成為主宰(「主宰於腰」應該是指腰主宰轉動,主勁道的分佈方向,要是沒有了勁,轉就變成了空轉。如果把丹田歸納在腰裡,那麼腰還主納氣),換句話說,腳無根之腰猶如空中閣樓,虛浮無定。我自己的猜測,他應該是把練法暗藏在《五禽戲》中的「熊經」,發表於1974年12月16日在「暢流」雜誌的一篇文章《漫談五禽戲之熊經》: 「。。。行熊經一戲,可兼得鴟顧(鴟音吃,鴟是貓頭鷹一類的鳥,鴟顧是身不動而回顧,也是古代養生術中的一種動作)及五禽之戲,與太極運動之妙用。萬金易得,一法難求,勿自交臂失之,致使數十寒暑,匆匆付與東流也。附述熊經必須注意者,三點如下: 一,熊經乃熊之經常動作,向左右捩轉(扭轉)腰膂不息,人須早晚飯後半小時行之,體弱者可自二百動(次)開始行之,或三百動,每隔五日或七日,遞加五動或十動。只許加而不許減,故宜緩進,不宜欲速,加至十分鐘,最高至十五分鐘,不加矣。必須求適意,以(因為)熊經輕鬆愉快為得也。 二,行熊經時,不可加熊之垂頭,乃(此、這個)兼有鴟顧,求平視,頭不許動,隨身與腰轉捩(扭轉),即太極拳所謂『虛靈頂勁、尾閭中正神貫頂』。 三,熊經須如太極拳,要虛實分清,重如山岳,輕如鴻毛。譬如腰左轉,重心全在左腿,重如山岳,右腿則輕似鴻毛矣。右轉亦如之,如此而已。 苟能得如上述三點要訣,則金雞獨立穩矣;倒攆猴不讓(不輸給)靈猴之進退矣;抱虎歸山便如虎虎之有聲矣;左顧右盼、斜飛勢必捷(快)於鹿矣。而五禽與太極,則一戲乃兼得之矣。惟行之者,務須注意,以心與氣相守於丹田,丹田在(肚)臍下一寸三分,猶須足心踢地耳。」 很多前輩雙腳劃倒8的腳部練法應該與此有關。值得注意的是,練習「熊經」時應該不要多此一舉,刻意用身體的重量去壓腳底,如此在沒練習「熊經」或天氣冷時筋膜容易收縮回去,進而影響練習效果。練習「熊經」時應該是要讓腳部盡量放輕鬆來按摩腳底的筋膜,氣血活絡後筋膜的柔化效果會更佳,也不容易收縮回去(關鍵字:「熱脹冷縮」)。 有了腳底根勁的好處是在發勁前不需要有蓄勁的動作,好像腳裡已經蓄好了勁,沒有多餘的動作就不容易被對方察覺或聽勁出結果,除非對方比自己更鬆。 拳架 初步掌握了這三個要點(大致能放鬆、分虛實、練出根勁。如果勤練動作達標的拳架及熊經,我預估最快要一年的時間),就可以在拳架中練習粗淺的勁路(形練是用,意練是體,練拳時以意練為主)。以人體中最長的勁線(以筋膜為主)為例子,開始於腳,經過腿、胯、脊椎(腰椎是脊椎中最粗的一段)、肩(包括肩胛骨)、手臂、掌。以腳前後站立為例子,通常身體重心會偏向前腳或後腳,如果把身體重心偏多的腳定義為「實腳」,身體重心偏少的腳定義為「虛腳」,那麼大致會有「前虛後實」或「前實後虛」兩種情形,全身重心轉移或虛實轉移是由實腳發起,而非由虛腳。要額外說明的是,這個虛或實並非指百分之百的虛或實,而是相對的虛或實,所以「前虛後實」未必是坐步,「前實後虛」可以是弓步。 甲,「前虛後實」的情形下,注意力放在實腳底,由後實腳朝對行進方向而出即可,若以撞球為例,自己後實腳為A球,腰為中間的白球,自己的肩、臂、手為B球。「摟膝拗步([實腳與最後掌心向前之掌為]同手同腳)」、「玉女穿梭(同手同腳)」、「單鞭(異手異腳)」、「扇通背(異手異腳)」等可歸類於甲,動作完成就是打完了,而不是開始打。如果勁路非往前,而是由對方重心往後實腳附近後坐呢?這是一種特例,乃是「採」。 乙,「前實後虛」的情形稍微複雜一點,同樣注意力放在前實腳底,由前實腳朝自己胯部發勁(左實腳對右胯,右實腳對胯左),胯部的後座力會帶動脊椎、肩胛骨、手臂向前伸展,有點像發炮時砲身後移的大砲、或是向後彈行的草蝦(彈行中的草蝦身軀成為C字形,C字兩端為蝦之頭尾,把蝦頭比喻為自己的手,把蝦尾比喻為自己的實腳),若以撞球為例,自己後實腳為A球,胯為中間的白球及球檯壁,自己的肩、臂、手為B球,A球撞到白球、球檯壁再反彈撞到B球。我的體會是「倒攆猴(同手同腳)」、「抱虎歸山(同手同腳)」、「高探馬(異手異腳)」等可歸類於乙,動作完成就是打完了,而不是開始打。 「掤、捋、擠、按」攬雀尾依上法的簡單分類: 由於「掤、捋、擠、按」攬雀尾在練習太極拳中出現的頻率最多,把它練好非常重要,否則就不會有「掤捋擠按須認真」的說法,所以我把攬雀尾按照甲、乙作簡單分類如下: 左掤:屬甲,練拳時意想「右胯找左肩」。 右掤:屬甲,練拳時意想「左胯找右肩」。 捋:未必屬甲或乙(因為是被動將對方來力向旁逆時針滾動右腕化之[捋之右前臂輕放在對方左內肘彎處尤佳]),練拳時意想「右腕找左腳踝」。 擠:屬甲,練拳時意想「夾脊找前胸」。 按:屬甲,練拳時意想「左胯找右腳」。 按之後(單鞭之前):屬乙,練拳時意想「右腳找左胯」。 最後補充一點,發勁主消耗,是「用」,平日練拳主蓄藏、主練意,是「養」。「養」的夠多才有用、消耗的本錢,否則一味追求發勁而忽視練拳就會失去太極拳養身的作用。 推手 有人主張怎麼練拳就怎麼推手,這句話不全然對,全身都放鬆是共同點,但是不同點仍有許多: 1,拳架以練鬆、練腦(練意)、練氣為主,宜慢練,才能較好地確認自己全身能更鬆。推手是應用的一種,是快是慢由對手決定,以練觸覺的靈敏、練化勁為主(發勁在其中矣),是反射動作的呈現(臨時用腦已經來不及了)。推手時與對方接觸處為虛中之虛(最虛,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渺』),腰腿要圓活,不要站得過低,以免僵滯,不管實腳、虛腳,身體自己會變出實點,只管偵測對方重心與自己能平衡就好。 2,拳架無法練手的觸覺。而推手時手要用來聽勁(以手之觸覺[非視覺!觸覺比視覺快得多!]偵測對方重心),不用力才能靈敏(身上的勁路也不會被用力所中斷),此時若是偵測到對方重心後,由身體的實點向對方重心一線而出(運用時不要去想自己的手)。若感到對方之手在自己身上某點有施力,則該點要放更鬆(更「虛」)來應對。 結論:太極拳除了「鬆」這個最高指導原則外,其他練習側重的地方常常都是學會了就丟掉(丟掉是忘掉,指不知不覺中已能時時暗合規矩,所以不再留心),才能夠更上一層樓。我現在的練法還在練習「鬆沉」,將來如果有幸練到「輕靈」的階段時(「滿身輕利頂頭懸」?),虛實會分得更細微,更不明顯,現在很多練習的東西就要丟掉了,如果練到那個程度時再貼心得吧(希望有這麼一天,哈哈)。 附錄: 1,鄭曼青《談心得》 「。。。得天之氣,則位於上之顛頂泥丸宮一穴,可以增長其靈氣。下則為地,接地之力,則足底心之湧泉要穴可以增長其根力。中為腹部之丹田要穴,在腰線間,能得專氣致柔,則腰若活潑潑地,則腎氣自足,壽能增加也。然習之之法,亦甚簡易: 一,隨時得有空暇,便覺以泥丸宮頂天,吞天之力,沉於丹田。 二,得有行動、或端坐、或暇立時,在注意所及時(能留心注意的時候),便欲將足心貼地,進而則欲足陷入地,久之則欲以我之足力,與地心吸力相接,能至此,則我之足已有根矣。 三,丹田。古人所謂行坐處臥,不離這個,是要以心與氣相守於丹田,如雞之孵卵然,此所謂知止,止於至善之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如果可以隨時丟掉的話,就不是「道」了)。又孟子所謂養吾浩然之氣,則皆不離乎丹田也。然此區區之心得,倘能篤而行之(如果能確實做到),決非等閒之運動可比!祛病延年,猶易事耳。」 2,起式的練法 3,自我檢測 4,向愷然先生練太極拳之經驗 |
|
( 興趣嗜好|運動 ) |